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小说,必然要有好的角色。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虽然人物塑造不无脸谱化的嫌疑,但无论是“好人”的代表诸葛孔明,还是“坏人”的代表曹阿瞒,却也形象生动,跃然纸上,为后世人们津津热道,数百年不衰。
不过,《三国演义》问世之前,诸葛亮、曹操本身早已是历史知名度第一档的人物,真正因这部小说“大红大紫”的另有其人,也就是关羽关二哥,原本不过是经阁史传中的二流武将,经演义成“忠义化身”后,一跃成为名震九州的超一流武将,家家有供奉,庙宇遍天下。可见命运之叵测。
追溯史实,关羽虽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结义兄弟,终蜀汉一朝,不过被谥为“壮缪侯”。陈寿《三国志》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及至有唐一代,关二哥名声不显,少有人提及,朝廷也罕有追封。从宋朝开始,方有改观。宋徽宗时期,先后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其后,代有追封,元顺帝时期的追封长达数十字,曰“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守管淮南节度使兼山东河北四门关镇招讨使兼提调遍天下诸宫刹天地分巡案管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驾前都统军无倭侯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崇宁护国真君”。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在元末明初,关二哥越来越多的封号,显然对其塑造角色不无影响。而经罗贯中“演义”之后的关二哥,形象更为丰满,几成“忠义”之代表。
明神宗时期,关二哥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已入至尊之列。而民间对其崇拜也日甚一日。
到了清朝,关二哥更被追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等等,并且朝廷明旨宣谕天下,以关帝庙为武庙,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县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仪进行春秋两祀,从而达到了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地位。
自此之后,关二哥在民间的威望一发而不可收拾,被作为武神、财神等化身而为人们所供奉,尤其结拜时必拜关二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