唐代大文豪王勃曾在《滕王阁序》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借用历史上两位著名将领的遭遇,以此来表达怀才不遇的心声。受到王勃千古名句的影响,冯唐和李广成为后世知识分子借古喻今,倾诉内心苦闷的对象。由于历代文人的“推波助澜”,使得冯唐与李广的地位不断提高,甚至将他们描绘成完美的形象,将他们所侍奉的帝王视为昏君昧主。

真实的历史,或许会令大家失望,冯唐和李广虽是“万人敌”的将才,但他们不被君主器重也有着自身的原因。熟读汉史,了解史记的朋友,应该能从洋洋洒洒的史料中发现,冯唐和李广之所以受到君主的冷落,主要是他们的性格存在巨大的缺陷。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1)

容易“把天聊死”的冯唐

冯唐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他是战国时代的赵国贵族后裔。为人耿直,不善言辞,说起话直来直去。与其说冯唐是率直的性格,不如说他憨直。此人一生没有朋友,他缺少人缘的原因,完全是他说出的话容易噎人,有时连皇帝都招架不住。

冯唐的憨直注定他此生的悲情,他的悲情起源于言语冲撞汉文帝。冯唐非常有才情,是一位允文允武的才子,汉文帝非常赏识冯唐的才华,经常召见他促膝长谈。有一次,汉文帝向冯唐咨询匈奴边患的问题,问他赵国名将李齐水平如何?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2)

恰好冯唐祖籍是代郡(赵地),自己又是赵国后裔,经常听祖上讲赵国名将的辉煌过去。冯唐不揣冒昧地说“李齐的水平不如廉颇和李牧”。汉文帝闻之大喜说,廉颇与李牧是旷世将才,我要是能得到这样的将领,何患不能扫除匈奴。

冯唐听后不以为然,他对汉文帝说“即使现在有廉颇和李牧在世,也不可能扫除匈奴边患”。汉文帝感到奇怪,问他为何。冯唐说,即使有廉颇和李牧,您也不会重用。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3)

汉文帝听完此话,脸上红一块紫一块,只好拂袖而去。虽然冯唐的话很符合实际,但他不具备聊天交际的智慧。哪有当着人的面,直言别人缺点的事儿,如此不顾及对方颜面的性格,试问能有谁愿意与他交往。何况汉文帝贵为天子,文帝崇尚黄老喜好文雅,却不是杀伐决断的雄主,不具备识人用人的独到智慧。即便是文帝有过失,也没有必要采取直言不讳的方式。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4)

冯唐与汉文帝此次交谈,表面上看汉文帝仅仅是懊恼,事后没有找冯唐的麻烦,但冯唐此后再也没有提拔的机会。直到汉景帝时,出任楚国国相,不久遭到罢免,直到汉武帝时期,冯唐以九十岁高龄寿终正寝。冯唐的不幸遭遇,完全是自己言语冲撞汉文帝埋下的祸根,试问一个连皇帝都敢顶撞的人。日常生活中,他的人缘又能好到哪去。

人格缺陷的李广

飞将军李广的威名,要远远大于冯唐。后人认识李广,大概起源于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似乎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冯唐和李广采取不遗余力褒扬的态度,亦或是司马迁骨子里那股文人“酸味”所致。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5)

经过司马迁的一顿宣传,立刻引来无数后人的追捧,李广也从陇西太守,一跃成为飞将军。按照司马迁的史记来看,李广是位很会打仗的将领,具体打过哪些有名的战役却语焉不详,只是一些围绕匈奴和羌人的边角故事,即便是按照司马迁的记载,李广作为名将的“本钱”都值得怀疑,因为李广除了能射虎和胆量大以外,没有其他出彩的事迹。

按照汉朝的惯例,没有功劳的人绝不可以得到封侯,至于功劳的大小很难界定,所以李广的功劳够不够封侯,谁也说不清楚。从李广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个讨人喜欢的人。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6)

李广一生做过很多“缺德”事儿。五十岁那年,李广迟迟不得封侯,便向一位术士询问原委。术士问他有没有做过亏心事,李广想来想去说,自己曾经奉命征讨羌人,与羌人达成协议,只要他们投降,一律可以赦免。没想到羌人实在,真的解甲来降,李广二话不说将全部羌人诛杀殆尽。

李广的手段之狠,不但体现在此处。早年自己曾喜好游猎,经常跑到霸陵的荒郊野外玩到深夜才归。有次李广回来时,天色已晚,城门已关。李广喊到“我乃前将军李广,请开城门”,霸陵的守尉丝毫不理会李广说,别说前将军,就算是现任将军也不得违反宵禁。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7)

李广从此恨上霸陵尉,数年后李广重新做回霸陵一带的将军。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当年得罪自己的霸陵尉无端杀害。从此事中不难看出,李广的性格十分有问题。霸陵尉严守宵禁制度是出于本职,李广游猎不归已经违反禁令,却不知悔改伺机报复。

​所以,人们常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像李广冯唐之辈,虽然拥有很大的本领,都是不世出的人才,但性格上的问题使他们很难拥有顺心如意的人生。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智商固然很重要,但缺少情商的支持,再优异的智商也不会走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