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小说历经改革“小说界革命”是戊戌变法前后兴起的小说改良运动。它最先由严复、夏曾佑等倡导。光绪二十三年(1897),他们在天津《国闻报》上发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一文。这是近代中国首次论述小说社会功能的理论文章。由于他们极力鼓吹,小说的地位大大提高。接着,梁启超、吴趼人等相继发表论述小说的文章,使“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广泛传播。

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编的《新小说》月刊,是为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小说刊物。

晚清时候的小说有哪些(晚清小说的发展)(1)

他在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了小说的作用、影响、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中的地位,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认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则必自新小说始。”此文一出,许多专论小说理论的文章争相发表,各种新小说作品不断问世。新的小说刊物相继出现。较著名的《新小说》、《绣像小说》(1903年)、《月月小说》、《小说林》(1907年),被称为清末“四大小说杂志”。其中,《月月小说》是第一个刊载短篇小说较多的文艺刊物,对提倡短篇小说的创作与翻译,起了开创性作用。

谴责小说20世纪初年,在文学方面小说异军突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仅宣统元年就创作小说达九十七种以上,是历年小说出版的高峰。就在小说创作的高潮中,出现了一批谴责小说。其中以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最有代表性,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此类小说无情地揭露、鞭挞封建官场与当时社会的种种病态。在艺术上比较粗糙,对典型人物塑造不够,而且抓住一些社会新闻和官场丑闻草率成篇。

晚清时候的小说有哪些(晚清小说的发展)(2)

而后来,这类小说便堕落为专门揭人阴私、进行人身攻击的黑幕小说。由于谴责小说的堕落与西方侦探、侠情小说的大量翻译,在小说创作中出现了拟旧小说、写情小说、嫖界小说的创作逆流。

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前后,写情与嫖界小说逐渐发展成为鸳鸯蝴蝶派小说,至民国初年曾风行全国。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徐枕亚的《玉梨魂》、陈蝶仙的《泪珠缘》、李定夷的《美人福》,等等。此派的主要刊物是《礼拜天》。《玉梨魂》是民国小说家徐枕亚于1912年创作的文言哀情小说。小说讲述了青年教师何梦霞第一次看到青年寡妇白梨影后,产生了爱恋之情。后来,虽然两人情投意合,但终因封建伦理束缚,不得结合的爱情悲剧。《泪珠缘》小说主要叙述杭州宦门之后秦宝珠及其亲友的情缘故事。以“缘”字牵引出秦府第四代儿女的情怀,反映出清末大家庭的盛衰。书中描写人物众多,以秦氏宗族为主,旁及姻亲故旧宾朋闲客童仆奴婢等,人物·性格突出,生动刻画出清末社会的众生相。

晚清时候的小说有哪些(晚清小说的发展)(3)

狭邪小说,封建文人的小说走向底层。狭邪小说;狭邪小说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不少描写妓院生活的长篇小说,和男妓的小说。这类作品有《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海上花列传》《九尾龟》《海上尘天影》,等等。是当时意志消沉的代表。它们是言情小说的堕落。《品花宝鉴》,全60回,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晚清时候的小说有哪些(晚清小说的发展)(4)

《花月痕》,清朝小说,作者是魏秀仁,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言情小说。主要讲述了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爱情故事。

晚清时候的小说有哪些(晚清小说的发展)(5)

翻译小说近代中国翻译文学起于甲午战争后,而在20世纪初年形成高潮。光绪二十四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著名论文《译印政治小说序》,深刻阐述了翻译小说的重要性。他将西方一些曾在政治斗争中起作用的小说称之为“政治小说”,并大力提倡翻译政治小说以为宣传改良思想的工具。此后,翻译小说蔚然成风。20世纪初年,翻译小说猛增,至光绪三十三年前后进入鼎盛时期。就翻译风气倾向而言,前后期大不相同。前期以“政治小说”居多,而后期则侦探小说、言情小说泛滥成灾。最终的恶果是翻译侦探小说与谴责小说同流合污,导致了“黑幕小说”的兴起。近代中国著名的外国小说翻译家以林纾最负盛名。林纾(1852—1925),字琴南,号畏庐,别号冷红生,晚称践卓翁。福建闽侯人。他是近代中国以古文笔法译西洋小说的第一人。他译书共一百六十余种,其中最著名的译著是《巴黎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即《汤姆叔叔的小屋》)等。此外,他翻译的言情小说《迦茵小传》也名噪一时。在其翻译的小说中,主要是英国小说,其次是法国、美国与俄国小说。林纾是特殊翻译家,他本人并不懂外文,全凭别人口译,他用文言文记录与润色。其译笔生动、流畅、传神,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除林纾外,著名翻译家还有周桂笙、吴梼、包天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