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的新播剧《尚食》,可谓是风头正盛——女主是曾在《延禧攻略》中表现不俗的魏璎珞,男主则是《延禧攻略》中玉树临风的富察·傅恒,这一对在《延禧攻略》中爱而不得的虐恋CP二搭来袭,再配上“于正式滤镜”和精致的服化道,《尚食》能否复刻《延禧攻略》的成功,也成为了一大看点。

《尚食》的背景被放在了永乐十九年,正值大明朝国运昌盛时期,吴谨言饰演的姚子衿经过层层选拔被选为尚食局宫女,在研究与追求中华美食的过程中与许凯饰演的明宣宗朱瞻基相恋的故事——剧中二人甜蜜撒糖,相知相伴,也引得观众直呼“宿命感太强啦!”

尚食姚子衿与各宫妃嫔的关系 尚食姚子衿的原型是谁(1)

而姚子衿的原型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她的历史原型被广泛认为是朱瞻基的继后孙皇后,而之前汤唯接演的《大明风华》的女主孙若微,其原型也是明宣宗皇后孙皇后。

这位孙皇后究竟有何神奇之处,能频繁出现在各大影视作品中呢?纵观她的人生,你会发现她的一生经历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一、贫苦出身,与明宣宗青梅竹马

与那些身世显赫的皇后不同,孙氏打一开始就没有优越的出身和家庭背景,她的父亲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主簿,名叫孙忠。孙氏是孙家长女,她下面还有一个弟弟。等到父亲孙忠去世后,姐弟俩无依无靠,便前往京城投奔一位叔叔,这位叔叔是个教书先生,与妻子并无所出,夫妻两便将孙氏姐弟当作亲生孩子一般抚养。

近水楼台先得月,叔父本就是教书先生,平日里也会将四书五经讲与孙氏听,而孙氏也十分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后来又在叔母的教习下学会了刺绣,为了补贴家用,她常常挑灯刺绣,然后将这些刺绣作品拿到刺绣店去换取银两。

而孙氏不知道的是,任何辛劳都不会是徒劳,命运也为她准备了一份厚礼。

随着孙氏刺绣技艺的提高,她的绣品得到了许多主顾的喜爱,她本人也因此名声大噪,受邀前去太子府刺绣,一来二去的,身为太子妃的张氏便看上了孙氏,认为她“举止得体”,颇有大家闺秀之范,而张氏的母亲又与孙氏是老乡,她提出将孙氏册立为太孙妃,朱棣却瞻前顾后,害怕日后大权落入太子妃家,不好掌控,因此否决了这一提议。

尚食姚子衿与各宫妃嫔的关系 尚食姚子衿的原型是谁(2)

朱瞻基的外婆自然不好多说什么,便将孙氏养在了太孙宫里,这一年的孙氏才刚刚十岁,却生得乖巧伶俐,像瓷娃娃一样好看。

而朱瞻基此时也刚刚十几岁,两个小孩子正是玩闹的年纪,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朱瞻基很喜欢外婆给自己选的这个小“童养媳”,两人在太孙宫里度过了快乐的几年时光。

二、无故废后,将童养媳立为皇后

转眼间,两个孩子都已到婚嫁年纪,待到永乐帝为皇孙朱瞻基选妃之时,孙氏也参选了,有了皇后和皇太后的喜爱,加上朱瞻基与孙氏本就情投意合,孙氏被选入宫中,但因为种种复杂的因素,孙氏并没有成为皇太孙妃,而仅仅是一个嫔位,皇太孙妃是锦衣卫百户之女胡善祥。

胡善祥是一个标准的“以夫为天”的古代女子,寡言少语,刻板教条,与孙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尚食姚子衿与各宫妃嫔的关系 尚食姚子衿的原型是谁(3)

可在爱情与江山面前,由不得朱瞻基任性,他既要担负起江山大业,就必定得有所牺牲。

为了弥补对孙氏的亏欠,朱瞻基对孙氏百依百顺,万般恩宠,直到他登基称帝后,他依旧迟迟不愿将胡善祥依例册封为皇后,直到登基二十六天后,朱瞻基才不情不愿地封胡氏为后,孙氏则为贵妃。

但尽管如此,朱瞻基还是动了小小的手脚,他下令专门为孙氏打造了一个金印。

据明制,皇后有金印金册,而皇妃只有金册无金印,朱瞻基这一举动开创了明朝先河,孙氏也成为第一个拥有金册和金印的贵妃,当她被赐下金印的那一刻,万千荣宠系于一身,朱瞻基用行动证明了对她深深的爱意。

自此,孙氏已成为后宫中仅次于胡皇后的二把手,尽管胡善祥空有皇后的名分,又为朱瞻基生下两个女儿,可她却始终得不到朱瞻基的半分爱意。

她做皇后的第二年,孙氏诞下了朱瞻基的长子,朱瞻基大喜过望,为孩子取名朱祁镇,“镇”,意味着天下根基,可见朱瞻基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之深。

尚食姚子衿与各宫妃嫔的关系 尚食姚子衿的原型是谁(4)

胡皇后知道朱瞻基的心思,她绝望了,在朱祁镇出生八十天后,胡皇后自请将朱祁镇立为太子,随之而来的,便是胡善祥皇后生涯的终结——这是一场最平静的废后,没有失德,没有忤逆,没有背叛,仅仅只是因为没有感情,胡皇后无故被废,天下闻而怜之。

胡皇后没有做错什么,她也曾费尽心思,却也没能得到朱瞻基的一丝爱意,胡废后退居长安宫,在此了却残生。

而朱瞻基终于如愿,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三、京师大震,她延续大明朝国祚

朱瞻基的无奈也是许多皇帝坐在高位的无奈,但他能力排众议最终选择了爱情,实在是有魄力,只是可怜了那个无辜的胡皇后。

若说朱瞻基这一生最亏欠谁,那便是胡皇后了吧。

尚食姚子衿与各宫妃嫔的关系 尚食姚子衿的原型是谁(5)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崩逝,同年,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史称明英宗——当初朱瞻基为皇长子取名“朱祁镇”,便是希望他可以坐稳江山,威震八方,可若是知道这个败家子的所作所为,估计会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吧。

正统十四年,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鲁莽冒失却又一腔热血的明英宗朱祁镇,决定亲征瓦剌,命弟弟朱祁钰监国。

此时,能够压制他的太皇太后早已去世,而孙氏对自己这个任性妄为的儿子也是束手无措,眼看着他带着大明朝五十万精兵出征瓦剌,她却无能为力。

朱祁镇空有抱负却有勇无谋,又怎么能是经验老道的瓦剌大将的对手呢?

果然,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他带去的五十万精兵全部殉国,旦夕之间,大明朝危在旦夕,一国之君在敌军手里,驻守京城的又都是一些残兵,孙太后和钱皇后急得团团转,筹措了大量珍宝作为赎金送往瓦剌,可惜都是有去无回。

尚食姚子衿与各宫妃嫔的关系 尚食姚子衿的原型是谁(6)

自己的亲生骨肉被俘虏到异国他乡,尽管孙太后年事已高,却毅然决然接过坐镇指挥的大旗。

瓦剌大军将朱祁镇作为挡箭牌,先后攻略北方多个重镇,直指京城,大厦将倾,形势危急,一场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北京保卫战”打响了

此时朝内南逃和北战两派争执不下,孙太后果断摒弃南逃的想法,采纳了主战派的意见,她先将于谦升为兵部尚书,让他备战御敌。国不能一日无君,孙氏又在九月初扶朱祁钰为皇帝,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来安抚人心。

因为惦念着远在漠北的儿子朱祁镇,她还多次为儿子送去御寒的衣物。

在孙太后沉着冷静,调兵遣将,死守北京的一系列决策之下,这场危机得以化解,瓦剌见得不到更多好处,便在索要了巨额酬金后将朱祁镇遣送回京,朱祁镇与母亲相拥而泣,这一场空前危机被孙太后一力化解了。

尚食姚子衿与各宫妃嫔的关系 尚食姚子衿的原型是谁(7)

四、夺门之变,稳定大明权力交接

然而,刚刚解决了外患,又有内忧来袭,朱祁镇还朝,景泰帝朱祁钰却不愿意将皇位再拱手让与哥哥了,他将哥哥幽禁于南宫中,这一囚禁便是八年之久。

而此时,孙太后不愿再挑起争端,时机不成熟,她唯有悉心保护被幽禁的朱祁镇和朱见深父子,静待时机,她的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明朝政权的稳定。

而景泰帝则命途多舛,他并无子嗣存世,又在病重之时依旧反对朝臣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此时,明朝皇位再次面临传承危机,石亨等将领在此存亡之秋密谋重迎朱祁镇为皇帝,石亨等人将此计划告知孙太后,得到了后者的明确支持。

景泰八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复立明英宗,明朝的又一场危机被及时化解。

天顺六年,孙太后病逝,她死后与明宣宗合葬,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尚食姚子衿与各宫妃嫔的关系 尚食姚子衿的原型是谁(8)

孙太后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她既拥有过君王的万千宠爱,又曾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而围绕在她身上的谜团而争议也是久久不休——有人说她为了争宠将宫女的孩子据为己有,明英宗根本不是她的亲生孩子;也有人说她为了固宠不择手段,胡皇后老实本分根本斗不过她……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孙氏在大明江山摇摇欲坠之时站出来当一个主心骨,稳住朝野上下满朝文武,又能在夺门之变之时毅然表明态度,在景泰帝无后又病危之时,她才有所行动,说明不是一个为了自己的一时得失而去追名逐利惹得天下动荡的人,反倒能稳住局势,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作用。

她一次次用自己的智慧化解明朝的劫难,没有借机专权,也没有干预治国,作为一个后宫女子,她做的已经相当优秀了。

史笔如铁,功过自有千秋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