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乐传奇》到《大宋少年志》,这两部剧中的女主角,独立聪慧,在傻白甜女主市场,算是独树一帜。而这两部剧的编剧,都是王倦。

每次追这两部剧,都忍不住感慨王倦功底之深厚,对他的崇拜之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直至我重温《木府风云》,再次想起了这部剧的剧情。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1)

让我忍不住想感叹,真的很难想象《木府风云》这么“圣母”的女主,也出自王倦之手!

要说这部剧的女主阿勒邱(秋瓷炫饰)有多圣母呢?可以说,她从头到尾,都在以德报怨,救那些想害死她的人!

就连男主角木增(朱晓渔饰),也是阿勒邱以德报怨,不顾“家仇”救下来的。家仇标注出来,是因为阿勒邱也被骗了。但她一开始,的确是怀揣着仇恨进入的木府。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2)

剧情一开始,木隆妾室试图收买阿勒邱,阿勒邱不接簪子,妾室便在老夫人面前污蔑阿勒邱勒索她,想害死阿勒邱。

结果老夫人把妾室叫来,是因为发现了妾室跟侍卫私通,要处理此事。妾室被带下去,按照规矩入夜一更斩首示众。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3)

阿勒邱又凑过去给人家送水,挣扎间妾室让她去找木坤回来救她,阿勒邱就真的去了火把节找人。

此时,火把节上,她的舅舅正打算杀木增。结果她一进去掺和,又坏了人家的事。

虽然阿勒邱一家的死,跟木府没关系。但是,此时阿勒邱还不知道。她进木府,是要毁灭木府,意在为家人报仇。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4)

可这一转眼,阿勒邱又开始护木增了。虽然我知道这里,是阿勒邱跟木增产生感情的开始。

可是,这情节,从理论上来说,也太圣母了。仇不报,反而还跟仇人的孩子产生了感情。

看着这个剧情,我也想跟她舅舅一样,问一句为什么?既然没忘记仇恨,为什么要帮木增逃脱?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5)

然后阿勒邱给出的答案就是,这十年来她一直在想,这样冤冤相报对吗?仇恨就不能化解吗?

不是原台词,我给简化了,但大致上就是这个意思。有么有觉得狗血满满?这简直是圣母玛利亚光环附体啊。

这要是我,一家满门惨死,那我绝对不会想到化解仇恨。仇家不死,绝对不会罢休。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6)

不过,谁让阿勒邱是圣母女主呢?她说能化解,能用爱感化仇恨,就能。反正全剧,都是这个调子。

虽然被她舅舅劝了回来,答应继续报仇。可那也是表面上的答应,背地里她还是那个圣母女主阿勒邱。

图巴随木增过来,表面上是找阿勒邱,实际上是要杀了阿勒邱。他动手时,误打误撞让尼姑庵中,藏在柜子里,偷听到阿勒邱跟她舅舅谈话的孤儿阿照现了身。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7)

按正常情况,阿勒邱应该借木增的手,先弄死阿照再说。毕竟,他们所有的计划,都被这女孩听见了。但阿勒邱不这样,在图巴动手时,挡在了阿照面前。

阿照是真机灵,后来被人带木府。冒着极大的风险,替阿勒邱瞒下了她跟她舅舅说过要覆灭木府的话。

阿勒邱开口,把阿照留在身边。前期确实是好姐妹,因为阿照要借着阿勒邱,往上爬。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8)

但后来,阿照为了当土司夫人,在木增跟阿勒邱关系越来越好之后,赖上木增做了小妾,屡次设计阿勒邱。

可就算是这样,最后阿勒邱还是没有杀阿照。相当于是阿勒邱自己被折腾了个半死,由此换回了阿照的迷途知返。最后阿照,回一开始的尼姑庵修行去了。

因为木增喜欢阿勒邱,所以自然有个喜欢木增的女角色,出身贵重,要往死里收拾阿勒邱。

在剧中,她叫阿室于。当然,有女主光环在身,阿勒邱还是能够躲掉的。而且,就算阿室于怎么折腾,阿勒邱也不恨人家。总是以德报怨,无怨无悔。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9)

当最后,所谓的家仇真相大白,并不是木府人干的。逼她报仇的舅舅,就是害死她家人的凶手。利用家仇,她舅舅逼着她做了不少的事。

因为这个所谓的家仇,她跟木增几经波折。可她,面对她舅舅,她还是选择了以德报怨。

总之,《木府风云》中的阿勒邱,用一段话来形容她就是。坏人一个接一个算计她,她一次次的遇险脱险后,又反过来替坏人求情的大圣母!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10)

虽然真的对阿勒邱这个角色爱不起来,但看了《木府风云》,我对王倦的佩服,又上了一层楼。真正的大师,得什么都写得来。

从阿勒邱到夜莎罗,从《木府风云》到《舞乐传奇》。同是秋瓷炫所演,两个角色之间,性格却是天差地别。

圣母型角色阿勒邱,心慈手软到了极致。但女飞贼夜莎罗,嘻嘻哈哈之间,就能要人命。

木府风云 太监(很难想象木府风云中)(11)

到近期的作品《大宋少年志》,女主独立自主,心怀天下的同时,孝敬父亲。有大义有小家。各种角色,百变多样。

要不是自己进行了搜索,压根就不敢相信,《木府风云》中这样圣母的女主,也是王倦写的。

每一本剧本,都大不相同,足见王倦的编剧功底强悍。你觉得呢?欢迎一起来讨论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