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关注公号:环保水处理(hbscl01)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1)

1.机械过滤器的设计

机械过滤器的选择

  结合原水水质及设备材质、填料的情况,建议使用双层过滤料过滤器。从过滤的机理来说,应由大而小,而实际上机械过滤器都是通过上层最细的砂层来截留,故最上层砂容易堵塞、结块,水头损失增长快。若在砂上层再添加颗粒状无烟煤则增加容污能力,运行周期长,水头损失增长较慢,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

机械过滤器的反冲洗

  机械过滤器由于内部装填石英砂比重较大,反冲不易,许多系统运行不稳定是忽视了反冲洗彻底、干净这个过程,系统上设置的反冲装置均达不到反冲洗强度的要求,可采用气、水反复冲洗的方法,机械过滤器污堵后的反冲洗效果十分明显,砂层清洗情况十分干净,性能恢复良好,具体措施是:

  ①在设计反冲洗装置时,反冲泵、管道必须符合反冲洗量的要求,反冲洗强度为12~15L/(s·m2);

  ②采用压缩空气擦洗滤料,使滤料表面的污泥等物脱落,其强度为18~25L/(s·m2)。

内部填料的选择

  内部填料,根据其排水结构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粒径的石英砂,但最上层石英砂粒径应在0.3mm.在最上部装填0.5~1.0mm颗粒无烟煤,其高度不低于200mm。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2)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3)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4)

2.活性碳吸附的应用

  活性碳吸附器主要有二个功能:①吸附水中部分有机物,吸附率为60%左右;

②吸附水中余氯。对于直接抽取地下水的用户,可取消活性碳,若硬度较大则选用软水器,地表水则必须使用活性碳,因为水中杀菌剂活性余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会损坏RO膜,根据RO系统进水要求余氯<0.1mg/L,所以用活性碳去吸附余氯。另外活性碳脱除余氯并不是单纯的吸附作用,而是在其表面发生催化作用,所以活性碳不存在吸附饱和的问题,只是损失碳而己。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5)

3.混凝药剂的选择

  在机械过滤器前加入各种凝聚剂及高分子絮凝剂,以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等杂质,但如果不根据水源实情,一味地添加,不仅改善不了水质,相反会因药剂本身或药剂中所含杂质而使水中带入对RO膜有害的物质。所以药剂的选择大有讲究,根据RO膜的特点:

  ①凝聚剂应避免使用铝盐类。铝盐类凝聚剂使凝聚过程中易产生铝胶,进入RO表面后不易清洗;

  ②不应使用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RO膜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易与膜结合生成一种难以清洗的高分子膜。如果不重视上述情况,轻则减短膜寿命,重则部分膜元件报废。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6)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7)

4.RO系统的探讨

保安过滤器的重要性

  保安过滤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RO进水不损坏膜组件,根据前后压差来确定调换滤芯。目前国内系统均选用线绕或折迭二种一次性滤芯,即使前后压差不大的滤芯,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滤芯易滋长细菌。

阻垢剂的使用

  反渗透膜污染可分为:生物污染、悬浮物污染、化学污染、胶体污染、细菌污染等。目前反渗透系统中阻垢剂使用最多的为六偏磷酸钠,但六偏磷酸钠易分解成磷酸根,而磷酸根又是细菌的营养源,所以使用不当易造成生物污染。另外六偏磷酸钠不易溶解,本身的结垢也影响系统的运行。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8)


大流量冲洗的配置

  反渗透在水质分离过程中,膜表面含有许多污染物,由于水分离方向与水流方向呈90°关系,所以膜表面污染物部分可通过大量冲洗来去除。

化学清洗液的选择

  RO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每年只需清洗3、4次,不同的污染应选用不同的药剂。

反渗透装置的设计

  RO装置设计计算有一套复杂的计算方式,目前国外各膜元件商均已开发了专用软件,只要设计人员根据原水水质报告及各膜元件性能初步确定方案,然后将原水水质输入电脑,由程序软件来验证初步方案的可行性,若不行则发出警告,并告之哪一部分设计不合理。另外设计者应根据膜元件使用手册中的要求,注意设计应配备的各种保护措施。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9)

5.混床紫外线杀菌器及膜滤的选用

  混床是提高水质的最终手段,紫外线杀菌器能杀灭水中的细菌,然后通过膜滤,去除细菌尸体,这几套设计均可采用常规产品。

水处理的几项技术(RO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