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最精彩的乱世,当属三国,而三国里最扣人心弦的战争,当属赤壁之战。这场在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展开的大战,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文人墨客们争相吟咏,比如李白就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在《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占据的篇幅极多,从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一直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文中都在描述赤壁的战事。而经过《三国演义》的演绎,也产生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周瑜火烧赤壁等等。

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是一件事吗(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1)

不过,演义毕竟不是正史,其中有许多夸张、附会乃至虚构的成分,我们一直以来十分熟悉的故事,可能都不是历史的真相,比如经典的草船借箭,其主人公不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而是孙权。

草船借箭本是《三国演义》四十六回中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周瑜故意针对诸葛亮,提出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枝箭,诸葛亮不仅应下,还将期限缩短为三天。诸葛亮在大雾天里,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来几条草船,诱使曹军射箭,从而借到十万枝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被世人广为传颂,它还衍生出许多戏剧和舞台剧。

历史上确有草船借箭,不过使出这条计策的,不是诸葛亮,而是不太耀眼的孙权。《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草船借箭就发生在这一战当中,《魏略》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是一件事吗(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2)

《魏略》是魏国史书,且被史学家称赞为“殊方记载,最为翔实”,故而其记载可信度较高。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居然不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而是在《三国演义》里有些“打酱油”的孙权,这恐怕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不过,客观地讲,在赤壁之战时期,刘备势力还真和孙权势力无法相比,孙刘联军,实际上是以孙权为主导,刘备为辅的。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取得赤壁之战,刘备等人居功至伟,诸葛亮借来十万枝箭和东风,张翼德和关云长截杀曹操溃军,不过事实上,这些情节大多都是虚构的。在赤壁之战以前,刘备阵营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在长坂之战中,曹操星夜兼程,率军突袭刘备,刘备慌不择路,扔下妻儿,与诸葛亮、张飞等数十骑仓皇逃走。在刘备和孙权商议联合大计时,刘备手中的军队,即使加上关羽的水军,也不过一万,而且这还是刘备全部的本钱。而且,在赤壁之战中,提出火攻的,是周瑜部将黄盖,通过苦肉计欺骗曹操的,也是黄盖,负责主攻曹军的,则是周瑜的军队。刘备的水陆军队主要是负责追击,在正面战场上,没有发挥多少实际作用。

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是一件事吗(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3)

当然,也不是刘备不想出力,实在是他已经没有多少力可出。真实的战场上,军队是十分珍贵的,像影视节目里动辄上百万大军厮杀,在现实中少之又少。在许多文学作品里,都将曹军描写成百万大军,孙刘联军的兵力则在二三十万左右。这种说法应当来自于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给孙权写的信,信里写道:“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不过,周瑜针对曹操口中的八十万大军进行了分析,他说道:“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孙吴鼓吹曲《伐乌林》里的记载“(曹操)舟车十万”则印证了周瑜的分析。至于孙刘联军方面,孙权调给周瑜三万兵马,诸葛亮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时则说“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所以孙刘联军的兵力约在五万左右。当然,虽然双方真实的军队规模都大幅下降,但曹操的兵马依旧远多于孙刘联军,因此这依旧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

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是一件事吗(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4)

许多人以为,孙刘联军能够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依靠的是火攻,这种说法没有问题,火攻的确让曹军损失惨重,但打败曹军的,不只有火攻,疫情的蔓延,给曹军带来的损失一样是巨大的。《三国志·曹操传》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曹操自己评价赤壁之战也说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当然,曹操这话是真话,还是遮羞布,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比较客观的说,曹操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疫病、东风、火攻,这些都是压死曹军的稻草。正如裴松之评价说:“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 (《三国志》)

除此以外,赤壁之战还有细节许多至今都没有定论,比如其发生地,一直是史学界争议之焦点。在古代,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主要有七种说法: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而根据历史典籍和发现的文物证据,目前蒲圻说是主流观点。

参考资料:

《三国志》 陈寿

《魏略》鱼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