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当我戴上我的丝巾时,我才确切无比地感到我是一个女人,一个漂亮的女人”——奥黛丽-赫本


丝巾曾经因为材质珍贵、手工精致,一度成为女性配饰里权力、魅力和独立的象征。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丝巾、围巾作为地位的象征意义虽然不大,但如果提到有什么单品配饰可以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都能变化丰富,能对应场合,能体现心情,对搭配起到绝对的画龙点睛作用,围巾呼之欲出。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

Nefertiti

纳芙蒂蒂开启的魅力

许多时尚单品的前身都有着非常清晰的功能作用,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变迁逐渐成为日常的穿着搭配,比如度假风满满的悠闲宽沿草帽,前身是为了遮阳;渔夫帽是设计来挡雨的,而围巾——缠绕在颈部的一块小小布料,功能并没有那么清晰,它最早的现身,仿佛就是作为一项为装扮增色的饰品。

这个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年,壁画上的埃及王后纳芙蒂蒂秀颀的脖子上戴着一条细织的“围巾”,搭配着她的珠宝头饰,这是她女性魅力的象征,初始的围巾便是散发着成熟与优雅的终极时尚配饰。

围巾在接下来的历史中却扮演着各种多变的角色。在公元10年,罗马的男性把亚麻布做的围布成为Sudarium(拉丁语的“汗布”),并将它系在脖子上或腰间,以方便擦去或吸走汗水。公元前230年,中国秦朝的战士们带着不同的围巾,或说领巾作为他们在军队中等级的标志,出土的兵马俑上可以看到有许多图案的围巾,戴法各异。到了17世纪,丝巾的使用让等级和地位变得不言而明,克罗地亚高阶士兵佩戴丝巾,而普通士兵则佩戴棉质丝巾。甚至有人说围巾得到了拿破仑的亲睐,他从埃及归来时,将一条羊绒围巾赠送给了妻子约瑟芬。虽然约瑟芬起初对这份异国情调嗤之以鼻,但据说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她陆续收集了400多条围巾,加起来总价值约有8万英镑。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2)

罗马手持Sudarium的天使雕像

1810年,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第一个将丝巾作为时尚宣言的人,他改造了自己的造型,希望用他的利落西装、衬衫和丝巾来吸引奥地利音乐家泰蕾兹-马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

几十年后的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正是在她在位期间,丝巾成为贵族的配饰,成为奢华的象征。而羊绒披肩在19世纪成为高级时装的缩影。著名的佩斯利图案就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佩斯利是制造这样披肩出名的小镇,小镇上有约7000名织工,这一经典图案出现后成为了时尚史上久盛不衰的标志之一。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3)

经典的佩斯利图案


Funtionality

功能时代:战火中的围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编织不仅仅是全世界妇女、儿童甚至也是男人的爱好。它被认为是爱国战争的义务。大量的袜子、毛衣和围巾被生产出来,送给军人,让他们在战时保持温暖和干燥。这一老式爱好虽然事过境迁,但在战争期间,编织拯救了许多军人的生命。

针织品以吨为单位生产,然后运往部队,他们不仅在战壕里,而且在空中与严酷、潮湿和寒冷的环境作斗争。

除了针织围巾,飞行员在飞行时也会戴上白色丝巾,因为柔软的面料可以保护颈部免受摩擦。一战期间,丝绸在军事行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丝绸袋被用来装武器的火药,因为丝绸在燃烧时不会留下残留物。战后,这些剩余的丝绸被制成服装、围巾和家具。

随着西方丝绸的出现,制造方法的改进,许多服装品牌开始生产丝绸饰品。二战期间,伦敦的Liberty Of London开始生产轻薄的丝巾,在二战末和战后的岁月里非常流行。他们充满活力的印花图案为战后初期国内前线的阴霾生活提供了急需的补品。

最早的流行图案十分贴近当时的社会氛围,许多设计都与战争相关,比如地图、堡垒图案,以及印上充满斗志的前线口号“London can take it!”这些围巾有不少精品被收藏于博物馆内,作为战争的旁证。而战后逐渐安定下来后,这一品牌才逐渐开发花卉自然等图案,也风靡一时。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4)

Liberty Of London的二战题材丝巾


Flourish

浓墨重彩的爱马仕丝巾

丝巾和披肩在两战前后一直有着不同的发展,年代之间也有着鲜明的流行元素。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5)

1920年代流行的大披肩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6)

1930年代窄长的丝巾,后来随着汽车的发展,长巾有着被卷入的风险而变革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7)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8)

1940年代更短的丝巾,随着战时女性进入工厂顶替男性的职位,丝巾也用来包着头发以便工作

而丝巾的终极魅力的释放,则绕不过一个浓墨重彩的品牌。1937年,法国时装品牌爱马仕开始进口中国丝绸,织成奢华的方巾。从中国进口的生丝特别结实耐用。设计反映了爱马仕历史上根深蒂固的马术背景,这些设计至今仍被证明是最受欢迎的。爱马仕的经典元素已成为品牌的代名词,如手工卷边、手绘细节以及90cm×90cm的尺寸都是在这个早期阶段确立的。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9)

在Thierry Hermes创立公司100年的1937年发布了这一名为“Le Carre”(正方形)的丝巾,图案设计来自于同属爱马仕家族的Robert Dumas画的马车。

一条爱马仕围巾由250个桑蚕茧的蚕丝制作而成,其华丽程度和复杂程度令人难以置信,从艺术家手工绘制每一条围巾开始,到手工丝网印刷,需要18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仅雕刻印刷丝网就需要750个小时)。这个品牌自1937年以来,已经制作了2000多条丝巾,极度的精致与稀缺同在,造就了这一传奇。而电影年代的大荧幕和熠熠星光的时代之星更是将这一配饰的魅力无穷放大。

丝巾即刻受到火热的欢迎,尤其来自于皇室成员和名人。伊丽莎白女王将其作为制服的一部分,至今仍将其作为头巾佩戴。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也将其作为头巾佩戴或系在脖子上,并发出丝巾让她感受自己为女性的宣言。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0)

赫本在多部电影中把丝巾作为重点配饰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1)

1956年,当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手臂骨折时,她不用医院发放的吊带,而用爱马仕丝巾自制了一条,让受伤也变美丽

丝巾作为配饰的可变性让众多影星都用自己的时尚触觉发挥创意。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2)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3)

伊丽莎白·泰勒(左)和玛娜·洛伊(右)将丝巾从颈间垂至腰部,当时也十分流行用腰带把丝巾扣在里面的造型


Ongoing Charm

复兴的个性穿戴艺术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4)

2021来袭的复古头巾风格,个性的图案让爽利的搭配更出彩

由于它的多功能性,围巾永远不会失宠。它仍然是更新服装的一种最简单方法,也或者,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十分轻易就可以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复古风格。

*你可以选择更现代的几何图案,轻盈透明的材质来迎接春天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5)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6)

*也可以用精致的细长丝巾搭配在不同单品上,不落俗套地张扬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7)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8)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19)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20)

*甚至大胆地用华丽的、生动有趣的图案,衬托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21)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22)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23)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24)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25)

纳薇格子围巾(大寒时节的颈间风度)(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