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利是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很少提及自己的另一重身份——心理学博士。

一天,部门来了年轻的新员工小悠。

第一次见面,她介绍自己说:我叫小悠,ENFP.

猫利伸出手说:你好,我是猫利,ISFJ.

小悠顿时咧开了嘴,哇!我们完美互补型哎!

路过的同事疑惑:你们在说什么?

mbti稀有人格排名(猫利说心理揭秘MBTI)(1)

1

MBTI到底是什么?

MBTI是一种人格测验,它的全称是“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分类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迈尔斯(Myers)和布里格斯(Briggs)基于大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分类理论,搞出的一套职业人格分类指标(Type Indicator),可以把人分成十六种类型。M和B就是两个测验创始人的名字缩写,TI就是人格分类指标,知道了这些,MBTI这四个字母是不是就好记啦?

不过更难记的是那16种字母组合,INTP、ISTJ、ENFP、ESTP……是不是看着都眼花?其实你如果理解了人格分类的四层逻辑,再来看MBTI的16种人格就没那么难了。

在荣格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中,他将人类的基本心理划分为两种心态(内倾、外倾)和四种功能(感觉、直觉、思维、情感),这些心态和功能互相组合,就形成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而迈尔斯和布里格斯在MBTI中新增了一个维度,你可以理解是行为模式(知觉、判断)。

我们常说,你的人格就是你的人生操作系统,MBTI就相当于把人格系统拆成四层:

首先,你的能量从哪儿来,是从外部获得(E外倾),还是靠内部自生(I内倾)?

然后,你如何获取信息,是关注细节喜欢具体描述(S感觉)?还是凭直觉靠第六感(N直觉)?

接着,你怎么分析信息作出判断评价?是更主观重感情(F情感)还是更客观认死理(T思考)?

最后,你行为模式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做计划,盯准了目标就不会轻易变动,希望生活井然有序一切按部就班?(J判断)还是喜欢宽松自由的生活方式,能灵活变动拥抱变化?(P知觉)

这样每一轮都二选一,经过2*2*2*2,就有了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比如我为人内向,是I;关注细节,是S;做事情在意别人的感受,是F;生活中喜欢一切都井井有条,是J。ISFJ就是我的MBTI人格类型了,我自己去做完整的测验,大概率也是这个结果。

原来16种人格的字母是这么组合的。不过,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测验也够自恋的,这两个人什么来头?是厉害的心理学者吗?

比起自恋,她们更迷恋荣格。迈尔斯和布里格斯是一对母女,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家,据说是靠写小说为生的家庭妇女,但她们自从看到了荣格的《心理类型》,就彻底成了荣格学说的信徒。俩人不仅反复研读,还活学活用偶像的理论,在二战的时候编制了MBTI人格测验,解决了女工分类的问题,后来还将MBTI作为人格测评工具推向了全世界。

mbti稀有人格排名(猫利说心理揭秘MBTI)(2)

2

二战时期的女工怎么需要测人格了?

二战期间,很多男人都离开工厂奔赴战场,女人们就得从家庭中走出来,去车间接替男人们遗留下来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车间的工作是完全陌生的,她们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工种。于是M和B就开始思考,能否用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对这些毫无相关工作经验的女性进行分类,进而把她们安排到最匹配的工种上去,使她们感到最舒适、最高效?

她们四处寻找这样的人格类型测验,但却一无所获。最终,她们决定以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为基础,亲自编制一个人格测验。可能正因为是非科班出身,她们不知道、也不考虑研发心理测验的“规矩”,就想着怎么好用接地气,直接就先弄出来、用起来。

敢想敢干,活学活用,这对母女挺厉害,“业余人士”居然弄出了“专业测评”。

也不能这么说,MBTI从一直有个病根儿,就是“不专业”。

不管是九型人格,还是十二星座,包括把人分为十六种的MBTI,它们有个共性你发现没有?那就是把人分类。分类就是简化,你一看标签就能自动解析,这样大脑就可以把更重要的认知资源可以留给更紧急的事情上。

但科学的心理学恰恰不认可分类,不认可非黑即白地把每个人分进不同的抽屉里。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多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本质上的。你想,两次测验如果有几道题的选择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51分变成49分,分型结果就彻底变了,内倾成了外倾,“建筑师”成了“指挥官”。不同状态不同阶段,你测验的结果变来变去,专业的说法就是,重测信度很低。这就不行了。

心理学家更认可的是基于特质理论的人格测评——“大五人格”。这种测评就认为,构成人格的基本要或者特质只有五种,分别是:开放性(Openness)、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神经质性(Neuroticism),你也可以记得这就是人格的海洋 OCEAN。虽然也是字母组合,你用MBTI测,只有16种结果,但用“大五”测,可以有无数不同的结果,每个人都会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格画像”。

人的本质虽然都一样,但每个人又是独一无二的。科学的人格测评,就是可以兼容这种“相同”和“不同”,而不是提供几个简单的标签。

mbti稀有人格排名(猫利说心理揭秘MBTI)(3)

3

既然不专业,MBTI为什么还那么火?

有利可图就有人引导推动,而人又是那么容易从众。正规的测评都有版权,MBTI测试的版权公司每年靠卖测试题、卖培训和认证,就能赚上千万美元。现在各种社交平台的KOL带动,MBTI更是成了越来越火的社交话题和流量密码。2021年底,韩国还出了一档社交观察类的热门综艺,名字就直接叫《MBTI Inside》。这档综艺把用MBTI测出来的16种人格类型都找出来,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观察他们的相处和碰撞。在这个人人被社交网络串联的时代,人格测试又多了一重社交属性,ISFJ不必非找个ENFP做好朋友,只要你懂MBTI,大家似乎都是同类,是心有灵犀的“好朋友”。

而且我觉得“从众”并不是无脑跟风,这个时代大家都太孤独,太渴望被看见、被理解了,哪怕被看见的是个标签。不过,我还是相信,每一个迷恋MBTI的人,最终都会自然淡忘这些字母组合。

每个迷恋MBTI的人,最终都会淡忘MBTI?你不是给了记忆方法吗?

那我换个说法,是不再需要MBTI这个拐杖。年轻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找到自己位置和价值感,想要借助外在框架来探索生命的意义,这无可厚非。但随着生命经验的不断累积,我们逐渐知道了自己是谁,那时候就不再需要用什么字母组合来定义自己了,哪怕是科学的“大五”也不重要了。我知道自己是ISTJ,也了解自己的OCEAN分布,但我更清楚地知道,我是猫利,一个希望用心理学去理解并温暖更多人的人。

所以我最后也很想跟你说:假如你想了解自己,不要问“你属于什么人格类型”,而应该问“你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有道理。不过在淡忘MBTI之前,我还是想研究下这个神奇又火热的测验,看看自己会不会入坑。你有什么建议吗?

可以看看《天生不同》,这是MBTI的创始人迈尔斯写的MBTI入门书,很系统。最新的中文版还有中科院心理所张建新老师写的序,你可以看看权威的人格心理学家是怎么看待不权威的MBTI的,很有意思。

推荐阅读

mbti稀有人格排名(猫利说心理揭秘MBTI)(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