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始皇帝十九年(前228)

秦太子政登基为王那年,发生了一件事。韩国实在是被打得受不了了,被逼出一个主意:他们派一个水利系高材生郑国到秦国(此君姓郑名国,不是那个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忽悠秦王政修一条连接泾水与洛水的人工渠。韩国人的思路是,这样老秦就会埋头干水利,大概暂时不会想起来揍他们了——姑且不论秦国此时多线作战已经不在话下,单说使出这么拐弯抹角的招数,看来韩国也是慌不择路了。

结果秦国最后还是发现了郑国这货是个特务,那当然要给他处理掉。然而郑国为自己辩解,说虽然自己一开始确实是有这个打算,但一旦这条渠修成了,对秦国也是助益良多。秦国人寻思了一下,觉得说得好有道理,竟无法反驳:反正咱多线操作也能浪得飞起,修就修吧!最终这条渠修成,灌溉了四万余顷田地。秦国这样以法治国的国家(简称法国),有功必赏,命名此渠为郑国渠。这条渠现在还在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观摩观摩。

只是修了一条体量还不够称为运河的渠,也许水利方面的专家会感兴趣,但放到整个历史上就感觉是件小事,为什么还会被收录到《资治通鉴》里呢?其实,从大禹治水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水利。司马迁的《史记》里专门有一篇《河渠书》讲怎么治水的,后面历代的史书也都有类似的篇章。黄河与长江这两条母亲河,在哺育我们的同时,经常的泛滥也时刻威胁着我们。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华夏之境之所以能统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集中力量治理这两条母亲河。作为传统史家的司马光,自然也不会漏掉水利史方面的大事。

下面转过头来聊聊赵国。自从长平之战后,赵国就陷入人才凋零的困窘局面。马服君赵奢早就死了,蔺相如在长平之战后不久也死了,赵惠文王何时期的铁三角只剩下七八十岁的廉颇。其实别看廉颇老,还是挺猛的。之前燕国看赵国长平之战损失惨重,就想趁火打劫,派栗腹、卿秦(这是两个人名)攻赵。结果立刻被廉颇怼了回去,还被打到了国内,只好仓皇求和。

这还是赵孝成王时候的事。赵孝成王丹死后,其子赵悼襄王继位,用武襄君乐乘代替廉颇。廉颇脾气大,居然和乐乘打了起来。之后廉颇也知道自己这事办得太冲动,在赵国待不下去了,只好跑到魏国。但对这位赵国的老将,魏国人也是无法信任他的,廉颇也只能闲着。

但是秦国的压力始终存在,无人可用的赵悼襄王只好又去找廉颇;但赵悼襄王也怀疑这老头身体还行不行,先派人观察观察。此时,赵国的搅屎棍——郭开登场了。此人算是赵悼襄王的幸臣,因为跟廉颇有仇,就事先贿赂了这个评委,叫他别说廉颇好话。廉颇在评委面前,好家伙,一口气吃掉一斗米、十斤肉,完了还能披甲上马,着实秀了一把。奈何这人是收了钱的,就对赵悼襄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悼襄王一听,也就打消了起用廉颇的念头。这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

后来廉颇又跑到楚国,但仍然郁郁不得志,最后病死于楚国。没有死在他心心念念的祖国,实在令人叹惋。

但赵国也不是完全无人可用,因为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如果还对《过秦论》有印象,应该记得其中有句“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对,要说的就是这个李牧。

秦朝历史全集解说(戏说秦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1)

说起李牧,此人本来是赵国用来守北方边境、防备匈奴的。他在边境上,把市集上收的税全都截下来——当然不是自己私吞了,而是用来犒劳部队。此外就是训练士卒、设置烽火、广撒间谍,并且严令部下,如果匈奴人打过来了,就坚守勿战,只要让他们抢不到东西就成。这样几年下来,虽然边境上没什么损失,但不光匈奴人,李牧自己的兵们都觉得老大胆子也忒小了。

赵王对这种搞法很不满,就派人代替李牧。这位新上任的将军一改李牧的作风,主动出击——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没怎么占到便宜不说,还搞得边境上鸡犬不宁。赵王只好又找李牧,李牧这回强烈要求赵王不要再对自己的策略瞎哔哔,赵王无奈,只好应了。

李牧复任后还是如同以往,匈奴人越发轻视这位将军——这就上了套了。再说赵军自己,整天吃香的喝辣的,搞得大家挺不好意思的,都愿意为李将军出力。李牧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 “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又把牲畜撒得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引诱匈奴人。匈奴人果然上钩,李牧又玩起诈败计,结果匈奴单于都被引过来了。待匈奴大军深入后,李牧从左右两翼出击,大破敌军,杀匈奴十余万骑。匈奴此役元气大伤,十余年内不敢接近边境。

其实李牧在边境多年,早已摸清了匈奴人的套路。对这种游牧民族,你跟他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是没有用的——他们本来就居无定所。所以必须毕其功于一役,而且目标就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然而,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其实在热兵器广泛应用前,农耕民族对于游牧民族的入侵,根本是无解的。游牧民族之所以游牧,是因为在当时的农业条件下,他们待的那些地方也只能游牧;要不然他们也不傻,如果能耕田,谁还愿意去放羊,整天跑来跑去那么辛苦!所以即使在某一个时间段,农耕民族打下了游牧民族的地盘,最后还是守不住的——或者守在那的人自己也变成游牧民族了。从秦朝以后,中原王朝和北方的戎狄们就开始了漫长的拉锯。草原上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亘古不变的永远是战争。

这里,匈奴作为之后影响汉魏晋三朝的政治势力,正式登场。其实在之前,北方大草原上就已经有很多游牧民族了,即所谓胡、戎、狄之类。《诗经》里就有“薄伐猃狁”的说法,据说这“猃狁”,实际就是匈奴的前身。当然,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更别提像华夏之民一样还有史书,所以他们的真实起源其实没人整得明白,包括他们自己。有的戎狄后来阔了,就会给自己攀个富亲戚,比如匈奴就吹自己是夏朝遗民——可见他们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华夏是比较厉害的。而汉人这边的史官也没法去证明这些,也只好他们怎么说咱就怎么写,至于你信不信,就不关我事了。

秦朝历史全集解说(戏说秦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2)

其实,在战国之前,匈奴只是北方无数戎狄中的一支,并不起眼。在那些年代,这些戎狄的文明程度太低,可说是被华夏吊打的。但随着彼此接触的增加,他们也感受到了华夏的文明之光,单纯就战争层面来讲,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华夏之民;然而他们也是有极限的,那就是游牧生活能够支撑的人口太少。这其实也是个矛盾,想要更多人口,就得种田——那不就汉化了吗?最后还是会消亡。所以历史上的华夏与戎狄们基本上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定的平衡态。即使某段时间这帮戎狄们雄起了,占据了华夏之地,但最终的下场,要么就是被彻底融合——比如匈奴、契丹;或者又被赶回草原——比如蒙古。

战国时期,华夏之民整合自己内部的同时,匈奴也在整合北方草原。在李牧时期,赵国以七国中的一国,还能单挑匈奴。但到了汉朝,就得用上举国之力了——当然,这是后话,目前的看点,还是看秦如何席卷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