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

回望成功申遗的十年,西湖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公约》,努力探索方法、打造模式,全力推进西湖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

西湖申遗有什么影响(申遗成功十周年)(1)

做制度的推动者——高标准保护西湖世界遗产

西湖申遗成功后及时编制《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西湖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根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杭州市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内的建设项目开展景观影响评估,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至今,共有40余项建设项目依法进行了西湖文化景观影响评估。

十年来,西湖风景名胜区9大景区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规划并获批实施,为世界遗产保护、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西湖申遗有什么影响(申遗成功十周年)(2)

做技术的探路者——全方位监测西湖世界遗产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把监测工作作为预防性保护的根本手段,全方位开展西湖世界遗产的监测工作。

杭州西湖建立了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系统集合了动态视频监控、气象因素监测、防汛抗灾监测、船舶GPS定位监测、交通视频监控、高清智能卡口监测、可视化调度监测等七大功能监测。目前实时管理监测中心与遗产区内的43个现场分控室、19个现场管理机构,共同构成了有效的保护管理体系,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及缓冲区执行实时动态管理,随时发现风险。

在游客量监测方面,充分依托门禁票务系统、景点实时监控系统、手机信令、红外感应等技术手段,从游客流量监测的点、线、面三个层面构建游客流量监测网络,实现对景区各区域客流的实时监控,加强对景区游客流量趋势的预测,使遗产区各级管理机构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即时调整游客管控措施。

西湖申遗有什么影响(申遗成功十周年)(3)

在西湖特色植物监测方面,通过对西湖遗产区特色植物开展深入调查,全面系统地了解特色植物分布状况;对重要区域以及典型特色植物资源设立监测样地,从保存状况、保护措施和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开展日常监测,构建西湖特色植物监测管理系统平台,对特色植物分布情况、生长情况、植物配置和园林养护等信息进行展示和监测管理。

在遗产文物本体专项监测方面,开展六和塔、保俶塔等结构安全专项监测,开展“两堤三岛”“西湖十景”“14处文化史迹”的专业监测及评估。例如:在六和塔上采用了光纤光栅实时监测与传统的精密变形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这在全国古塔保护监测手段上尚属首例,在塔身上装了65个小棱镜,地面上有4个监测点,监测机器人每年2次,用光来比对,看塔身有没有倾斜、变化。即使六和塔的哪个部位移了0.01毫米,都可以被传感器及时监测到。每半年,六和塔出一次“体检报告”。

西湖申遗有什么影响(申遗成功十周年)(4)

做生态的守护者——高标准呵护西湖山水

十年来,西湖管委会持续开展对山体、山林的监测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在极端天气做好应急预警方案,连续33年西湖周边山体未发生火灾。

西湖现有水域6.5 平方公里及其上游的4 条溪流都已成为保护对象,通过不同保护措施,采取引配水工程措施,引导钱塘江江水并进行预处理,每天都能为西湖配水换水,提升西湖的库容量,提升水体质量,实现西湖流域“蓄、泄、控”的持续统一;定期实施西湖疏浚,保持平均水深不小于2.5 米,减少湖底淤泥;改造污水管网,沿湖周边全部实施雨污截流纳管,同时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手段,就地净化长桥溪流域居民分散性生活污水和拦截长桥溪泥沙入西湖的多功能水生态修复工程,阻断城乡居民点和遗产区的排水污染;启动西湖规模化高效降氮示范工程;近三年,西湖总体水体质量稳定,水质全面达到国家地表Ⅳ类水体的水质标准(不计总氮),满足景观用水的功能区要求,透明度稳定在85cm以上。

西湖申遗有什么影响(申遗成功十周年)(5)

2020年国控、省控和市控监测断面的数据显示,除了季节性波动,西湖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Ⅲ类(不计总氮)水标准,部分月份监控断面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两个地表水省控断面的年均值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总台央视记者 于晨)

(编辑 黄诗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