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古县衙,原称“慈溪县衙”,位于慈城镇中心,始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县衙最初建在浮碧山上,由于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县衙屡建屡毁,曾历经两次火灾,1954年慈溪县迁至浒山镇,县衙废弃。现在的县衙是按照清光绪年间的《慈溪县志》上的详图重建。慈城历代为县治中心地,县衙历史悠久,其涵盖了我国古代基层政权机构政务文化要素,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

慈城县衙占地四万多平方米,有大门、仪门、六部房、大堂、川堂、二堂、清清堂、县丞署等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廊道相接,浑然一体,体现了我国衙署建筑的艺术特色与建筑风貌。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3)

走进县衙,“仪门”平时关着,只有在知县上任、恭迎嘉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才打开;东侧为“人门”,知县等平时出入此门;西为“鬼门”,在提审犯人、解押死囚赴刑时才打开。仪门西边的“土地祠”敬奉着土地神,东边的“财神祠”供奉着三位财神,护佑着这方水土的富贵与财运。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4)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5)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6)

穿过仪门便是“亲民堂”,这是升堂审案的地方。通往大堂的甬道上有一“圣谕戒石坊”,上面刻有“公生明”,背面为“廉生威”,意思是只有公正无私才能明察秋毫,只有清明廉洁才能让人敬服。大堂的东面是户房、钱科、粮科,西边是吏、礼、兵、刑、工五房,均为县衙职能部门。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7)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8)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9)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0)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1)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2)

县衙大堂巍峨森严,上方有“明镜高悬”“执法如山”“克己奉公”匾额,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象征“清正廉明”。左侧鼓、右侧锣,十八般武器分置于两侧。这里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吏和接受圣旨的地方。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3)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4)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5)

大堂后面是“宅门”,是通入内宅的咽喉。东边是军器局,西边是架阁库。进门中间有镜子、门两边有楹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而关”。天天进门时对镜自照自省,自我戒励。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6)

“二堂”,是县令审理民事案件之处。里面保留了唐代慈城古县衙一段砖砌的甬道,周围设了护栏,刻有“通十四年”的铭文砖,是慈城县衙始于唐代历经千余年的历史见证。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7)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8)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19)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0)

“清清堂”,为纪念北宋端拱初年知县张颖而建。张颖号清清,公元988年任慈溪县令,为官廉正,勤勉奉公,爱民如子。县衙设此堂意在劝诫官员清正廉洁,为民办实事。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1)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2)

走过“景观廊”,便来到“清风园”,这是一座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文化公园。用文字、图片、雕塑、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形式,揭露了伯嚭、朱勔、严嵩等历代贪官污吏的贪婪;颂扬了黄霸、包拯、海瑞等清官廉吏的形象,以此鞭挞腐恶,激浊扬清,弘扬正气。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3)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4)

铜镜:以铜为镜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5)

古代传说中只吃不拉的神兽:貔貅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6)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7)

慈城古县城景点简介:秋游慈城古县衙(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