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原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年级上册第8课),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更上一层楼更的意思是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更上一层楼更的意思是说(更上一层楼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

更上一层楼更的意思是说

  (一)课文原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年级上册第8课)

(二)文化因素:出自唐朝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文化内涵:“更上一层楼”比喻再提高或再前进一步。全诗的内涵是:登楼远眺,见到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的黄河朝向东方汹涌地流去。若想把千里的景象尽收眼底,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虽然这诗仅是二十个字,却像以千斤的大笔画出了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反映出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出了一种无止境的探求精神:本已看得很远,但不满足,还要看得更远。这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这种精神实在是给我们后人树立了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榜样!同时还道出了一个真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十分朴素自然。

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县。楼高三层,前面对着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来此停留,故名。《登鹳雀楼》是一首登楼诗,是诗人于漫游时期在楼上写的。全诗描述了诗人在夕阳西下时登楼眺望时的所见。

前两句就登楼时所见,写出黄昏时一片雄浑开扩的景象,刻画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写出了远望的胸襟,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而且富有哲理意味。最后用一个“楼”字点题,起到了全诗前后一致,首尾一贯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中,讲求“诗忌说理!”如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是正在说理吗?这一理,说得既别翻新意又出人意料,成为千古名句,怎么能认为说得不好呢?所以“诗忌说理”应当这样理解: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许揭示和宣扬哲理!

说明: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帮助小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本《随笔》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敬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