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研究科学的事例(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1)

名人介绍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

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

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

1609年8月21日,伽利略展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

伽利略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 、“科学之父” 及“现代科学之父”。

故事正文

在伽利略之前,所有人都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这是因为大贤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尊敬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把这个观点奉为真理。

然而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并没有对先贤的观点盲从。

反而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

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

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

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扔了下去。

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

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

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小故事大道理

敢于质疑权威,不盲从,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课外小知识

伽利略这个实验证明,感受到引力的物体并不是呈匀速运动,而是呈加速度运动;

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

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