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泰州路,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

听说过“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个典故吗?读懂这句话,先得弄清楚“十万贯”是个什么概念。第一位说这话的那人,他口中的扬州是现在的扬州吗?再有怎么去不行,偏得要骑鹤去?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最早出自南朝梁殷芸的《殷芸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晚唐人张固的小说《幽闲鼓吹》(《幽闲鼓吹》是张固搜集整理的唐朝晚期奇闻怪事集, 记中晚唐朝野遗闻,虽仅二十六则,篇幅不大,但多为珍闻。)里一则载:张延赏(张延赏唐天宝至贞元时期人,曾为唐朝宰相。)曾命狱吏审理一桩冤案,并限期十日,次日便在书案上发现一张帖子,上书:“出钱三万贯,请你不要再过问此案。”张延赏大怒,督狱吏速查。第三日,书案上复见帖子,上书:“出钱五万贯。”张延赏恼恼羞成怒,命狱吏两日结案。第四日,三见帖子,上写:“出钱十万贯。”张延赏叹道:“出钱至十万贯,连鬼神都可以买通,没有不能挽回的事。我害怕灾祸,不敢再管此事。”由此可见十万贯财之巨!换句话说,可能是钱的一个极限了。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典故囊括了古人的世俗理想中的升官、发财、成仙。难怪会如此深入人心!明苏州人戏曲作家、声律家张大复据此作传奇《快活三》。后来清人将此编成剧作,“快活三”一语概括精准到位。

聒噪了这么多,弄清楚了十万贯是笔巨财,骑鹤是仙家本事。那扬州可就了不起了。拥有巨资的仙人都要去的地界儿,凭什么呢?

殷芸的《小说》在元末明初已亡佚。“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一语在北宋已流行,而完整记载见南宋嘉定、宝庆间王象之编纂一部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中。王象之自云:抄自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的《太平广记》 (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编纂,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故称《太平御览》)。

南宋人祝穆在其编纂《方舆胜览》和《事文类聚》两书中 (《方舆胜览》综合性地理志书,70卷;《事文类聚》是一部宋元时代的类书。南宋的祝穆编成了这部书的前集60卷,后集50卷,续集28卷和别集32卷;元代的富大用续编了新集36卷和外集15卷;祝渊续编了遗集15卷;七集共计236卷。)称引自南朝梁人殷芸的《小说》,清人陶珽编的《重校说郛》( 《说郛》是明代汉族文言小说丛书。

元末明初的学者陶宗仪所编纂,多选录汉魏至宋元的各种笔记汇集而成。书名取扬子语"天地万物郭也,五经众说郛也",《说郛》意思就是五经众说。共100卷, 清顺治间陶珽重编的120卷本,即通常所称的宛委山堂本。)将之归入《商芸小说》。198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的辑注本《殷芸小说》录此事于第132条卷六《吴蜀人》末。后来坊间各类书文概以此本为据。梳理这些就是为了明确一个问题:“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中的扬州,是现在的扬州吗?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这句来自万能的网上资料注释。可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扬州是九州之一,但此扬州非彼扬州,是指代淮河以南的东南地区;从汉武帝起至六朝,这时候的广陵与我们现在的扬州市也差别极大,那时广陵属于徐州。扬州自古就属吴地。公元589年,隋改吴州为扬州,治所在广陵。吴、晋、南朝间,扬州的治所在南京。现在的扬州市是隋朝开始定型,是随着运河开凿、通航发展、发达起来的,而且越来越富庶繁华直到清末盐业改革。据资料载到上世纪40年代,扬州人口由康乾盛世的50万减至8万。讫此恍然大悟:“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中的扬州指的是当时的建邺,现在的南京。

那么唐朝诗人徐凝诗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贾岛诗中:“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非上迷楼?”杜牧诗中“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白居易词中“汴水留,泗水留。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休,月明人倚楼。”元代诗人吴师道诗中“画鼓清萧估客舟,朱竿翠幔酒家楼。城西高屋如鳞起,依旧淮南第一州。”及乾隆游扬州建的御码头题诗:“小艇沿流画浆轻,鹿园钟磬有余音。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等等。

这些都说明不管是建邺也好、扬州也罢,“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典故中的扬州,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连仙家都把持不住的原因:扬州乃是天下商贾巨富,文人雅士,倜傥风流者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温柔乡、风月场、脂粉地、销金窟。往现在的扬州市身上靠一靠就是淮扬路上、瓜州渡口,南来北往之人, 皆锦衣华服,腰缠万贯。他们下扬州是来看莺歌燕舞,寻纸醉金迷,觅声色犬马的。

那么“骑鹤上扬州”必须“腰缠十万贯”!

扬州地处长江、淮河的交汇之地,这里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自古有“扬州出美女”的佳话,扬州美女肤质细腻、肤色白皙略透着微红,性情安静恬淡,柔婉可人。“小家碧玉”名不虚传。“青楼”女子更是扬州美女的代言人。她们才情兼备,容貌双全。琴棋书画精通。晚唐诗人杜牧就有一首描写扬州歌女的七绝,可谓是写尽了扬州女孩的美丽:“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样的女子怎么能忍心别留。于是杜牧在调至长安任监察御史之际,赠以七绝“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佳景愉目,美女悦心。没有十万贯钱揣在腰中如何应对?

一句典故说尽扬州美好,洋洋七篇道不完扬州韵味。 扬州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

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3)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4)

街面上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5)

这里除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逸圃、汪氏小苑、个园、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武当行宫、准提寺等。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6)

马监巷内有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东关街西头有香火很旺的财神庙和广储门街口的砖砌圈门。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7)

东关街东街口又发现了宋大城东门双瓮城遗址。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8)

东关街名人故居有江上青(东圈门16号)、刘文淇(东圈门14号)金农(三祝庵)、汪伯屏(地官第14号)。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9)

东关街名人故居有何廉舫(东圈门22号)、洪兰友(地官第10号)、熊成基(韦家井6号),曹起溍(东关街338号)

东关街南北汇聚了问井巷、北柳巷、五谷巷、薛家巷、马监巷、浴堂巷、观巷、问亭巷、羊巷、铁货巷;小草巷、二郎庙南巷、雅官人巷等。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0)

先随我穿小巷,然后再回到东关街。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1)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2)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3)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4)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5)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6)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7)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8)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19)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0)

回到东关街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1)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2)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3)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4)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5)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6)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7)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8)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29)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30)

大东门桥,东关街的西侧尽头。桥下是小秦淮河。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31)

四望亭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32)

扬州最繁华的夜景(59商贾云集地)(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