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

点亮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也点亮了沪上的冬日

近年,城市更新项目已然成为新一波趋势,许多建筑师都凭借着独到的见解,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在各式各样的项目中,最根本的设计原则永远离不开“人”本身。

今天与大家分享位于上海愚园路的城市更新项目:粟上海社区美术,一抹突破了重重难关,最终得以绽放的“彩虹”。文章或许有点长,但相信仔细读完后的你,会切实感受到设计最本真的力量。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

“愚见” 粟上海

“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由刘海粟美术馆发起, 取刘海粟之“粟”与塑造之“塑”谐音,致力于将艺术植入上海的街巷里弄,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激发建筑活力、提升社区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构建美好生活。

营造计划的首个案例是位于愚园路1088弄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由刘海粟美术馆与CREATER创邑、建筑师张海翱协力共建,并由金地华东给予支持。社区美术馆不是冰冷的艺术展示空间,而希望通过艺术和互动的方式呈现、述说、传递更有温度的社区历史、城市精神以及人文关怀。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

愚园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马路的其中一条,百年里弄,文人故居,它们以独特的风貌散布在这条历史保护街区上。在这里,我们遇见了本次改造的主人公,一栋位于宏业花园小区内的建筑,建筑前身是上海医药职工大学的教学楼,由于校址搬迁,现处于闲置状态,这样一栋建筑通过设计师的改造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还不得而知。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

▼ 在地属性

在开始设计前,首先要对场地有足够的了解,建筑由外渗透进小区内部,周边城市机理紧凑排布,北面9幢为联列式假三层花园洋房,南面为独立花园式住宅,所在园区现为创邑SPACE联合办公空间,东面为久安坊,旧式上海里弄,场地周边的每一栋建筑都能讲述一段故事,走在愚园路上能够很深切的体会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印记。设计师多次来到现场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社区文化的思考成为了后续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

城市次级空间的改造及引入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9)

第一次去到现场的时候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当时在做建筑外墙装饰,现场堆放了很多的建筑材料,所以并不能看到建筑全貌,勘察后的第一印象是房子很旧,结构上存在问题;室内面宽有限且宽度不统一,墙体和柱子都是非标准尺寸,这导致后期做方案的时候需要不断到现场复尺。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0)

改造前现状

田野调研:社区里形形色色的人,有依旧坚持做手艺的鞋匠师傅,有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门口的保安大哥,他们对于将要在这里建造美术馆感到非常期待,在他们印象中,美术馆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去的地方,现在可以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艺术,对周边居民而言,将会是一种全新的风景线。但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是否足够亲民,对周围居民的生活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此,设计师给出的答案是,粟上海美术馆的定位首先就是它的社区性,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将艺术带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其次,它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展览空间,欢迎各个年龄阶层的人来此参观,粟上海美术挂将抛弃以往高大上的标签,以一种接地气的姿态扎根于百姓生活中,设计师希望的是做一个有温度的设计,为钢铁城市带去一抹色彩。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1)

周边居民走访

▼ 改造策略

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景,设计师遵循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1、采用低技术、低造价的改造手法,用常规材料做出非常规的效果。

2、为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开放,吸引年轻艺术家来此展览,将艺术通过不同媒介传播到百姓生活中。

3、做有温度的设计,出发点始终是以人的行为模式为主,设计是为人服务,听取不同人群的需求,做不一样的设计,为城市带来一抹炫丽的色彩。

▼ 极限挑战的设计

场地偏长条矩形,外加一条室外廊道,室内面宽有限,且两侧墙体均不平行,造成空间大小不一,改造的第一步,设计师先对墙体结构进行修正和加固,通过放线,找到基准点,新加墙体等步骤使室内空间面宽得到统一,最后控制在5米的范围内。在功能的排布上则尽可能的使空间连贯,中间无遮挡阻碍,同时加入一些可变装置,活化空间用途,让体验感得到提升。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2)

功能分析图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3)

轴剖图

设计师通过贯穿式布局,将空间分为五大主题区域,每一块区域都是尽可能考虑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将空间合理布局。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4)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5)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6)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7)

山之形

在对走廊的测绘过程中发现几个问题点:

1、走廊可供建造面积有限,宽度不足,高度上因为雨棚的原因也受到限制。

2、建筑外墙歪斜,导致走廊两端宽度产生20公分的误差。

3、走廊西侧离居民楼距离不足三米,考虑到住户的隐私问题,居民强烈要求在走廊一侧增加不低于2.2米高的墙体。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8)

走廊现状分析

▼ 设计理念

本项目是与刘海粟美术馆联合推出的社区型美术馆,海老晚年多画泼墨,描绘的黄山气势恢宏,笔法硬朗,因此设计师从海老的黄山画作中提炼出中国传统色彩,用现代手法重新演绎,致敬海老。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19)

黄山画作色彩提炼

泼墨长廊,它既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也是一个装置艺术,在选材方面,设计师对比过不同的材料:亚克力、钢化玻璃、阳光板,综合造价和设计效果,最终选用了阳光板,它的优势在于廉价且加工方便,对于预算有限和紧张工期的美术馆来说最合适不过。

选材上色:方案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实现,阳光板本身是透明材质,但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是多彩的效果,并且还要保证一定的透明度,在与供应商和施工队的沟通中,我们尝试了几种方法:

1、选用自带颜色的阳光板;

2、喷漆上色;

3、贴膜上色。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0)

从左至右,贴膜上色、自带颜色、普通打印上色

这几种方法都有共同的缺陷,做不到封而透的效果,造价高昂,保质时间不长,由于颜色多,每一种颜色需要单独调制,这将会大大增加工期时间,所以这几种方案都被否决掉。最后还是得益于我们敬业的施工队,找到一种新的数码打印上色技术,优势瞬间凸显出来,耗时短,上过的颜色不易被刮花,风吹日晒也不会氧化变色,保质期长达十年。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1)

阳光板编号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2)

施工节点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3)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4)

彩色阳光板构建过程

在设想泼墨走廊方案时,设计师做了几种对比方案,分别以间距,板厚为变量,同时也考虑造价和可实施性,综合比对后选择了方案三为最终实施方案。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5)

方案一:无倾斜角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6)

方案二:向北倾斜20°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7)

方案三:向南倾斜20°

(最终确定方案)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8)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29)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0)

手工模型推敲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1)

板材颜色色号,每一片对应一个RGB值

固定:泼墨廊道的上色问题一解决,基本上就算是搭建完一半的工程,剩下需要做的就是阳光板如何固定,走廊是露天的,而上海梅雨季节雨水多且风大,阳光板可供固定的点位只有两侧的墙体,其中一侧是由龙骨搭建出来的假墙,另一侧墙体又歪斜不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阳光板的安全性,这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

与结构工程师沟通后,采取的解决办法是通过两侧的背板相互挤压施力,将走廊的门板卡在中间,所有接缝处用玻璃硅胶收边,门框的一圈用不锈钢封边条加固,这样的做法有几个好处:

1、无需加固定件,整个景观面看不到突出的固定件,干净整洁,仿佛一气呵成;

2、由于有20°的倾斜角,门板与背板之间存在一个小缝隙,正好可以将LED灯带藏于其中,省去了许多道工序;

3、不锈钢是刚性材料,对于有韧性的阳光板可以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2)

预想中的搭建方式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3)

墙体找平,为走廊搭建做准备工作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4)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5)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6)

走廊白天效果

在进行了多次的可实施性模拟后,设计师信心十足,只要按照预期的方式来,这片彩虹走廊很快就能搭建完成,可是往往现实总会开个小玩笑。

没想到搭建的第一步就碰到了问题,由于板材尺寸过大(2000*3000mm)找不到合适的机床进行切割,最后协商只能人工手工切,设计上共有50片阳光板,每一片的形状都不同,人工切割一天最多切10块,原本预计2-3天的加工期现在要延长至一周,得知这个消息,设计师立马对方案进行调整,将板材重新分类,统一模数,最终统一13片为一个完整周期,大大压缩了加工时间。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7)

从左至右,2*3m的板材、工人手工切割、UV打印上色

▼ 应对方式

走廊对排列要求极高,错一步则步步错,现场状况不容许我们将图纸作为唯一的参考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是这样做的:

驻场设计:设计师现场与施工单位实时对接,现场确定每一块板的尺寸和定位。

把控材料:设计师直接去到工厂与材料供应商对接,了解加工过程。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8)

设计师在现场与施工方沟通 &工厂生产小样进行搭建模拟

经历了重重艰难,泼墨长廊终于如愿搭建起来了,在此期间,设计师与工人师傅一起把控现场,让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设计中来,还原设计本来的面貌,由无数个小点子汇集成BIG IDEA。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39)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0)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1)

走廊夜晚效果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2)

由于建筑本身存在缺陷,设计师多次来到现场测绘复核尺寸,并总结了几点问题:

1、房屋结构比较原始,墙体和柱体都不水平;

2、屋顶上保留了大量原始的结构构件和通风管线,排布紊乱;

3、屋顶桁架有木桁架和铁艺桁架,不统一;

4、由于房屋安全系数低,结构上经过多次加固,对后期的施工造成影响。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3)

展馆现状分析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4)

改造完平面图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5)

改造完主剖立面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6)

改造完主剖立面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7)

改造完主剖立面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8)

改造完主剖立面

一 、岩之憩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49)

改造后平面图

▼ 设计理念

入口取山川曲折之意,宛如一块岩石,静静的坐落在这黄山云海间,怡然自得,这里也将成为日后人们聚集的场所。材料选择钢板来塑造岩石的刚硬质感,由于楼板的承重问题,钢板不适宜用太多,所以在造型转折上进行了诸多方案的研究,通过结构简化来满足荷载。

看似简单的构造,在实际操作中却也是困难重重,材料采用的是一厘米厚的钢板,在无外力作用下要让它能够固定住,需要对连接点进行研究,分析受力点的位置该如何定位,最终采取的方式是在地面埋好U型预埋件,将钢板的重力分散到地面,同时钢板自身有几个稳定的固定点。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0)

折线构成形式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1)

实际建造施工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2)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3)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4)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5)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6)

▼ 应对方式

在这一块区域,设计师要把握的是楼板承重问题,采取的应对方法是:

与结构工程师对接:结构工程师开始介入,分析方案的可实施性,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7)

现场施工

二 、笔之意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8)

▼ 设计理念

通过将海老画中的山形进行提炼简化,用彩绳这一弹性材料来塑造山形的张力,柔中带刚,刚中带柔,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彩绳作为一种线性材料,具有一定的视觉导向作用,在空间上,设计师以线构面的手法,通过旋转,转折,交叠,使二维的面成为三维的体,具有了一定空间概念,旋转后的面在不同角度看时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艺术审美。

设计彩绳遇到的最大的难点在于绳子的走向和固定,由于屋顶上结构紊乱,管线复杂,要在一团乱麻中理出两条明确的走线,且互不干扰,让设计师绞尽脑汁。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材质的选择,室内·要选择防火材料,弹性不能过强,否则时间一长容易下坠;其次是绳子的数量,在这样复杂的屋面上,多少比例的绳子是最合适的,理想与现实又有多大的差距;最后是绳子如何在屋面上固定。

设计师走访了材料市场去寻找合适的材料,经过比较后选择了尼龙绳,外圈为尼龙防火材料,里面是填充棉,颜色可多选且弹性适中。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59)

彩绳小样

根据现场状况,绳子的固定方式自然而然选择了羊角钩,通过现场放样定点,确定钩子的点位,将羊角钩焊接在角钢上,绳子依次穿过,中间不间断。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0)

彩绳固定做法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1)

彩绳鸟瞰效果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2)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3)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4)

▼ 应对方式

屋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之为第五立面,在这一块区域中,设计师采取的应对方法是:

现场指挥:挂钩点位复杂,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光靠图纸和模型易混淆,所以设计师将会在现场指挥。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5)

现场指挥

三 、风之影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6)

移动展厅是针对空间面宽不足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去展示更多的艺术品?如何让看展不那么无聊?移动画架让展示面从初始的2面墙增加到了十面,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还可以形成不同的游览路线,在不需要展览的时候,画架可以收平到两侧墙面,中间的活动空间变多。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7)

移动展厅设想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8)

画架组装做法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69)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0)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1)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2)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3)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4)

▼ 应对方式

工厂预制:采用工厂预制化生产,现场组装。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5)

现场安装

四 、森之音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6)

业主提出了一个需求,需要有一块活动场地可以举办沙龙活动、儿童手工课、艺术衍生品的展示和售卖,设计上用简单的方法,设置储物书架,扩大中央活动场地,靠近内部的排布也可以将看展的人流与活动人流分隔开,保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未来这片场地会听到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发声,讲述他们眼中的现代艺术。

书架做法采用工厂预制化生产,现场组装,缩减加工建造周期。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7)

书架组装做法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8)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79)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0)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1)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2)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3)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4)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5)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6)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7)

现场安装

五 、木之居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8)

图书室是为周边儿童打造的一块公共区域,未来这里将会展出很多儿童画册、小人书,专为年轻一代打造的图书室,对于这个空间,设计师思考的是艺术要如何在大众中传播开,它应该是从小的熏陶,艺术应该走出高大上的标签,以一种接地气的姿态走入到百姓的生活中,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艺术、能够真正以欣赏的眼光来看艺术。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89)

木之居形体生成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90)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91)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92)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93)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94)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95)

现场安装

旧建筑是老物什,却也不仅是老物什,

如何通过改造设计来传递社会人间的一抹温暖,

这,是我们的答卷。

何不在冬日飞雪、春日烂漫、夏日艳阳、秋日落霞的日子里,

让这一抹虹彩温暖你的心房?

主创设计师

张海翱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华都设计HDD合伙人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现在还存在的上海老建筑(他们在上海不起眼的旧建筑里)(96)

代表作品:

北京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木兰围场草原之家,北京机械车库之家,集装箱之家,垂园阁楼之家,上海宠物之家,夏木塘儿童公益书院等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之粟上海社区美术馆·愚园

业主:刘海粟美术馆、CREATER创邑

设计单位:HDD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师:张海翱,姚奇炜

设计团队:李纪鸿,李洪喜,王文瑞,徐伟君,孙加蓥,殷芳程

结构设计:汪国勋(上海华都HDD结构所所长)

施工团队:杨春华,阮鹤敬、缪成李(上海齐涵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特别感谢:阮竣、方文、王昕、黄志伟、赵光宇、赵姝萍

建筑摄影:章勇(章鱼见筑)

供稿单位:HDD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E N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