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慰一个情绪低落的人? 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其实无非就这7个点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得很难看。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一一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首卷语

生活中大家情绪低落的时候一般会怎么做呢?寻求朋友的安慰似乎是一种还很常用的方法,但是真的管用吗?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被不同的情绪所影响,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一旦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处于低落时期都会需要别人的安慰。

同样的道理在别人处于情绪的低潮期的时候,我们也会想尽办法去安慰身边的人,但是安慰是一个技术活并不是我们简单说的一切都会过去就好了得那么容易。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1)

比如说在失恋之后,你寻求两个朋友的安慰,其中一个朋友对你说:“嗨!不就失恋了吗!加油,你会找到更好的!”而另外一个朋友跟你说:“没事儿,他不在了,还有我呢。”大家觉得哪种方式是你更想要的?

其实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理想的安慰效果,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三类:毫无用处型、反向引爆型和不知所措型。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2)

第一类:毫无用处型

这种类型的安慰方式通常都是毫无用处的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安慰方式,举个例子:就拿常见的情侣之间的分手来说,任何一方都会有不好的情绪产生,那作为他们的好友,我们都想安慰他尽快帮助他们走出不好的情绪。

也许我们会说:“不要哭了,会没事的不要难过了。”这种毫无共情性的安慰不仅不能让他们走出负面情绪的影响,相反还会让他们越来越难过。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3)

第二类:反向引爆型

有些时候人的情绪不是,用正常方式能安慰得了的,但往往有些人他们不看对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盲目的用一些“以毒攻毒”的方法去安慰对方,最后往往导致对方更加的恼火。

比如说你的好友在工作中出了一些状况,恼人的工作方案更改了无数遍,但还是没有被通过这个时候你的好友会找你诉苦抱怨,在听完好友到完苦水之后,也许你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安慰她。

这个时候你就会用以毒攻毒大法,并对你的好友说:连工作方案都改不好,你这也太菜了。相信我如果你说完这句话你的朋友不揍你,那你的朋友脾气算是不错的啦。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4)

第三类:不知所措型

说到这一点就比较有意思,在这一点上就是说,朋友会和你抱怨一堆生活琐事,可能在你看来,这都不是什么大事,你可能会惜字如金不会说一句话,

还有一种就是有一些朋友不擅长安慰别人也不擅长用语言方式去表达,这个时候他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倾听对方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会有任何打断,但是在他们的心里会有许多小小的想法,这种想法更多的就是,他们要怎样做才能安慰对方,。

小心大家看到这里也渐渐明白了安慰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通过你的安危让别人的情绪尽快地转换过来,这个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5)

那到目前为止说了这么久大家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安慰吗?

安慰的定义,这个定义很简单就是在别人遭受打击或者损失的时候,能够给予心理上慰藉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会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同情,一种是共情,同情和共情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同情就是说如果我遇到的跟你一样的事情我会怎么做。

而共情是说我试图去想象,去理解,去体会你经历了怎样的事情,遭遇了怎样的心理过程,产生了怎样的情绪变化,然后跟你一起想出适合你的方法,也就是说,同情更像是一种本能,一种理所当然轻易可以实现的过程。

但是共情需要我们花费额外的意识里还有心理能量才能实现的一种状态。所以最终被安慰的人会觉得我们进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会觉得你真正懂他,真正理解他。

那么如何用共情的方式更好地安慰别人?当这里为大家提供非常简单的三个步骤: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6)

第一步:不带评价的倾听

但是常生活当中其实我们很少真正的去听别人在讲什么,往往别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急于打断对方的说法,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一些不合理的评价跟判断。

比如说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嗨!不就失恋嘛,当你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否定了倾诉者,他内心的情绪状态,他的痛苦,他认为失恋不是一件小事,这样子的状态就没有被你影响,没有被你体会到。

所以在倾听的时候,不要打断对方讲话,等对方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一方面它能够感觉到你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会觉得被支持被照顾。另外一方面呢也给了你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对方到底经历了什么。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7)

第二步:角色扮演

当你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呢,一定要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上去,感受他所经历的那些负面情绪,他所承受的压力大所产生的困惑。

但是别着急给意见,你可以试图回忆你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件,或者如果你没有经历过,你可以试图回忆你纯经历过类似的情绪体验。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不要急于给对方提供一些理性的建议呢?

因为这个时候他的情绪状态,还没有进入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所以你提出来的任何的方法或者建议尽管非常棒,可能会非常有效,但对于这个时候的她来说可能是无济于事的。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8)

第三步:给与对方真实的希望感

如果我们前两个步骤都可以顺利地进行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给对方提供一些可以带来某种可能性或者真实的希望感的表达。

有时候我们前文一开始的案例中提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没事儿,虽然他走了,但是你还有我呢。”这就是真实的希望打什么是虚假的希望感。

如果对方跟你说他失恋了,你跟他说:“你还会遇到更好的,或者说他很快就会回来找你的。”这种虚假的希望感可能会给他带来新的伤害。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在提供可能性的时候一定是真实的希望的希望感。

其实心理学上认为,安慰与鼓励是人的一种亲社会行为,这里指的是通过倾听与建议帮助他人减少烦恼、缓解低落情绪。

如果,采用不恰当的安慰方式,不仅会使对方难以从你这里获得支持,反而会加剧对方的痛苦感受。因此,安慰一个人同样是需要技巧的,心理学家认为,真正安慰一个人,只需要7个字。

那么真正安慰好一个人的话都需要做什么呢?这里专家通过行为实验提出,安慰一个人真正有效的方式。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9)

我理解你的感受

“我理解你的感受”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有着很大的作用,当你向对方说出这7个字,他会觉得你是一个可以倾诉、值得依赖的人,因此,对方会愿意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向你倾诉,寻求你的开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遇到挫折,产生不良情绪时,我们会倾向于通过两种途径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一方面,我们会需求实质性帮助,例如,当你无法按时完成某项任务,你会去请教同事相关经验,从而获得针对问题的帮助,减少自身的负面感受。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通过寻求情感支持,来减轻自己身上的压力感,比如,通过向伴侣、朋友等人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从而化解这些负面情绪。

由此可见,当你试图安慰一个人的时候,不仅是简单的聊聊天而已,而应该为这个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恢复情绪。

因此,当你向对方说,能够理解他的感受之后,他会知道你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是一个真正理解他的人,从而感到温暖、有力量。

相反,在安慰人的过程中切勿指指点点,评价别人,主观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不顾及对方的感受。

对方会觉得你完全不能理解他的感受,也不能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会感到更加绝望,你的安慰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10)

温暖表达的三句话

当你表达了对他的理解之后,还可以通过三句话进一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温暖,帮助他们走出痛苦。

第一句是,“你对当下的情况有什么看法呢?”

通过询问当事人的看法,你可以大致了解到他目前的处境,更好的把握他的立场,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情况下,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提出更适合对方、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第二句是,“你接下来想怎么做呢?”处于悲伤情绪中的人,往往只关注到眼前的痛苦,无法自拔,当你说出这句话之后,对方可以从当前的困境中短暂抽离,并意识到希望还在,需要继续行动。

第三句是,“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通过这句话,可以帮助当事人冷静思考自己的处境与解决思路,更理性的看待问题。总体来说,能够帮助对方走出痛苦,解决实际问题,都是有效的安慰手段。

除此之外,我们在安慰好友的同时要了解一些必备特质,这些特质也会在我们给予安慰方式的时候提供一些辅助作用,我们把这些特质大致分为七类。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11)

1、舒适的氛围环境

在安慰好友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谈话氛围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感觉,不会让人感到紧张,也不会咄咄逼人的气氛。

2、明确意图

即被安慰者明确即被安慰者明确地知道对方是想要安慰自己的,那么不管对方说什么,我们都能明白对方的出发点是善意的。

3、建立在同理心之上

被安慰者会感觉自己被理解、被接纳,而不是孤立的。就像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一定要感同身受的理解对方,达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共情对方,基于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提供帮助,第一步是情绪共情,即感知和承认对方的焦虑、愤怒或痛苦等情绪。

但千万不要扯到自己身上,不要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经历中而忽视了对方!你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表达愿意感同身受的态度。比如,“我觉得这样的事发生在你身上真的会让人很难受。”

第二步叫做认知共情,即从对方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去理解和看待ta正在经历的事情,真正理解对方的处境。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的一通论述!

第三步,在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基础上,了解对方此时此刻对方的需求,尽可能地提供帮

助。不要想当然地直接给予你认为应该给到的帮助,这只会显得自大且没有在真正关心对方。

你可以表达愿意为对方提供帮助的态度。比如:“我真的很希望能为你做点什么。”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12)

4、可能包含非语言行为

这里指的是简单的行为上的交流,比如目光接触、身体向前倾斜等等,表示对倾诉者的专注关心,与此同时这种小细节也在告诉对方,我有在认真听你说这件事情。

恰当的身体接触可以有效地缓和人的焦虑情绪。比如摸摸头、拍拍肩,或是给对方一个拥

抱,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安慰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关系都适合肢体接触。是否使用,使用什么程度、什么类型的肢体接触,取决于你们关系的边界在哪里。

比如说,你给一个并不算太熟悉的同事“按头杀”,对方指不定就回敬你一个嘴巴子了。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不知道如何安慰人,那么笔者只能掏出秘诀了:你只需要记住两个字一“我在”。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13)

5、安慰并不等于给到直接建议

在朋友们寻求安慰的时候,人们在听到对方的事情之后,第一反应可能会直接给出对方意见,告诉对方要如何做,可是大家忽略了一点,就是在对方反应事情的时候他们还是沉浸在难过的情绪中。

这个时候简短的安慰甚至是没有安慰,直接给出别人想法和意见,这样的方式只会起到反效果。有时候执着于解决问题会让人感觉自己没有得到真正的关心,甚至会加剧他们的困扰。

6、具有针对性

你给到的关心是对方需要的,而不是你在难过时自己需要的,或是敷衍的表达。也许这件事情在你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不代表在对方身上就不是大事。

7、自我意识清晰而并非自我

安慰者需要感同身受,但并不会陷入对方情绪,如果对方在你的安慰中没有从自己的情绪里走出来,那么只能说你没有站在对方的问题上考虑事情。

写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觉得安慰一个人真的不是简单说说就能做到的,还需要我们能感同身受的认知对方的心理,才能安抚好对方的情绪认知。

怎么给一个人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学安慰人的技巧)(14)

结语:

有的时候好的安慰方式不仅仅可以帮助别人走出阴霾,还能提升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好感。但是我们也不能总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递交给别人,试图从其他人的身上获得安慰。

人生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在别人与你共情的时候,你也能自己自己看开一些事情。长期地活在自我阴霾中,即使你身边有最好的朋友,说再好的安慰的话语都不能把你救出来。

反之,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安慰的时候,你也能与对方产生共情来安慰对方。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当大人很累,但你可以做我的小朋友啊。”

所以说,在很多时候,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关心,真的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有的时候人最糟糕的事情并不是吵架,而人们最多更注重的是个人感受。

与此同时,也不难看出安慰的核心是对人的关注,是一种善意的表达和情感的联结,真的不是冲着解决问题去的,对于那些模糊性的安慰就不要拿出来说了。

当我们身边有好朋友或者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受到打击的时候,请收起不合时宜的安慰,哪怕你不会说也不要紧,那就静静的倾听并且告诉他:“没关系,还有我在”比任何的良药都安慰人心。

今日话题:

大家认为哪些安慰方式对他人是有效的呢?

欢迎读者朋友们踊跃分享。

作者|布丁庸子

编辑|布丁庸子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情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