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失恋的某个朋友莫名其妙的问了我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你说关于爱与自爱该怎样把握分寸?”。看到这个问题的起初,我一句话也说不出。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似乎又有好多话想说。

于千万人中相遇是缘分,更是恩赐。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定义与法则,这也无可厚非。在我看来,爱情是这世界上最变化多端也最循规蹈矩的存在。一开始的时候只想多看你一眼,于是想每天看你很多眼,于是只想一个人看你很多眼,于是,占有、争执、吵架、歇斯底里。从此我们都忘了,一开始我只是想多看你一眼。

关于爱情的起始,我不太相信一见钟情。因为,很大程度上,欲望会占尽先机;我也不太相信日久生情。因为,时日渐增,同化愈深,人更容易在趋同中失去自我。真正的爱情理应是在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建立在相对自爱的基础上的一种自然的情愫。诚然,那一段时间是不会太长久的。而在爱情中死缠烂打也是很多人惯用的伎俩,这种伎俩往往会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得偿所愿,另一种是自我卑微,在爱情中后者出现的几率更大一些。在很多人看来,爱情的起头最纠结的,告白或者安分的做朋友是最难让人抉择的。告白或许会成功,就算不成功总算也对得起自己内心的那种悸动;而安分的做朋友是不会失去,但永远都没有机会去说出口,错过了就有叹息万分。在我看来,爱就大声出来,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动一份真感情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在爱情的中段,甜蜜、冲动、幸福,这是每个人都所憧憬的,在这一段时间里,宁愿自己不吃早饭也要早早地起床,赶在她出宿舍或到学校之前,把一份热腾腾的她爱吃的早餐送到她的手里,看着她吃,自己在一旁憨憨的笑,帮她拿东西,照顾她,对她的一切细致入微。只要是她的问题,就算用尽办法也要解决,只为她一笑,心里便如吃了蜜糖一般。在这段时间里整个人都会勤快地让周围的人不认识,只知道,他爱她,她成了他的一切,除她之外,世界是不存在的。

在爱情的后段,随着新鲜感的退却,习惯的渐增,两个人便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如胶似漆,不可分离了。有时候甚至只为一点小事便大吵大闹,不欢而散。在经历过一个人打游戏、抽烟、浪荡之后,就会觉得空虚。于是,又用尽各种方法,诚心或假意地去争取她的原谅,而最终原谅也是会有的。但是两个人之间热情的缺位和意见的相左便成了不可忽略的常客,这时候不管谁有几个走的近点的异性朋友,这段感情就越发的危险。在我的意识里,关于爱情的后段,两个人已经相当的了解对方,就应该给彼此相对的自由让彼此去追寻更好的未来。而不是硬要把对方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有本事的话就让自己去完成自己的愿望,而不是把对方变成自己的附庸,失去性格的人充其量也就等同于手里的毛绒玩具,想玩了,就抱在怀里无限的宠爱;一旦不想玩了就扔的远远的。

当然,在很多的感情里分手也是必不可免得。这期间伤心也必然是少不了的,或长或短因人而异。而每当这个时候,我不认为失去了她就失去了所有,恰恰相反,世界又会在自己眼前展现。你曾经的狭隘、自私变的毫厘毕现。

说了一大通,是该正面回答你的问题了。我认为,在爱情里,只爱自己的人不懂爱情,只会自私的占有;不爱自己的人,只有谦卑的奉献,在这种不对称的爱里人容易自我畸形,忘掉自己,丢失底线。

若说爱是门艺术,那么在这段爱里,彼此不会迷失,不会分离,共同成长才是这门艺术的关键。

以我的爱情观为话题(我的爱情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