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中秋节,儿子一家三口与朋友相约出去露营了。我不愿跟去,感觉难得一个人在家清闲一下,有自己的独处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昨晚十点多钟,女儿来电话与我谈心。我们天南地北,家国天下事,人生理想,聊了快两个小时,直到十二点钟,才意犹未尽地挂了电话,各自休息。

我躺在床上,睡意全无,女儿的成长之路点点滴滴,不断地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女儿没上过幼儿园,那时候小学是五年制。女儿12岁(虚岁)便读初中了。当时的学校离我家很近,有时学校的铃声,我们在家都能听到。中学与小学只有一墙之隔。可是女儿却有自己的想法,要舍近求远,到离家十几里路的一所学校读书。我们尊重了她的选择,随她心愿去了那所学校。

女儿的个子太小了,当时给她买的自行车,座椅下到底,她的脚还不能完全够得上。她开始住校,只有每周才能骑车回家。有一年开学,我们不在家,她爷爷骑车送她去,路上下雨了,爷孙两便都推着车子到路边人家避雨。别人好心地说,孩子太小了,骑那么远的路很辛苦,他家旁边有一个私办中学可以去报名,离家也近一点。爷爷告诉那人,她家门口有中学,她不上的。路上女儿对爷爷说:“想考学怕辛苦怎么行呢?”现在爷爷谈心时,有时还会提到孙女说的这句话。

女儿上高中离家两百多里路,只有节假日才能回来。她在学校里遇到开心不开心的事,都会通过电话和我倾诉。比如女儿高二的时候,有一次电话,女儿哭着对我说,她被老师训了。可第二天女儿又笑着告诉我,她被老师表扬了,还被抽上参加竞赛了。

女儿高三下半年我去陪读,其实就是去陪她谈心,帮她舒解高考压力的。白天我听到我们在一起陪读的家长说:她们的孩子晚自习回来,还会继续学习的,偶尔还会学到一、两点钟。而女儿每次晚自习回来,与我聊聊在学校经历的事就睡觉了。我对女儿说了,她的同学回来还学习的事。女儿对我说,她在学校把该做的该看的作业都完成了。她还对我说了她的几轮学习方法,先复习什么,第二轮复习什么,第三轮复习什么,如果有时间再把什么看看。我听女儿说得头头是道。也不再啰嗦了,每晚陪女儿聊聊天,便睡觉了。

女儿上大学时,与我电话聊天就更多了,几乎每晚都有聊天,煲一、两个小时的电话粥也经常出现。随着女儿上大学后的见识拓宽,眼界打开,我们的谈资更广啦!我好像也经历了女儿的大学生活。在精神上陪伴着女儿共同成长了。我们成了相知相惜的精神知己。虽然我们的学历天地悬殊。

从前的女儿一直都是娇小体弱,她大二(要参加什么比赛)和大三(要考研补课)的两个暑假,我去租房陪读,还经常去女儿的学校,也接触过她的同学,有时女儿还带我去学校的周边走走看看。我陪伴女儿,自己见识了很多。所以在女儿毕业离开校园时,我却有种不舍和失落。

女儿上班后,住的是公司提供的员工宿舍。因为女儿体弱生病,我便经常过去陪她。我与那些姑娘们交流谈心,没有代沟。女儿与同事们出去旅游,还带着我一起去的。那是我的第一次旅游,异地的山山水水,生活风情,却让我的心胸豁然开朗,思想发生了巨变,懂得放下,看开了一切。

女儿结婚后,我又跟着女儿带孩子,直到女儿的大宝六岁,我的孙子出生了,我才离开女儿到儿子家带孙子啦。在女儿家的几年中,因为女婿和女儿在两地上班,我就成了女儿舒解压力,倾诉忧愁喜乐的对象。我从女儿那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我的微博QQ都是女儿教我的。前几年还帮我注册了外婆的空间。我只写了一年多,现在早已停更了。我所写的虽然很幼稚与媒体公众号是天差地别,但是那是我从前的生活记忆。回头看:我用心生活过,认真思考过。

我经常在想:儿女小时候,我教他们做人做事,监督他们学习。现在是他们反过来教我许多东西。我也感悟出:父母对待儿女只要用心付出了,真的会有回报的。

而立刚过的女儿虽然是公司的第一责任人,于我而言,她只是我的贴心小棉袄。

我真的是贴心小棉袄(我的贴心小棉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