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前,陪大宝写幼儿园作业的时候,让根据图片在括号里填对应的数字。1倒是写得挺顺溜,写到2的时候,情况就非常不妙了,我看她笔尖在纸上滑动的轨迹,血压开始迅速飙高。

5-6岁儿童编程入门教程(一周内让一个四岁还不会写2的学渣娃娃变成编程学霸)(1)

左上是我写的 右边是大宝写的“趴版”2和“反版”不知道啥 写说明我都能恼

连着写了几个之后我忍无可忍开始说:你不是早就会写2了吗?现在写成这样是想干嘛?是不是非要打一顿就会写了。大宝咬着嘴唇看着我,也不敢瞪眼(因为瞪眼挨过揍)、也不敢继续写。结果,反正是我气的半死,她照样不会。

其实,虽然在幼儿园里大宝是班里年纪最小的,但是老师总是跟我说她反应还是挺快的,很多数学题都比大她很多的小朋友算的快,可是为什么一到我这,连个2都不会写了呢?我在生气之余,不得不思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大宝的语言表达、接受能力、反应能力等等我有过仔细地观察,客观地说都还是很不错的,为什么一到写数字就像个智商不足的小傻瓜呢?

5-6岁儿童编程入门教程(一周内让一个四岁还不会写2的学渣娃娃变成编程学霸)(2)

其实,仔细回忆回忆我陪她学习的过程,答案就自动浮出水面了。

每次我看到大宝在玩找不同、复述故事、画画、讲英语等等,都因为她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我预期的目标,而表现得欣喜若狂,做完作业之后总是不由自主地感叹:你是个小天才吧,你是外国小孩吧……孩子都是觉得我大惊小怪,然后就继续轻描淡写地做下去。可是当他有一次把数字写错的时候(我当时并不知道孩子对数字等图形都有一个镜像反映阶段),我非常不可思议,在纠正多次之后很快失去耐心,认为她是为了不想做而故意出错,要求她不写对就不能出去玩。

回顾了孩子接触知识的过程,很明显,家长的反应对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认识到一点,我迅速的对自己有了一个调整,而经过这些调整,我很快有了惊喜的收获:对数学本来很排斥的大宝,很快能够如饥似渴地一次做完了15页数学题,而且迅速迷恋上了编程课程,这对于一个仅仅四岁半的孩子来说,我觉得是难能可贵的。

一、不对孩子学习程度设置心理目标 毕竟一生很长 好的学习习惯比学到什么更重要

做家长的不能按照自己的智力水平去要求孩子。一个简单的2就是很好的证明。我们虽然不记得自己当时写过多少遍才能规规整整地写出一个漂亮的2,但是可以想象,孩子的运笔能力、理解能力跟大人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孩子能够做到哪一步对于家长来说都是未知。我们不能去人为地设置一个标准,比如写30遍必然会写一个数字。可能对于有的孩子一遍就会,有的孩子一百遍也不一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讲究引导孩子学习的思维和方法,而不要去给孩子压力,更不能因此而动不动就生气,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恐惧。她在写的时候,其实满脑子就在防着你突然骂她、防着你突然摔笔,这种恐惧之下,孩子怎么可能会学会呢?

5-6岁儿童编程入门教程(一周内让一个四岁还不会写2的学渣娃娃变成编程学霸)(3)

二、要找到合适的教学工具 让孩子沉浸在故事中 才会克服畏难情绪

现在的宝宝接触的信息非常丰富,不再像我们小时候,学数学只能掰着指头,自己的不够再掰同桌的。他们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按照老式的教学方法,孩子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并且保持兴趣。

现在市面上有非常多做得很有趣味,也很符合孩子心理的数学类APP。

5-6岁儿童编程入门教程(一周内让一个四岁还不会写2的学渣娃娃变成编程学霸)(4)

这些APP里都会以故事情节去引导孩子不断闯关,或者帮助主角完成情节,让孩子在游戏中逐渐清楚数字思维和规律。

三、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强化 并且及时予以肯定

毕德哥拉斯说过:万物皆数。所以说,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是在生活中随处可以做到的,比如当她要求你给她买糖的时候,或者当孩子要求看动画片你给他规定时间的时候。慢慢的她会感觉到数学是生活中一件很普遍的事。每当在生活中你以游戏的形式让他计算的时候,当答对了之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按照约定给他兑现,予以奖励或者肯定。其实这个过程非常快。我家大宝从不会写2,到迷恋上变成课,真的仅仅只有一周的时间。变成不但是数字的累加,更需要程序的设计和计算,可想而知难度跨度有多大,但是当孩子真的对数字产生兴趣,一个小娃娃的能量真的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5-6岁儿童编程入门教程(一周内让一个四岁还不会写2的学渣娃娃变成编程学霸)(5)

保持最大的耐心 保持无条件的支持和爱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天才。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