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传重大变化(三国群英传1多年后)(1)

很多玩家都是因为《三国群英传1》入坑群英系列的,我自己也不例外,本身这个游戏叫做《三国群英传》,但因为出了几部续作,自然就把初代称呼为《三国群英传1》。对于这个游戏,我自己有非常深的印象,哪怕时隔多年,依然对这个游戏中的一些片段记忆深刻。或许是近两三年重温了游戏,对于游戏更加熟悉,但就算没重温,游戏中的许多地方都还是记得的。下面谈谈我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看看和你是否有相同点。

三国群英传重大变化(三国群英传1多年后)(2)

游戏开始剧本,对于当年混迹于电脑房的我来说,剧本只有一个,甚至说不叫剧本,就是游戏开始就直接选择君主, 没有什么剧本可以选择。7个君主供选择,当年最喜欢选的还是刘备,因为玩了《吞食天地》,看过《三国演义》,所以那时把匡扶汉室的梦想带到游戏中了。

不得不说,在我这边能在电脑房把游戏通关的玩家都是资本雄厚的,每个地方不一样,但我家这边最开始是3-5块一个小时,对于没有经济基础的我来说,完全就是拿命在玩游戏,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悔,为了玩电脑游戏,少吃了多少零食啊!

三国群英传重大变化(三国群英传1多年后)(3)

开局搜太史慈,无论过了多久都是记得的,哪怕我这两三年重温,一开始也会先搜太史慈,没有搜到就重来,直到搜到为止。先不说太史慈强不强,主要这是当年玩游戏的习惯。

太史慈在群英1中并不像群英2那样出色,只能说10级之前非常强,之后就不是那么强了。

三国群英传重大变化(三国群英传1多年后)(4)

除了顶尖猛将,那些平庸将领中,记得最深的就是夏侯恩了,这位非常平庸的将领出场就自带青釭剑,这可是游戏中不可多得的武器啊,卸下给猛将使用简直是如虎添翼。

三国群英传重大变化(三国群英传1多年后)(5)

文官无用,无论这个文官名气有多大,只要升迁时不能封武将官职,那么这个文官都是没什么用的,上到战场非常吃亏。群英1是一个只注重武力的游戏,正因为如此,之后我在玩群英2时还是保持了这种看法,不喜欢用文官,后来说出来后,还被别人笑话了一阵。

三国群英传重大变化(三国群英传1多年后)(6)

武将升迁系统曾让我很为难,不知道如何选择,也不懂官职对应的武将技,所以经常就是乱封,看哪个官职顺眼封哪个。导致了一些本该很强力的武将变弱了。

顺便说说,当初过于注重武力,即使武将技不好也没关系,只要武力够高,名气够响,那就是主力,当年马超可是我的主力之一。

三国群英传重大变化(三国群英传1多年后)(7)

最喜欢的还是游戏中的武将技,我玩群英1时还没怎么玩过这类游戏,所以初见武将技,简直被眼前的场景惊艳到了,那时还是以玩红白机为主,哪里见过这种场景。

《龙之力量》没玩过,如果玩过的话,那估计就是另外一番感受了

三国群英传重大变化(三国群英传1多年后)(8)

对于游戏中的武将技,那时也没去管什么强弱,只知道哪种看起来厉害就用哪种,像旋龙这种神技是经常使用的。那时更多的还是拼武将强弱,不要求武将以少打多,能在1V1中取得胜利就可以了。

今天不是谈游戏的玩法或者将领什么的,完全就是按照回忆来说,而上面这些就是我最深的记忆,那么对于你呢?还能记得多少?欢迎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