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党员一份光,一位党员一份热,一位党员一份责。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上观新闻专访十位不同年龄段的党员,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讲述他们与党的故事。

【人物】

孟仁斋:1930年生,新四军老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等。

我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人,1948年参军,参加过解放上海的战斗。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我所在的部队和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合编为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33军。我们躲过国民党空军的轰炸,开拔到安徽灵璧县,进行整训。

凝聚力量迎难而上(旗帜凝聚)(1)

这次整训意义非常深刻。每个连派驻二至三位政工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先集中上政治课,随后开展诉苦运动。战士大部分来自农村贫苦人家,说起自己遭受过的侵略和压迫,没有一个不悲愤流泪的。短短一个礼拜,大家的眼睛都哭肿了。我们还唱革命歌曲,看文工团演出的《血泪仇》《白毛女》等。两个多月的整训过后,队伍纪律更加严明,我的信仰也更加坚定,解放全中国、翻身做主人的意志更坚定了。

1949年4月,我们参加了渡江作战,在安徽无为县境内渡江。4月23日我军攻克南京后,国民党军队全线败退。京沪杭警备总部所属部队中的几个军逃往上海,三野第9兵团接到命令,赶在这几个军到达上海之前,分三路包围、歼灭他们。

我们一渡江之后就开始了昼夜急行军。天下起了小雨,我们在雨中行军,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久,浑身上下就臭了,长满了虱子。我们饿了就边走边吃部队配发的炒米,渴了舀一勺小河沟里的水,咬一口部队配发的生大蒜。

我们一昼夜走150余里路,鞋子袜子都走烂了,脚上都起了泡,忍痛挨饿,极度疲劳。越是困难时候,党员、干部的榜样作用越能显现出来:有战士走不动了,党员马上接过他的枪帮他背。一些营团级干部三四十岁了,和我们一样走,一点不搞特殊化,我们都深受感动。

昼夜急行军5天后,我们在广德、郎溪包围了国民党军,打响了歼灭战。这时的国民党已经是强弩之末,我军大获全胜,随后便向大上海进军。

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的解放军主要有10个军,我所在的部队从吴淞西侧猛扑月浦、刘行、杨行地区。这一带地形平坦,射界开阔,国民党军建有大量钢筋水泥碉堡群,碉堡周围构筑了许多障碍物,还有飞机、舰炮和要塞炮火的支援。战斗很激烈。第一梯队的第29军伤亡很大,我们第33军便顶上第29军,继续在杨行战斗。

陈毅司令员得知战况后及时作出指示,要我们立刻改变战术,暂时不动,把敌人包围起来,就地深挖战壕。当时,我和文化干事两人挖了一个掩体,躲在里面。国民党军每隔一会儿就把炮弹打过来,一打就是5发。

我们在杨行包围了三四天,吃喝拉撒都在战壕里。终于,上级下达了总攻的命令,要求占领吴淞口,切断吴淞与市区的联系。刹那间,不知道有多少冲锋号在吹,满耳都是“嘀嘀嗒嘀嗒”的声音,我们像排山倒海一样冲了上去。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我们冲上阵地,发现有的国民党军炮弹就在炮的边上,箱子都打开了,来不及打就逃走了。

5月27日,上海解放。消息传来,大家欢呼雀跃。第二天,我和几位战友来到照相馆,高高兴兴地照了一张相片。

凝聚力量迎难而上(旗帜凝聚)(2)

中立者为孟仁斋

解放上海战役历时16天,有几个数字我永远忘不了——整个上海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有7613人,包括团级干部6人,各界革命志士100人,支前干部和民工72人。牺牲在宝山的解放军战士有近4000人,占整个解放上海战役牺牲烈士的一半多。我们第33军98师牺牲了126人,其中指导员9人、连长5人。他们都安葬在宝山烈士陵园。我后来住在宝山的时候,每个礼拜都要去看看那些曾经战斗生活在一起的战友。他们当时都是20岁出头的孩子,没有妻子、儿女,为了解放大上海、解放全中国,牺牲在这里。

上海解放后,第33军就担负起上海地区的警备任务,连队也逐渐在基层发展党员。指导员宋文武找我谈话,问我对入党的看法。我说,自己早就想入党了,但是家庭出身不好,不敢打报告。指导员推心置腹地对我说,共产党既有成分论,又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在他不断的教育、关心下,我郑重地打了入党报告。很快,1949年11月5日,我的入党报告被批了下来。

我入党至今已经有72年。关于入党,我的想法一直很简单:在我眼里,党员就是有困难抢着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就是把自己的岗站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因为文化水平较高,在部队担任文化教员,负责干部轮训工作。记得连里有一个“落后”战士,平时纪律比较涣散、吊儿郎当,但打枪打得准,喜欢哼小调,我一直想帮助他进步。有一次,部队搞文艺大会演,我根据他的情况编了一个戏,讲后进战士怎么变成先进分子的。我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在戏里担任主角,他很高兴地答应了。结果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受到表扬,这个战士也通过这个节目思想有了很大转变,真的从一个调皮捣蛋的战士变成了积极分子。

参军15年,我立过两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1963年转业到川沙县,在川沙县供销社职校任副校长,1987年离休。现在,我还担任浦东新区供销联社离休党支部书记,每月组织大家过组织生活。

凝聚力量迎难而上(旗帜凝聚)(3)

我平时关心时事,喜欢看书读报,看到国家建设、党建工作、反腐败斗争有新进展新情况,就记录下来,渐渐整理了十几本笔记。受邀上党课时,除了讲上海解放的故事,这些笔记也派上了用场。就像对我们新四军研究会的老战士的期望一样,我们一定会珍惜光荣历史,永葆革命本色,多讲党的故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青少年一代接好革命事业的班。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曹静

图片来源:孟仁斋、浦东新区川沙老干部活动室

来源:作者:曹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