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前苏联在挖到地下1.2万米的时候,发现了地狱,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很多人深信不疑,但其实这是一则典型的虚假传说,纯属以讹传讹,故事雏形最早源起自1990年美国宗教节目的“误传”(在节目中援引“某报纸”来证明地狱存在),随后被各个宗教杂志转载,因而衍生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

只是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网络并不发达,所以这则都市传说停留在电视媒介和纸媒(主要是报纸)上,直到2000年之后在网络平台上面爆发,通过各种各样的“以讹传讹”变成了今天这样的故事。

苏联钻井神秘声音(前苏联钻井挖到地下1.2万米深渊)(1)

实际上,这则都市传说至少在1990年已经出现,并在北欧地区广泛流传。

苏联的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钻探了世界上最深的一处深井,深井在14.4KM之下发生异变。挖掘仪器震动强烈,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地心内部竟有一个空腔。温度也升至2000度,科学家使用超精度录音机探测,却听到了类似人类的惨叫呻吟声,他们认为自己挖开了“地狱之门”。

这则都市传说硬伤颇多,纯属“以讹传讹”的故事。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则都市传说的源起,是来自于宗教性质节目和杂志,没有任何科学基础和来源。我们能看到最早的几篇关于“地狱之门”的报道,主要是来自于美国和北欧。

在1991年,瑞典的都市传说研究者Bengt Af Klintberg已经听说这则“传说”,并在已经与美国的民俗学家布鲁范德取得了联系,发现这则传说除了北欧地区以外的北美广泛流传,信件内容已经被编入《都市传说百科全书》。

彼时,苏联已经解体,原来的超级大国不复存在,但是关于前苏联时期挖掘出地狱之井的都市传说已经在包括斯德哥尔摩在内的北欧各个城市中广为流传,成为街头巷议的主要话题之一。

而实际上,最早关于这则都市传说的报道来自于美国。早在1990年2月,原型故事已经出现在美国媒体上。来源于一档带有明显宗教性质的节目——《Praise the lord》。

这档节目现在仍然在播,只不过改名为《Praise》。很遗憾,在这则都市传说的传播过程中,这档节目起到了很不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是最初将这则都市传说“发扬光大”的“始作俑者”之一。

正是在这个节目中,这则都市传说以及相关细节,比如西伯利亚、钻井深度等等内容传播给了大众,并借助该媒体进一步传播,而在出处上仅仅说明是来自于一则芬兰的报纸吗,却并没有给出任何。

然而,美国也是有比较“较真”的媒体人的,比如Rich Buhler,他对于这则都市传说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刨根问底”,但是并没有找到所谓的“芬兰报纸报道”,而是发现这则都市传说最早的文献雏形是发表在1990年7月的第34期《Christianity Today》杂志上。而同样,这是一部带有非常明显宗教性质的杂志,并没有任何在科学领域的权威性,甚至可以说倾向性(即相信地狱存在)非常明显。

这部宗教期刊时至今日还在不断“连载”,是比较著名的宗教杂志之一。而在最初的那个报道文章中并没有任何依据,只是援引了挪威奥斯陆的“一篇文章”,亦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同样记载这则的故事的杂志还有《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s》,不看看出,这些杂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不是科学杂志,而是宗教杂志!这意味着,他们的立场是“证明地狱存在”,然而这则故事都是基督教宗教杂志在“相互转载”,作为地狱等内容的宣扬而不断传播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则都市传说所谓的“源头”,其实相当“荒诞”,涉及的几家媒体和杂志都是带有明显的基督教倾向的杂志,所谓“文章出处”涉及到国家也是瑞典、芬兰、挪威等同样被这则都市传说“肆虐”的国度,毫无任何真实性可言。但是,丝毫不影响这则都市传说的广泛流传。

尽管如此,还是在媒体的炒作下,演化出来了大量以此为母体的版本而且“越传越邪乎”,比如以下这则报道就是源自“地狱之井”传说在美国的“改版”:

先是西伯利亚(实际上科拉半岛的深井并不在西伯利亚)后来变成了“阿拉斯加挖掘出来的撒旦”等等,都是这则都市传说的“变体”和“衍生物”。

这是1992年4月7日,美国报纸Weekly World News发表的文章“Satan Escapes from hell”(撒旦从地狱中逃出),讲述的故事如出一辙,大致是科研人员钻井中钻开了地狱之门,出现了撒旦脸型的烟雾,不过发生的地点从西伯利亚改为了阿拉斯加。其时间在西伯利亚的“地狱之井”流传之后的一年,说明这则都市传说是其变版之一。

这则故事能够达到如此广泛的传播程度,当然不仅仅是宗教性的媒体宣传,大众媒介以及大众兴趣点也是主导因素,这里显然时代因素和事实基础为这则都市传说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9这则传说其实有着明确的原型故事,只是远远没有传说本身那么“邪乎”。"地球望远镜"计划确实是前苏联的重大科研项目,而且确实钻探到了很深的地层,大约13000米左右,也确实在80年代中期终止了了这个项目,这些事实都成为了都市传说的基础。

事实上,苏联“地球望远镜”计划搁置有两层原因,一层是遇到了科研上面的困难,比如高温(但是远远没有都市传说中说的2000度那么高);另一层则是资金不足,八十年代中期的苏联经济逐渐捉襟见肘,使得这则大型科研项目难以为继,被迫中断。这个被迫中断的科研项目留给了各类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才有挖穿地狱之门导致科研项目终于的谣言产生。

其次,我们必须指出这则都市传说中的一些科学上面的“硬伤”:

(1)第一,所谓的“科拉半岛深井”根本不在都市传说中的“西伯利亚地区”;

(2)第二,13000米深度的钻井并非独一无二,卡塔尔和库页岛上面有更深的钻井(但是为斜井),即使比较垂直深度,也能达到12000米,并没有发现所谓的“地狱之门”。中国钻井也计划在向13000米~15000米攻坚,目前科研中也没有任何异常。

(3)第三,都市传说中经常提到的还有一位名为Mr.Azzacov的科研负责人实际并不存在。

逻辑硬伤多如牛毛,然而还能流传广泛,也是借助“张冠李戴”的作用。现实世界中还真有那么一个所谓的“地狱之门”,不过并不在西伯利亚,而是在土库曼斯坦境内。从场景上确实有那么几分地狱的感觉:

土库曼斯坦境内的达瓦札,本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地方,不过1971年前苏联科学家在此发现了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地下洞穴,为了防止天然气外泄,点燃了这里的洞穴。火焰烧至今日尚未熄灭,被人称为“地狱之门”,在旅行爱好者中算是家喻户晓的“景点”了。

这则故事传说有个意外“有趣”的地方,就是无论在哪个故事版本中,无论咱们的“地狱之井”是从哪里挖出来的,研究负责人的名字总是不变的,都叫“Mr.Azzacov”,无论是在阿拉斯加挖出撒旦还是在西伯利亚挖出地狱之门。在美国Weekly World News竟然还有一个全名,叫Dmitri Azzacov。当然,肯定是查无此人,这就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子虚乌有。

这个人恐怕是世界上最为“奇葩”的科学研究人员了,可能根本没有之一。无论身在何方,总是致力于掘地,而且不挖出来点邪恶的东西或者搞出些“幺蛾子”决不罢休。

不过,一些研究者也在考证这个Azzacov姓名来源,最终他们找到一篇发表在《Scientific American》上面的文章《The World's Deepest Well》,署名为Ye.A.Kozlovsky,部分研究者认为,这是那个奇葩科研负责人的姓名原型,经过修改后变为了Azzacov。

这里提一句,这篇文章本身其实没有任何问题,我看完之后觉得是那种大科普式的文章,基本的事实上面没有大的错误,科学性是有的,也根本没人提到什么“地狱”之类的内容,客观描述了克拉半岛上面的科研项目而已。

最后一个大家的关注点,在于网络上流传着一段诡异的、所谓的“录音”,实际上是取自某恐怖电影音效——1972年恐怖电影《Baron Blood》。

实际上,这则都市传说最初传播也是和一些国家对苏联的感情有关。最早流传这些都市传说的国家如芬兰、美国等均与苏联有些不愉快,民众中间对于苏联各种“黑历史”相关事情也热衷于讨论,导致实际上地狱之门、僵尸这种“骇人听闻”的都市传说都变成“苏联邪恶实验”,并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播力度和可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