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首老歌里,有这样几句歌词:“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人这一生,只要活着,就离不开一日三餐。怎么吃饭?去哪里吃饭?谁来做饭?看似小事,却最能打动人心,也能传递真爱,福来福往,皆在一间狭小的厨房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你用心感悟厨房里的点滴的时候,生活的疲惫消失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日子才没有虚度。

父母的福气(藏着一家人的福气)(1)

02

节俭是福:珍惜粮食,就是行善积德。

香港才子蔡澜,写了一本书——《碗净福至》。

他一边介绍菜谱,一边倡导大家过简朴的生活,要对食物感恩,要敬畏一切生命。

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许你今天还能好好吃饭,明天就要面对生活危机了。只要当你饿到了极致,才能懂得,即便是一片菜叶,也弥足珍贵。

北宋年间,金国举兵来犯,汴京被攻陷了,人们流离失所。

有一天,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男孩,晕倒在了寺院门外。寺里的老禅师熬了一碗面糊,喂给他吃,才捡回一命。

男孩叩谢禅师。

禅师说:“不要谢我,这些食物,本来就是你家的,只是物归原主罢了。”

原来,男孩出生在一个富豪家里,平时吃饭,挑三拣四,把饺子皮剥开,只吃里面的肉馅。寺院里的弟子,常常去富豪家门口收集剩饭剩菜,把饺子皮洗干净,晒干,以备不时之需。

男孩羞愧不已,从此倍加珍惜拥有的东西,还用吃不完的食物,接济穷人。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个家庭,想要年年有余,就一定要过节俭的生活。一饭一菜,虽然不要花很多钱,但是每天浪费一点点,就可以把一座大山吃掉。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还会发现,有一些穷人或者流浪汉,蹲在垃圾桶旁边,寻找食物。你随手丢下的东西,就是他们眼里的宝贝。

高效利用家里的食物,常常送食物给别人吃,你的道德会更加高尚,也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03

干净是福:清理厨房,就是带来健康。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如果你家的厨房,是脏兮兮的样子,那么你回家之后,也许连饭都不想吃了。你吃饭的时候,发现碗里有一只苍蝇,心里一定会特别难受。

清理厨房,是每个家庭不可少的工作,也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病从口入”的古训,我们不能忽视。

唐朝时期,慧能禅师在黄梅双峰山拜师学艺。师傅不让他读书,而是让他去舂米房帮忙。

有一次,师傅让大家写感悟。慧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句话,让师傅大为赞赏,让师兄们刮目相待。

做人,就是要干干净净来,干干净净走,不去招惹尘埃。厨房里的修行,可见一斑。

清理厨房,是断舍离的生活,也是把内心舍不得的东西,一并扔掉了,还是让食物更加干净了,一举多得。

父母的福气(藏着一家人的福气)(2)

04

欢笑是福:夫妻下厨,就是和气贵气。

听过这样一句话:“现在一些家庭的厨房像是女卫生间,男人是从不入内的。”

大部分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回家了,可以翘着二郎腿,躺在沙发上,女人却要在厨房忙碌。即便女人上班一整天,仍旧不能离开厨房。

家务活,并没有规定谁来做,只是女人更加心软,见不得孩子忍饥挨饿,不能让丈夫多操心。她才频繁地出入厨房。

真正幸福的家庭,夫妻都会下厨,并且在做饭的时候,两个人可以好好沟通,一起改变饭菜的口味。

幸福的家庭,是我的一半,也是你的一半。这样的话,家庭才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05

体谅是福:儿女帮厨,就是传承家风。

我的同事阿芬,一大早就兴冲冲地告诉我:“昨天下午,是女儿下厨,没想到,她变得这么懂事了。”

每个人都会变老。当自己老了,走不动了,需要儿女来端茶送水。儿女能够下厨,体现了孝顺的家风。

在儿女慢慢长大的路上,能够慢慢懂事,并且接管厨房,这是“接力棒”的征兆。

也许,儿女们做的第一顿饭,饭有些糊,菜特别咸,难以下咽。但是父母一定会非常开心,皱着眉头,也会吃掉。

幸福不是美味佳肴,而是一种特别的情愫,是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悟。

父母的福气(藏着一家人的福气)(3)

06

朝鲜族有句谚语:“十匙合成一碗饭。”

也就是说,饭碗里的食物,是积少成多而来的;人间的福气,也是如此。

真正有福气的人,在关照好自家的厨房的同时,还会关照别人家的福气。就像家乡的人,互相串门,把我家的厨房里的东西,搬到你家去,物尽其用,其乐无穷。

厨房里,装的是人间的烟火气,一饭一菜的改变,说明你对生活的态度在改变;谁在做饭,谁就在创造福气;谁在津津有味地吃饭,谁就在享受福气。

弘一法师说:“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

厨房里,百般滋味在其中,慢慢品尝,福气悠长。

一家人好好吃饭,青菜萝卜汤也是宫廷玉液酒。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