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自己的晚安歌(起床号12月15日早安)(1)

小“火”伴们,大家好!今天是12月15日,农历十一月十二,星期三。忘记失去的,感激拥有的,期待将至的。歌曲《青春伴着硝烟飞》送给大家。

青春伴着硝烟飞

作词:吴玉明

作曲:冯 华

演唱:郑登峰

浑身的迷彩色不怕风雨吹

心中有好梦奋力向前追

流血流汗不流泪

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后悔

送给自己的晚安歌(起床号12月15日早安)(2)

我把那血性往枪膛里推

战场上狭路相逢看我怕过谁

让青春伴着硝烟飞

你看这鲜红的战旗

战旗有多美

送给自己的晚安歌(起床号12月15日早安)(3)

浑身的迷彩色把青春来点缀

追逐强军梦从不说苦累

掉皮掉肉不掉队

我要勇敢勇敢去面对

我把那杀气往战车里推

来一场生死对决咱也有准备

让青春伴着硝烟飞

你看这鲜红的战旗

战旗有多美

送给自己的晚安歌(起床号12月15日早安)(4)

我把那杀气往战车里推

来一场生死对决咱也有准备

让青春伴着硝烟飞

你看那战旗

战旗有多美

战旗有多美

送给自己的晚安歌(起床号12月15日早安)(5)

百年瞬间|我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干线客机“运-10”首次转场北京

送给自己的晚安歌(起床号12月15日早安)(6)

△“运-10”完成从上海到北京的转场试飞,首都干部群众参观“运-10”。

1981年12月8日,我国第一款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成功完成从上海到北京的转场试飞。

资料片:首都各军兵种,各部委领导和群众8000多人,兴致勃勃地参观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大型客机。“运-10”飞机为参观群众做飞行表演,顺利返回上海。

1970年7月中旬,毛泽东视察上海时说“上海的工业基础这么好,可以搞飞机嘛”。当年8月,研制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的“708”工程正式启动,飞机代号为“运-10”。副总设计师程不时说,当时的新中国由于没有国产大飞机,而屡屡被外国人瞧不起。

“运-10”副总设计师程不时:60年代周总理访问欧洲,我们是开着那螺旋桨飞机,国外有的人就嘲笑,就说中国还没有进入喷气时代,还有人讽刺说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雄鹰”。1970年,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讲了要发展大飞机,地点定在上海。

“运-10”的研制由上海市和三机部联合领导,由640所和上海飞机制造厂具体负责。当时全国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300多家工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参加了“运-10”飞机的研制。大家怀着极大的热情,不分昼夜地投入工作。

程不时:上海市政府有个计算中心,但是我们的计算量太大,所以它侵占了其他单位使用的时间。晚上12点以后,凌晨6点以前,这个时间是供飞机设计室研究,所以我们常常是半夜出行算到清晨曙光出现的时候,骑个自行车回来了。

“运-10”飞机的研制采用了近百项新材料,一百多项新标准、新工艺。程不时说,这一切成果,都是在难以想象的海量工作和极其艰苦的环境里诞生的。

程不时:我们工作场地是龙华机场的一个废弃的候机楼。夏天龙华机场外面是草地,有很多蚊虫。大家用报纸把这里包起来然后绘图,一方面避免蚊虫叮咬,一方面避免汗滴在图纸上。我们大概几十万张像A4的图纸,铺开来大概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国外有一句玩笑的话——当这些文件、资料、试验报告,堆起来的重量跟飞机的起飞重量差不多的时候,这架飞机差不多可以起飞了。

历经十年攻关,中国第一代大型民用飞机“运-10”终于诞生,1980年9月26日在上海首飞成功。

资料片:1980年9月26日,“运-10”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机组满怀信心地登上了飞机。经过10年奋战,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终于腾空飞上了蓝天。

完成北京的转场试飞后,“运-10”又先后转场试飞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等地,甚至7次突破“空中禁区”,成功飞抵拉萨,为驻西藏部队和自治区政府运输了大量急需物资。“运-10”的成功研发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为我国制造国产大飞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播音:刘敬一

来源:央视新闻

送给自己的晚安歌(起床号12月15日早安)(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