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俗语是农村一句古老的民间俗语,带有古老的民间气息。这句俗语是指在古代社会,因为农村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生活困难,人们渴望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时候,祈求日子越过越好,才出现的事情,带有旧社会的印记,在当今社会是根本不符合社会现实的,是早已失去存在的现实意义。现在在农村只有一些老年人,在过去贫穷落后的时候听到他们的长辈,经常说起或者告诉他们,而流传至今的古老俗语。

农村嫁人的俗语(俗语为何把丑妻)(1)

在古代社会由于社会落后,生产力低下,经济不发展,广大农村农民的日子非常艰难,生活非常困难,愁吃愁穿,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生活。那个时候很多农村男子汉,因为贫穷找不到老婆,而成为光棍汉直至一生终老为止。有的农村人因为比较殷实,生活条件稍微好点,因为勤劳,日常生活才过得好点,基本上能够保持温饱状态。因此,这些农村人能够找到一位出身贫寒的农村丑陋的女人为妻,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就算非常好的家庭条件。所以,在那个时候,“丑妻”就成为穷苦人家的美好向往,就把“丑妻”当作当时家中的第一件宝贵的事情,能够使家庭延续香火,传宗接代。

农村嫁人的俗语(俗语为何把丑妻)(2)

薄地”是那个时候,农村人生活的必要条件,是生活的来源。薄地是比较贫瘠的土地,种植的庄稼生长状况不良,旱涝不能保收,产量很低,每年收成不多。尽管如此,那个时候的农民家庭有了一些薄地以后,能够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每年能够或多或少的收获一些粮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那个时候很多人因为贫穷,那些薄地都保留不住,如父母因病或者死亡,或者缺少住房,就要变卖薄地,换起钱财解决目前的当务之急。后来一家人将会失去生活的来源,使家庭生活变得更加贫困,有的人变成贫苦的农民,甚至沦落街头,成为要饭的乞丐。在那个时候,一个家庭能有一些薄地能够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也是非常满足的,非常富有的家庭,所以薄地当时就称为一个家庭的宝贝。

农村嫁人的俗语(俗语为何把丑妻)(3)

在古代社会,由于很多农民失出了土地,旱涝保收的土地都沦落到了一些发财的地主手里,成为富有的财产土地。而这些失去土地的人,自己家里剩下的薄地,都甚至保留不住,都要变卖换取生活的资源,解决家庭的紧急之用。即使家庭里有了一些薄地,也只能种植粮食,还不能大量种植棉花。在过去社会,人们的穿衣,全靠自己种植棉花,通过家里的妇女纺线织布来缝制衣服。因此没有土地或者只有一些薄地的农民,乃至光棍汉,生产的棉花是非常少的,不能够满足一家人穿衣服的用量。因此,冬天身上穿过的陈旧的破棉袄是非常珍贵的,比宝还重要,可谓“破帚自珍”。所以,在当时社会里家里的破棉袄肯定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宝贝,因为冬天只有靠它,才能熬过寒冷的冬天。

农村嫁人的俗语(俗语为何把丑妻)(4)

总之,农村俗语“丑妻薄地破棉袄”之所以成为农民的三件宝物,是只有在过去农村旧社会,社会落后生产力非常低,经济不发展,农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饥寒交迫的贫困的生活,才能存在。当然,现在农村已经解决了温饱,脱贫致富,绝大部分农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这种丑妻薄地破棉袄的社会现象再也一去不复返了。

农村嫁人的俗语(俗语为何把丑妻)(5)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