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结束,陈佩斯、陈大愚父子在《惊梦》海报上签名。金色签字笔刚启封,第一笔划下去没有痕迹。陈大愚指点陈佩斯,“您使劲把笔甩一甩,就出水了。”签完名,陈佩斯将搁海报的茶几挪回原位,转头问陈大愚,“咱们晚上吃什么?”陈大愚胸有成竹,“面馆吃不吃?就在这附近,蟹黄鳝糊!”

“我在往下走,他在往上走”

时隔10个多月,陈佩斯导演、主演“戏台三部曲”之二《惊梦》作为“别克大师系列”重要作品,9月29日起登陆上海大剧院。去年11月《惊梦》在上海大剧院进行全国首演,那时父子审慎而话少,《惊梦》二度来沪,两人都轻松不少。

陈大愚陈佩斯陈强什么关系 睡不着的陈佩斯(1)

陈大愚陈佩斯陈强什么关系 睡不着的陈佩斯(2)

“我以前演出很容易失眠,现在心态放松了,表演可能会更好,再加上又碰到好演员,有的地方我忘了,他们会提醒,我就知道该怎么样了。”比起往日的严肃,这一次在上海,陈佩斯慈祥了许多,“剧组有很多演员合作多年,我导戏不用多说,演时更不用多说,有什么纰漏,他们都替我补上。有时候,我正迟疑,旁边的人看我眼神不对,一下就补上词,观众都看不出来。”

为陈佩斯“补位”的人少不了陈大愚。不少“星二代”上综艺、拍影视剧、当网红,陈大愚却坚守舞台,“我目前的规划是帮我父亲做好他想做的艺术创作,比如‘戏台三部曲’。我入行都是他带着,现在我稍微翅膀硬了,不应该飞走不管爹了。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有了一定的表演能力和经验,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一向严格的陈佩斯夸奖儿子,“我个人认为大愚在舞台上能站得住,担子可以挑起来了,当然他的进步空间还非常大,毕竟年纪在这里摆着。”他话锋又转,“不过,大愚在文学上的进步更快了,这是我没办法比的,我在往下走,他在往上走。”

比起陈佩斯字斟句酌,陈大愚有着年轻人的冲劲,“我这人脸皮较厚,自我感觉演得还挺好,所以我不失眠。我放得开自己,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话虽这么说,陈大愚保持着陈家艺术传统——严苛要求自我。身为《惊梦》执行导演,每场演出,陈大愚会摆好摄像机录像,“每天多费一点时间,演完就看看演得怎么样。”

“我爸到了享受考试的阶段”

9月29日《惊梦》上海站首场落幕,30日一大早陈氏父子出现在上戏专家团把脉会,聆听学院派意见。陈大愚说,“每场演出,我都会记二三十页纸,我是解决问题的人。”

陈大愚陈佩斯陈强什么关系 睡不着的陈佩斯(3)

陈大愚陈佩斯陈强什么关系 睡不着的陈佩斯(4)

与10个多月前的首演相比,如今《惊梦》调整了细节。“首演有小毛刺,看了第一场,再看第十场,大方向没有变化,但是好多细节在变。”陈佩斯透露,演员们每天跟随专业老师学习戏曲身段,台词也更流畅了。

“舞台如考场,演员是考生,接受观众现场检验。”陈大愚说,“你要为每次考试做准备,考试也是一次复习。考好了,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就像学霸一样,这道题非常简单,10分钟交卷,非常自信,我爸已经到了享受考试的阶段。”

陈大愚陈佩斯陈强什么关系 睡不着的陈佩斯(5)

陈大愚陈佩斯陈强什么关系 睡不着的陈佩斯(6)

陈佩斯喜欢看到观众热烈的反应,“很多地方的观众以矜持为美,一般不表露情绪,不太哈哈大笑,演员要慢慢撬动不同观众们的习惯。上海观众比其他地方的观众更自在,尤其对我们的戏很宽容。”

《惊梦》是陈佩斯、陈大愚首次同台合演一出大戏。2018年《托儿》第400场纪念演出,父子曾有短暂合作。陈佩斯回忆,“本来没我的事,临时缺个演保安的,剧组怂恿,我就上去了。”陈大愚清晰记得每个画面,“一开始,我爸遮着脸,观众还没有反应过来,后来他把帽子脱掉,我能感觉到,从观众席第一排开始,大家坐不住了,交头接耳,声浪一层层往后传,是不是陈佩斯?然后我爸喊了一声‘蹲下’,全场笑裂。他把戏都抢走了。”

为什么直到《惊梦》,陈佩斯才召唤儿子加入自己的剧组?“我曾想安排陈大愚进《戏台》,正遇上《阳台》开演,陈大愚走了,《阳台》没人挑梁。我们的制作公司光指着一个戏活不了,还得靠其他几个戏一起撑着。‘戏台三部曲’投资大、人员多,所以成本高,利润较低,还不如陈大愚那群年轻人的戏挣得多。所以那时候我还指望着陈大愚演戏挣钱。”

“我不会在意粉丝量、点赞量”

《惊梦》讲述一个戏班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故事。剧名“惊梦”源于昆曲《游园惊梦》,昆曲元素贯穿始终,剧中另一引爆观众席的元素是《白毛女》,这是陈佩斯父亲陈强代表作之一。陈佩斯希望以此致敬前辈,传承艺术理想。

陈大愚自评,“《惊梦》大少爷这个角色挺适合我的,流里流气。如果演军官,我恐怕也不太适合。”他长着和陈佩斯、陈强相似的面孔,观众一看到就觉得亲切、有喜剧感。

陈大愚陈佩斯陈强什么关系 睡不着的陈佩斯(7)

陈大愚陈佩斯陈强什么关系 睡不着的陈佩斯(8)

《惊梦》全国首演时,陈佩斯直言,父子之间有“代沟”。陈佩斯要求演员始终面向观众,让大家能看清脸部神情;陈大愚认为,真实是第一重要的,其次才是让观众看到脸,“演员也可以背对观众释放情绪。”

陈佩斯喜欢现场乐队,“好的表演,无声胜有声,自然声音胜过麦克风扩声。”陈大愚倾向于经过后期打磨的人工音效,“你看《敦刻尔克》,如果没有音乐,什么都不是,情节起承转合都靠音乐铺陈;《沙丘》也是,音乐有美学表述。”陈佩斯立刻反驳,“我们这不是拍电影,戏剧是真实的人与人交流。”

所有一切父子间的争论都让人想起陈强与陈佩斯,他们曾合作《二子开店》等12部影视剧。陈佩斯说,“我和老爹一起搞创作也不自在,常常吵架。”

现在陈佩斯更愿意相信儿子的判断,他们一起代言汽车品牌,一起拍摄抖音小视频。陈佩斯习惯让观众参与,一起完成戏剧、创造笑声,“抖音与电视小品很像,不是演员与观众共同创作完成的,需要依赖演员在舞台上获得的经验,通过电视、手机等数字媒介传播。”

陈大愚陈佩斯陈强什么关系 睡不着的陈佩斯(9)

“我活到快七张了,不会在意粉丝量、点赞量。抖音账号‘陈佩斯父与子’,我只管编排、表演,他们爱怎么剪就怎么剪。有时候我听反馈‘这期不错’,我上网去找,还找不着,得用陈大愚的手机看。”陈佩斯把精力放在舞台创作上,“我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做这件事。”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来源:作者:诸葛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