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讯 记者梁晟报道:12月3日上午,根据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改编的电影《八子》在共和国摇篮瑞金开机。拍摄电影《八子》,既是我市贯彻落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大举措,也是我市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献礼,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该剧由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著名编剧董哲执笔创作电影剧本,邵兵、刘端端、岳红等国内知名演员主演。影片拍摄地为瑞金市、于都县、崇义县等地,计划2019年上半年杀青。

八子电影片长多久(电影八子在瑞金开机)(1)

图为开机仪式现场。

电影《八子》得到了国家电影局的高度重视,并专门指派国家电影局产业处副处长侯霄到开机仪式现场致贺。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江平通过视频表示祝贺,市领导胡雪梅致辞并宣布开机,导演高希希介绍电影拍摄情况。省文联副主席龙红,市领导郭素芳,以及来自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的有关领导等共同见证开机。

在代表国家电影局致贺时,侯霄说,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八子》在瑞金开机,恰逢其地,意义特殊。电影《八子》以影像形式再现当年老区人民为革命事业挥洒热血的壮烈情怀,国家电影局对这部影片充满着期待,并将作为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希望《八子》能在进一步让观众了解革命历史的同时,成为叫好又叫座的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精品电影,为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作出新的探索。

江平在视频中对《八子》开机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相信在高希希导演的执导下,这部戏一定能拍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一定能够无愧于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伟大的红都。

《八子参军》是赣南革命老区流传已久的一个真实故事,剧情源于当年中央苏区瑞金下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一家八兄弟争当红军、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革命历史故事。“八子参军”是当年苏区扩红支红的典型代表,蕴含了苏区人民对革命的信仰与忠诚、奉献和牺牲,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高希希在介绍电影拍摄情况中表示,非常有幸接拍电影《八子》,当战争的号角吹响,数以万计的人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利益,他们舍弃自家的小利益,背井离乡去参军,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他们用鲜血诠释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没有当年赣南人民的热血奉献,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高希希表示,将不懈努力,与时俱进,用勤劳和智慧,圆满完成拍摄电影《八子》的任务,给观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1年,赣南歌舞剧院将《八子参军》改编成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并先后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是我省唯一入选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电影《八子》将充分发挥电影的视觉冲击力、艺术感染力、媒介传播力,着力打造成为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红色经典电影,让更多的人通过这部电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据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影《八子》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文艺精品工程项目,也是我市倡导文化自觉自信、文化立市强市的具体实践。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立起来、火起来,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歌曲《红军渡 长征源》、电视动画系列片《红游记》、电视剧《毛泽东寻乌调查》等一大批文艺精品相继推出。为了把电影《八子》打造成叫好又叫座的红色经典,市委宣传部于2017年3月专门成立了项目组,组织人员撰写剧本10余稿,先后召开了3次剧本专家评审会,邀请许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评审打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