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斜川(并序)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共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1)斜川:地名,位置不详,当在诗人所居南村附近。据骆庭芝《斜川辨》,斜川当在今江西都昌附近湖泊中。
(2)曾(céng )城:山名。曾同“层”。一名江南岭,又名天子鄣,据说上有落星寺,在庐山北。《天问》:“昆仑悬圃,其居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淮南子·地形训》:“昆仑重有增城九重。”曾、增通。曾城山与昆仑中之增城同名,所以下文渊明又说:“遥想灵山,有爱嘉名。”
(3)鲂(fáng):《说文》:“鲂,赤尾鱼。”
(4)南阜:南山,指庐山。
(5)独秀中皋(gāo):秀丽挺拔地独立在泽中高地。秀:特异。皋:近水处的高地。
(6)灵山:指昆仑山最高处的曾城,又叫层城。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为西王母及诸神仙所居,故曰灵山。《水经注》载:“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所以,灵山又称层城九重。这是诗人游斜川时,由目前所见之曾城,而联想到神仙所居的昆仑曾城,故曰“遥想灵山”。
(7)疏:有条理地分别记载。乡里:指籍贯。
(8)开岁:指岁首。一年开始,即元旦。倏:忽然,极快。归休:指死亡。
(9)及辰:及时,趁着好日子。《古诗十九首》:“为乐当及时。”
(10)惟:句中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11)班坐:依次列坐。班:次也。
(12)迥(jiǒng)泽:广阔的湖水。散游目:纵目远望,随意观赏。《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
(13)微:无;不如。九重:指昆仑山的曾城九重。顾瞻:即瞻前顾后,放眼四周。匹俦:匹敌,同类。
(14)引满:斟酒满杯。《汉书·叙传》“皆引满举白,谈笑大噱。”
(15)中觞(shāng):饮酒至半。纵遥情:放开超然世外的情怀。
(16)千载忧:指生死之忧。《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这诗真实记录了作者刚入半百之年的一时心态。诗开头四句写出游的缘由。张衡《思玄赋》说:“开岁发春。”随着新岁来临,诗人已进入五十之年。古人说:“人上寿百岁。”(《庄子·盗跖》)由此常引出人们“生年不满百”的慨叹。进入五十,正如日已过午,岁已入秋,是极足警动人心的。孔融就曾说过:“五十之年,忽焉已至。”首句用“倏”,意也正同,都表现出不期其至而已至、亦惊亦慨的心情。五十一到,距离回归虚无、生命休止的时候也不是很远了。难怪陶渊明会心怀激荡,于是在初五天景气和美的良辰,他邀上邻居一起出游。
来到斜川后,在一碧如洗的天幕下,同伴们分布而坐。山水景物,一一呈献在眼前:近处是微流中的彩色鱼儿在嬉游,空谷中鸣叫着的鸥鸟在高飞。空中、水底无处不洋溢着生机,陶渊明看了也不禁欣喜核向往。远远望去,湖水深广,曾丘高耸,也构成佳境,令人神驰意远。特别是这曾丘,不仅使人联想到昆仑灵山的峻洁;而且它“旁无依接,独秀中皋”,顾瞩四方,无可与比拟者,也足以对人们的人格修养有所启示。好景诱人,邻里欢饮,使诗人不禁兴起“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否”的感念。
酒至半酣,陶渊明不禁达到意适情遥。古人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而陶渊明却以高昂的意气唱出“忘彼千载忧”,现出了超脱的人生观。陶渊明最后又说:“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这是本有旷达胸怀的诗人对良辰、美景、佳侣、胜游的热情赞叹,和“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颓废之歌是迥然异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