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虽然90后,但是对那些老电影却情有独钟。看这些老电影我觉得能够让人的心灵感受到宁静与祥和。老电影看的时候我就会暂时忘了外面的功名利禄。那时候的电脑节奏慢,人物的表情刻画更多。《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生》、《穆斯林的葬礼》都是我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我也回看很多次。

获奖老电影少林寺(老电影少林寺中隐藏的文学杰作)(1)

老片子中还有一类就是动作电影,有一部是我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带我看的。他说他小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的时候热血沸腾。如今这部电影在今天都有人怀念。这部电影应该陪了三代人了。

获奖老电影少林寺(老电影少林寺中隐藏的文学杰作)(2)

这部电影在那个一毛钱一张电影票的时代,总票房竟然有一亿。也就是说这部电影观影人次有10亿人次。有很多是重复很多次去看这部电影——《少林寺》。

《少林寺》

《少林寺》是由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制作的一部动作电影。由张鑫炎执导,薛后、卢兆璋编剧,李连杰、于海、丁岚、计春华、于承惠联袂主演。

获奖老电影少林寺(老电影少林寺中隐藏的文学杰作)(3)

该片讲述的是隋唐年间,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遭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昙宗救出,小虎为报父仇,拜昙宗为师,取名觉远,习武少林,并落发为沙弥的故事。

笔者认为除了剧情有点硬伤之外,其它的都没有什么挑剔的。剧情其实我也是现在人的节奏感受去评价的。在那个年代这部电影应该就像这部电影女主角——"无暇"一样。所有都公认这是部无可挑剔的电影。

笔者今天谈的并不是电影,而是其中一段电影插曲的歌词。这歌词我认为是"现代王维诗":《牧羊曲》

《牧羊曲》与王立平

《牧羊曲》是《牧羊曲》是郑绪岚演唱的歌曲,由王立平作词及谱曲。歌曲发行于1981年1月1日,收录于专辑《郑绪岚独唱歌曲选》。该歌曲是电影《少林寺》的插曲。

获奖老电影少林寺(老电影少林寺中隐藏的文学杰作)(4)

《牧羊曲》:现代的王维山水田园诗

获奖老电影少林寺(老电影少林寺中隐藏的文学杰作)(5)

笔者非常喜欢这首歌词,所以必须要为大家浓重的介绍这首歌词应该算是流行歌曲中最接近经典文学的作品之一。笔者会用分析王维诗歌的眼光来为大家品读这首词,供各位赏玩。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

王维被称为"诗佛",也就是说其实王维不仅写了很多佛诗,就是不是单纯的佛诗也可以听出很多禅意来。《辛夷坞》就是王维很有禅意的一首小诗。这开始的一句也非常像山水田园派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那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整个一个画面是晨光、古寺、钟声、飞鸟。你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是一抹多么祥和,宁静并且与世无争的画面呀。一下子就把写上篇词的基调就定了下来了。整个首词得以蔓延开来。

获奖老电影少林寺(老电影少林寺中隐藏的文学杰作)(6)

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

这里便写到了具体的景物。镜头从开始的远景推进到中景。林间溪水、青草、山花、野果。都在这里生机盎然地迸发。山里这些充满野性的植物反而变得可爱。你会有种想到这样的空间去玩耍一番的冲动。

获奖老电影少林寺(老电影少林寺中隐藏的文学杰作)(7)

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这时候由植物写到动物,远处看有黄狗,有山羊。还有放羊的人挥着鞭赶羊。突然这片宁静被狗和山羊的声音打破。打破这种宁静的还有放羊人动人的歌声。这里歌声并不喧闹,和周围景致创造出了一种和谐的声音衬托出的宁静。多美好的感受,宁静中有一曲美妙的歌声,歌声更显得山中幽静。自此王维诗歌中的画中诗,诗中画的感受告一段落。

获奖老电影少林寺(老电影少林寺中隐藏的文学杰作)(8)

莫道女儿娇无暇有奇巧

下片的歌词开始使用了特写。一个"娇"字,说明这牧羊女的美丽,但是"莫道"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不仅仅"的意思。无暇则是双关,不仅说出了这个女主人公得名字,也说明牧羊女洁白无瑕,像山中的精灵一样,灵动而美丽。"奇巧"这说明这女子不仅美丽,而且有一身特殊的本事,一种灵巧的本事。一种女儿家"巧"的一种本事。也是为下文说她会武功作出了引子和铺垫。

冬去春来十六载黄花正年少

这里侧面写了她的年纪,也道出了岁月悠悠的一种流逝感觉。不知不觉这女孩已经十六岁了。真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一切都那么动人。

获奖老电影少林寺(老电影少林寺中隐藏的文学杰作)(9)

腰身壮胆气豪常练武勤操劳耕田放牧打豺狼风雨一肩挑一肩挑

突然这里开始转折,写这个女孩并不是传统的那种娇弱的女儿形象,是身体比较健康的结实没,而且有一身男子的英气。和前文的".莫道"做了呼应。这女孩不仅勤于家事,农事,还会武功。正好与".奇巧"相呼应。她耕田、放牧、打豺狼。这里"豺狼"利用了比喻与双关的手法,暗示女主人公面对黑暗的现实,敢于同隋朝那些爪牙们的斗争。一下子又写出了江湖女侠的形象。最后,那句"风雨一肩挑",最后烘托了她整个敢于担当,能够承受人间一切苦难的女英雄形象,将女侠的形象最后烘托出来。从而呼应了《少林寺》铁骨柔情的基调。

重山、古寺、山水、娇女的"白无暇"的人物小像就这么分析完了,人在景中,人衬山景。这就是双重与交织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