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太原市内环西街西延路的拓宽工程大半已经完成。

宽阔的柏油路面,新栽种的绿植,远处整齐高耸的楼房,看上去赏心悦目。

但是,在一处待改造路段,孤零零地立着两间破旧平房,在一片悦人的风景中甚是突兀、碍眼。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

(孤零零立在空地上的平房)

看得出,平房里还有人居住。

室外晾晒着衣服,窗户上挂着窗帘,屋子里仍有人在走动。

这不就是工地“钉子户”吗?

那这户人家又是什么情况?

其实,附近的人都知道,这户人家,已经在这儿“钉”了好几年了。

负责拆迁的队长,在去过这家一次后,也开始绕着他们走。

这是为什么呢?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2)

出乎意料的是,这户人家的户主竟是个15岁的大男孩,一名初中生。

有人查证后透露,他应该是有记录可查的“最小钉子户”了。

但深入探寻过这个小小“钉子户”的背后真相,许多人竟无语凝噎。

先看看这里的居住环境。

房子破旧不堪,外墙上有明显的裂缝;

门松松垮垮地吊在门框上;

单薄的门帘若有似无地遮挡着外面的风尘。

走进平房,屋内昏暗狭小,不到20平米。

墙皮大片脱落,潮湿发霉。

地上虽没有乱七八糟的垃圾,但工地上的灰尘沙子却也不可避免。

那个“最小钉子户”男孩,就在眼前。

他一脸敦厚老实,正“叔叔、阿姨”地称呼着来人。

和善礼貌的乖巧模样,全然不能让人将他和“钉子户”联系起来。

屋内狭小逼仄,进来几个大人之后,感觉已无容身之处。

大家就那么站着,看这个男孩一边熟练地给躺在床上的中年女人按摩,一边诉说着仍不搬迁的理由。

“我不是钉子户,我不会讨价还价的。

只要条件允许,我和妈妈会立刻搬走的。”

看到有人进屋,躺在床上的女人嗓子里发出“hehe-”的声音。

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甚至吐不出一个完整的词语。

也许是焦急、担心或者心疼,越说不出话,她越咿咿呀呀。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庭,他们遭遇了什么?

一个15岁的男孩怎么就成了户主?还成了“钉子户”?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3)

(张晋源和母亲王翼美)

男孩名叫张晋源,床上躺着的是他瘫痪的妈妈王翼美。

命运给了这对孤儿寡母太多的凄苦。

事情要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

那时,王翼美已经将近40岁,但却刚刚成家。

她和丈夫经人介绍认识,丈夫比她大几岁。

当时,王翼美是农场工人,丈夫是建筑工人。

1998年,40岁出头的王翼美生下了张晋源,算是绝对的高龄产妇了。

夫妻俩中年得子,别提有多高兴。

虽然家里经济很拮据,但夫妻二人都有固定收入,三口之家还是过得其乐融融。

张晋源在父母的疼爱呵护下,度过7年的幸福时光。

美好的生活在2005年戛然而止。

那年的夏天,灾难向这个暖暖的小家伸出魔爪。

有一天,外面下着瓢泼大雨,王翼美要送儿子去上学。

其实,当天的王翼美已经摔过好几跤,腿上仍然隐隐作痛。

她想过,那么大的雨,就让儿子呆家里一天也无妨。

但仔细一琢磨,总不能因为自己摔了几跤,就耽误儿子上学。

一咬牙,她还是带着儿子冲进了雨中。

为了安全,她将儿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自己没敢骑车,而是小心翼翼地推着车走。

那一路上,她又摔了好几次跤。

但因为提前有心理准备,每次摔下去时,她即使双腿使劲跪着撑地。

一只手也紧紧抓牢车把,另一只手扶好后座,不让儿子摔下来。

就这样,王翼美淌着水,一路磕绊着,将儿子准时送到了学校。

后来,张晋源才知道,那时候,妈妈因为早年劳累得下的神经元受损正在恶化。

仅仅一个月后,妈妈已经不能活动,瘫痪在床。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4)

(张晋源妈妈)

儿子还小,丈夫只有辞了职,在家全心照顾妻儿。

一家之主被困在了家里,不能出外挣钱。

瘫痪的妻子要治病,三口人要吃饭,这个家庭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仅有的一点积蓄,全都拿出来给王翼美看病了。

只有紧紧巴巴抠索着,走一步看一步。

可偏偏祸不单行。

2009年下半年,张晋源的爸爸常常感觉胸闷憋气。

他瞒着家人偷偷去了医院做检查,这一查,让他欲哭无泪。

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可妻子瘫痪在床,儿子还小,家里花钱的地方太多……

这个大男人,唯有放弃对自己的治疗。

在医院拿了点止疼药后,他像个没事人一样回了家。

疼得实在受不了,他就悄悄吞下一粒止疼药。

可这个药哪儿能治他的癌症,病来如山倒,他很快就坚持不下去。

2010年大年初五的晚上,爸爸对张晋源说:“儿子,你已经12岁了,是个大小伙子了,以后要多照顾妈妈……”

当时,懵懂的张晋源就是挖空心思,也想不到这是爸爸在给自己交代后事。

大年初六的早上,张晋源的爸爸终于没有挺住。

他撇下妻子和儿子,不舍地撒手人寰。

别人家里阖家团圆,热气腾腾过大年。

张晋源的家里,爸爸去世,妈妈卧床。

当时的凄惨之状,深深刻在张晋源的心里。

他和妈妈那天流下的泪,更成为他人生中绕不过去的一条河。

12岁的孩子,应该被一家人捧着端着,手里拿着红包炫耀着。

而张晋源,却需要琢磨怎么担负起一个家的责任了。

他擦干眼泪,牢牢记住爸爸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5)

(张晋源喂妈妈吃饭)

外公心疼他们母子,先将女儿接回家照顾。

三口之家,过了一个年,一个再也不能见,一个生活不能自理暂时不得见;

另一个,还是个孩子,却被逼着撸起袖子加油干。

利用周末和假期的空档,张晋源开始学做妈妈爱吃的红烧肉,开始练双杠,锻炼身体。

他还学会了在心里跟爸爸对话。

想爸爸了,就大哭着跟他说话,哭完了,接着学做饭、锻炼。

家里的变故,让孩子一夜间长大,在这个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张晋源过早地被“催熟”。

妈妈在外公那里住了5个月后,张晋源学会了基本的生存技巧,他将妈妈接回了家。

年仅12岁的张晋源,就这样成了户主,家里的担子,全落到了他身上。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6)

张晋源在学校和家之间,开始了他忙碌的生活。

又是伺候妈妈,又是收拾家务,还得上学做作业。

张晋源的学校,离家有几百米远。

他家里、学校两头跑,一天不知道跑多少趟。

邻居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别人家的孩子,早上吃得饱饱的上学。张晋源照顾完妈妈,来不及自己吃,就要飞奔到学校。

咚咚咚~跑到学校上完两节课;

课间操,又咚咚咚~跑回来,给母亲喂水喝,扶母亲上厕所;

十几分钟后,再咚咚咚~跑回学校。

中午放学,张晋源在路上买点面条,买块豆腐,或者买两根油条,一路跑步回到小平房;

给妈妈做午饭、喂饭,然后才自己吃点。

下午也是掐着点上学,掐着点跑回家。

老师和同学光看见张晋源每天像个风车一样“呼呼地”转。

但他闭口不说,谁也想不到,他到底转来转去忙了些什么。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7)

(张晋源帮妈妈按摩)

王翼美不光不能动,说话也渐渐不行了。

看着儿子辛苦受累,身体不争气的她干心疼没办法,常常急得默默流泪。

本应是吃饱睡好长身体的年纪,张晋源却总睡不够觉。

有一次,邻居杨大爷路过他家,抬脚进屋一看,张晋源手里拿着饭碗和勺子,坐在妈妈跟前睡着了。

看见杨大爷进门,妈妈满脸是泪,喉咙里“啊啊~”地大叫着。

杨大爷看得心疼,回头就跟张晋源的班主任反映了情况。

班主任这才了解到张晋源家的实际困难,也知道了张晋源和妈妈每个月靠800元生活费过日子。

他当即组织学生到张晋源家里帮忙做家务,还组织捐款共计5000元。

在班主任的百般劝说下,张晋源才收下了这笔捐款。

他将捐款人的名字一一记录在小本子上,准备着将来有能力了一一归还。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8)

(张晋源的记录本)

邻居们也对母子俩照顾有加,今天你送点青菜,明天他送点水果,还常常送来逢年过节的应节食品。

张晋源也都一一记在心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边加倍孝敬妈妈,一边铭记好心人的恩情。

因为懂事、孝顺,张晋源获得当地2008、2009年“孝敬父母奖”。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9)

2011年,太原市内环西街西延路拓宽改造。

7月,张晋源家所在片区的腾退政策出来了,补偿方案也很优惠。

按照方案,要搬去的新房最小面积55平米。

张晋源家当时的房子,测绘面积为35平米。

要搬迁去这个最小面积的话,需要对超出的20平米,按每平米1000元缴齐费用。

也就是说,要搬迁的话,张晋源至少需要拿出2万元钱。

虽然对这个家庭来说,这不是一笔小钱。

但张晋源知道,对他和妈妈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他高兴地告诉妈妈,就要搬进新楼房了。

和邻居们一样,他们兴奋地等待着搬迁启动。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0)

(张晋源)

但让张晋源没有想到的是,他和妈妈空欢喜了一场。

拆迁队的人进行入户清查工作,要求出示房产证。

张晋源一下子就懵了,他哪里知道什么房产证,父母也从来没跟他说起过。

“房子是你的,你怎么会没有房产证呢?”

是啊,张晋源也想知道答案。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弄清其中原委。

原来,妈妈的工作单位房改时,妈妈名下得到一个新房指标。

但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

即使新房享受内部优惠价,但他们也根本买不起。

妈妈去找单位领导,把自家情况详细叙述了一遍,请求领导分给自家一套旧房就行。

能有个自己住的地方,能遮风挡雨,只要不用另外交其他费用,至于新旧,父母不在乎。

考虑到他们家确实困难,领导真的找到了一套旧房,分给了妈妈。

也就是后来张晋源一家人住的这间平房。

当时的领导答应,先搬进去住着,随后再给他们发房产证。

但后来,这事没了音信。

好些年过去了,父母没追问过。

那个答应发房产证的领导早就退休了,还失去了联系。

厂子改制成公司,公司换了好几茬领导,妈妈当初的同事都已经离职。

就这样,房产证的事,不了了之。

一家人住了十多年的房子,确实是单位分给自家的,领导也承诺了发房产证。

但空说无凭,根据规定,现在搬迁必须用房产证。

而他们手里,没有任何能证明这是自家房产的资料。

后来,张晋源特地到改制后的公司,去询问过房产证的事情。

但公司早已物是人非,连个人证都找不到,根本问不出个所以然。

瘫痪的妈妈连话都不能说,根本没有能力去理论这件事。

看着邻居们一家家搬离,张晋源何尝不想赶快搬走。

奈何他拿不出房产证,不得不继续待在工地,成了自己也不想当的“钉子户”。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1)

10月份,拆迁队队长亲自登门,计划给他们家下最后通牒。

但进屋之后,准备了一箩筐的软硬兼施的话愣是没说出来。

因为,他看到了一幅这辈子想起来就会心酸的画面:

冷飕飕的小屋里,张晋源正一勺一勺喂妈妈吃饭,非常耐心、专注;

张晋源的妈妈躺在床上,木然地等着饭勺。

怕来人惊吓到妈妈,张晋源招呼他先坐在旁边,然后礼貌地说:

“叔叔,先等我喂完妈妈再说。”

许久,张晋源喂好了妈妈,放下碗筷,又细心地为妈妈擦拭嘴角,掖好被角。

拆迁队队长就这样看着母子俩,看着这个孝顺孩子的一举一动。

做完这一切,张晋源转身对他说:

“叔叔,我不是不搬,我是没有地方去。

我们没有产权证,即使是能办理,也没有搬家的那两万块钱。

我从来不相信新闻里那些野蛮拆迁的故事,可是,实在要发生,那就发生吧,只是请别吓着我妈妈。

请您看看这房子,它多处开裂,冬天只有一片暖气是热的。

下雨下雪时,我把妈妈挪到不漏的地方,我自己在漏的地方替她挡着。

我睡不好觉,因为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房子会被大风吹倒砸坏了妈妈。

我不是钉子户,我都恨不得现在就搬出这个危房…...”

本来憋了一肚子气话的拆迁队队长,把想说的话都生生憋在了肚子里。

虽然很同情这母子俩,但按照规定方案,没有房产证就没办法办理后续腾退手续。

他告诉张晋源,会将他们家的情况上报,让张晋源等结果。

听到这话后,张晋源有空就去拆迁办门口等着,他期待着有好消息。

也许是事情太棘手,也许是忙于他事,张晋源一直没有等来拆迁队队长的消息。

只是,拆迁队也再没有催促过张晋源搬家。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2)

周边的住户们陆续搬走了,工地上开始断水、断电。

挖掘机刺耳的声音,白天黑夜地循环响起来。

自从开始拆迁,张晋源就有了个习惯。

他常常拿着登有拆迁新闻的报纸,围着自家平房东瞅瞅西转转;

听到铲车响,就出去看看,看铲车是不是奔着自家房子来了。

回到屋里,看到母亲惊恐的双眼,他还得强装镇定,安慰母亲。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3)

(张晋源)

断电还好办,张晋源家里没什么电器;但没水,可就难了。

要喝水、要做饭、要给妈妈洗涮……

刚开始,他从邻居家借水,主要是做饭用。

自己喝水就在学校解决,或者喝园林绿化用水。

有一次,他又喝绿化浇灌水,被杨大爷看见了,上前阻止了他。

“那天,他要去接人家浇树的水,那水不卫生,我们就阻止他去接了。”

看到孩子这么喝水不是个办法,杨大爷直接找到有关部门,希望能帮张晋源联系接水管。

2013年春节前,工地又停电了,张晋源壮起胆子自己去找施工单位。

工作人员问他,凭什么要单独给他们家接电?

张晋源不紧不慢地说:“因为我要带妈妈过年!”

这句话从张晋源嘴里说出来,平静但坚定,工作人员根本不忍心拒绝。

他们连声附和:“好好好!我马上给你家扯一条线。”

有了电,那个年过得总算不那么凄凉。

年三十的晚上,张晋源炖了猪肉。

妈妈牙不好,他特意炖得软烂,然后一口口喂妈妈吃。

他还买了一根“二踢脚”,点燃之前,他抬头看向天空,大声说:

“爸,你也好好过年!

放心吧,我会给妈妈过个好年!

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妈妈的,你就放心吧!”

回到屋里,他给母亲磕头拜年。

“妈,过年好!

我太笨,还没学会包饺子,咱还是吃红烧肉吧。

明年,不,今年,咱们一定能住进新房子…...”

王翼美听着儿子的话,眼眶一热,带着哭腔咕噜出几个字:“我的苦儿……”

母子俩觉得房子还在,屋里有电,有肉吃、有炮点,这个春节过得已经很好了。

“咚咚咚~”

有人敲门,张晋源打开门,原来是杨大爷和邻居们送来了一大盆饺子。

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母子俩的故事。

他们向母子俩捐款捐物,有的还想让张晋源和妈妈住进他们的空闲房子。

但张晋源谢绝了这份好意。

他相信,房子总归会有解决办法的。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4)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5)

工地施工进展一天一个样,房子拆迁差不多完成了,独独就剩下了张晋源一家。

15岁的张晋源,成了远近闻名的“钉子户”。

周边的施工,让张晋源家破旧的平房早已裂开了大缝。

遇到刮风下雨,“呜呜呜”地响个不停,雨水也会时不时地流进来打湿墙壁。

这时候,张晋源就帮妈妈挪挪地方,免得妈妈被风吹雨淋。

挖掘机、轧路机一直在附近开动,呆在屋子里总感觉到房子在摇。

晚上睡在房里,张晋源担心房子会突然倒了。

白天在学校上学,又担心房子突然被强拆了。

每次回家时,他都加快速度拼命往家跑。

他和妈妈只有这个藏身之处了,没有它,母子俩只能流落街头。

但这些想法,张晋源不敢跟妈妈讲。

他还得故装轻松,不能让妈妈担惊受怕。

有时,看到妈妈惊恐的双眼和表情,他还得安慰妈妈:

“妈,有我呢,不用害怕。”

原来的邻居,看到空旷的地面上就剩下了他们一家,都为他们感到着急。

那座四处漏风的小房子,早已经是危房了,真怕哪天撑不住倒塌了。

他们都为张晋源母子捏了一把汗。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6)

有邻居开始求助媒体,希望通过报道张晋源一家人的遭遇,帮他们家找到解决房子的办法。

当地一家电视台征得张晋源的同意后,采访发布一篇报道:《15岁的‘钉子户’男孩,背后的故事》

杨大爷更为张晋源出招,让他给街道和房地局写信,告知自己家的特殊情况,恳请Z府解决。

终于,在邻居和媒体的帮助下,市Z府了解到相关情况,调查组开始负责处理这件事。

在经过深入走访和了解后,当地领导指示特事特办,对张晋源家和其他拆迁户同等对待。

因为新房仍在建,张晋源家被安排住进一套廉租房。

为此,区Z府特别给张晋源和妈妈发了一份文件:

“南内环西街西延工程正在进行中。

低保户王翼美因病多年瘫痪在床,丈夫去世,儿子15岁,我局拟为其解决廉租住房一套。”

张晋源家的搬迁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2014年,搬家的那天,邻居们都来帮忙,还燃放鞭炮来庆贺。

他们的房子在二楼,宽敞、向阳。

看着洒满阳光的房间,明亮洁净的厨房、厕所,一应俱全的水电暖。

张晋源和妈妈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但随即,张晋源脸上现出隐隐的不安,他担心自己付不起房租。

看出他的心事,房地局工作人员告诉他:

“不用担心,这样的廉租房每年只要700块钱。

这是购电卡,里面有500度电,够你用一阵。”

张晋源和妈妈,终于结束了没有水电、不挡风雨的危房生活。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7)

(张晋源)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8)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张晋源,孝顺妈妈,照顾一个家,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户主”张晋源,为了给妈妈和自己一处安身之所,多年坚持,扛下压力,让人动容;

热心的邻居、善良的老师,让人心暖;

一向强悍的拆迁队,面对张晋源一家的状况,心生理解,透露出温情;

记者利用媒体力量,为张晋源一家发声,用社会大义传播大爱;

领导特事特办,彻底解决了张晋源和妈妈的房子问题,让人拍手称赞。

谁的生活都是好恶相伴,有阳光,有阴霾。

但愿经历过命运捶打的张晋源,如今已迎来自己的好运。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19)

(张晋源和妈妈在新居)

作者:朱小鹿&乐乐

关注我@朱小鹿,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走心的真实故事。

关注我@朱小鹿。或者点赞、评论、私信我,互相探讨学习,一起努力蜕变,成为更优秀的人。

儿子是脑瘫母亲把他扔进垃圾堆(山西男孩12岁丧父)(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