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所以,古今中外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不可胜数。孔子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陶渊明告诫:“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曾国藩寄语:“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鲁迅先生更是一针见血:“时间就是生命,无故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实在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海伦凯勒用亲身经历告诉世人:“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流行欧洲的谚语最直白:“时间是无声的脚步,不会由于我们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很多珍惜时间的名言可能我们并不熟悉,但是有一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就是流传中国千年之久的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通常我们说这一句的时候,下一句接的是“寸金难买寸光阴”。作为一个流传千年的俗语,当然没什么问题。不过今天小编要告诉你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最初是一个诗句,它出自唐朝诗人王贞白的一首诗,下一句并不是“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神回复(一寸光阴一寸金)(1)

逝者如斯夫

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首诗大意是:专心致志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过去了,每一寸时间都像黄金一样珍贵。如果并不是道人过来逗笑,我还会继续沉浸在对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的钻研中。

这首诗是唐末诗人王贞白在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所写。白鹿洞在今天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也许当时这里还没有形成书院规模,但却拥有读书学习的良好环境。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神回复(一寸光阴一寸金)(2)

读书不觉已春深

首句“读书不觉已春深”,春深,即春末,晚春。诗人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去了。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甚至忽视了寒暑往来,季节交替,全然忘我。春天快过完了,诗人才在不经意中猛然发现,“不觉”二字写出了诗人用功之深,读书之投入。这一发现令诗人感慨良多,真是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对诗人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用似的。于是不自觉地发出感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指的是古代计时单位——日晷。日晷是在圆形板上刻上表明时间的度数,圆中心立一小棍,由日出到日落,小棍的阴影由长而短,又由短而长地映在度数上,即表示着时间。"寸阴",即阴影缩短或延长一寸的距离,这里指极短的时间。诗人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一句是诗人见时光流逝自然引发的感悟,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后世成为珍惜时间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它一直勉励着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神回复(一寸光阴一寸金)(3)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三、四句“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是诗人补叙自己发觉“春深”的原因,既然专心致志读书,已经全然忘我了,怎么会发现“已春深”了呢?原来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我们知道修道之人是最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人,然而诗人比他们更有毅力,投入更深,所以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来“打扰”,才能从已经深入到的书的世界中走出来,回到现实中放松一下。而在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周情孔思”,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所以这两句意思是说,道人过来逗笑的时候,诗人正沉浸在对儒家经典的钻研中,如果不是他们的“打扰”,诗人还是不会发现“已春深”的。由此可见诗人惜时如金、执著认真的读书态度,单凭这一点,就让今天多少学子自愧不如。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神回复(一寸光阴一寸金)(4)

周情孔思正追寻

当然,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还有很多,只要你珍惜时间,多读些书,随时都会遇到。所以,多读书吧,“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每一次发现都是新感觉”,每一次发现都会有惊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