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苕溪老苇历史上的诗基本上都用韵,在《四声切韵》前都用自然韵但也有用(兮)来表示韵脚的,《诗经》中有,《楚辞》体中更多至汉又出现了一平或一仄到底韵脚,他们称柏梁体《乐府》诗也用自然韵,如《木兰辞》:进我东阁(房),坐我西阁(床),那些都是《古体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学诗原来这么简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学诗原来这么简单(谈学诗诗韵)

学诗原来这么简单

文/苕溪老苇

历史上的诗基本上都用韵,在《四声切韵》前都用自然韵。但也有用(兮)来表示韵脚的,《诗经》中有,《楚辞》体中更多。至汉又出现了一平或一仄到底韵脚,他们称柏梁体。《乐府》诗也用自然韵,如《木兰辞》:进我东阁(房),坐我西阁(床),那些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用韵平仄都可,也可一韵一底,也可中途换韵,甚至几次换韵。因为那时没有韵谱统一,所以比较随便。

《今体诗》成熟于唐开元,那时有了《唐韵》,所以唐人写今体诗多用唐韵。至今唐韵谱已经失落,但据唐韵而起的《平水韵》就作了后人写今体诗的依据。因我是退休后学的诗,对《平水韵》没有多大研究,就谈用《新韵》写今体诗罢。

《新韵》据拼音而来,它有35个韵母,将它们按发音的近似归类在十四个部中,如第一部〈麻):a,ia,ua,十一部(庚):eng,ien,Ong。也可以说一个部为一个单位,可作同一韵脚,今体诗讲究押韵,即韵脚的,所以这十四个部必须熟悉,资料可从(搜索)中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