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张飞最见不得的人,第一个当属吕布。不知罗贯中自卑还是张飞脸黑的缘故,他见不得比他白净、功夫又好的青年男子(吕布、赵云、马超),数次谩骂吕布为“三姓家奴”。

因为张飞,吕布被脸谱化,贴上了反复无常的小人标签。的确,吕布是杀了丁原、董卓,但放在历史大背景下分析一下,就会清楚吕布是躺枪了,他并没有演义中说的那么不堪。

张飞关羽为何合战吕布(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1)

《三国志》陈寿认为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意思是只知逞匹夫之勇的粗鄙武夫。其实,这种认识是站在文化人的角度来讲的,吕布的文才确实无法与陈寿相比,但从他曾担任主簿之职来看,吕布绝非文盲,至少称得上是粗通文墨。

《三国演义》只演绎了董卓“诱”吕布,却无视了另一个关键字——“令”。董卓在汉末的强势崛起,并非朝夕之功。在很长一段时间,董卓在西北边陲“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为汉帝国边疆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率军进京时官拜前将军、斄乡侯、并州牧,被人视为帝国的“安危定倾者”。丁原的官职只是执金吾,与董卓身份地位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董卓“令”吕布杀丁原,虽然有越级指挥之嫌,地位低下的吕布敢不奉令?初进京的董卓虚心纳谏、选拔贤能,俨然是中兴名臣的作派。他发号施令,谁敢不听?

吕布不是事后诸葛亮,他也没有想到后来的董卓会倒行逆施。再来探讨吕布杀董卓的动机,吕布奉命斩杀了丁原,因功封中郎将、都亭侯。表面上,吕布是汉献帝封的官,可是干的却是私人保镖的活:史称,“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已,行止常以布自卫”。以吕布的心高气傲,本来是与董卓同殿称臣的,却莫名其妙成了董卓的跟班,这让人情何以堪?

张飞关羽为何合战吕布(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2)

《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形象是“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认为,吕布手执盖世神兵方天画戟的样子帅酷炫屌炸天。其实,说破英雄惊煞人,罗贯中这样描写,给吕布造成的伤害至少是一万点。

戟在东汉末年是兵器不假,但它同时也是一种仪仗器。说的直白一些,戟,是门房使用的。

戟在《抱朴子》一书中称为“大将军”,是戈与矛的合体,兼备勾、斫、刺等功能,早在商代就开始出现。《后汉书-舆服志上》记载,官员出行,按照品级大小配备有随员和相应的仪饰:“公以下至两千石,骑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县长二人,皆带剑持棨戟为前列”;另据《汉书-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和亲所嫁之人)入塞朝见汉天子,汉廷赐其冠带衣裳,黄金玺、玉具剑、佩刀、弓一张,矢四发、棨戟十,安车一乘,鞍勒一具……。

张飞关羽为何合战吕布(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3)

从上述记载分析可知,戟在汉代,尤其是权贵眼中,它只是妆点门面、壮威仪的饰物而已。

吕布在汉献帝眼中是有勇有谋,可以托付大事的臣子。王允劝说他杀董卓并非诱之以利,而是晓之以大义。董卓匹夫,国人皆曰可杀,吕布杀他利国利民,又有什么不对了?说他是三姓家奴,更是无稽之谈,吕布始终是汉献帝倚重的汉臣。

张飞关羽为何合战吕布(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4)

从这一层面讲,曹操、刘备、袁绍兄弟必须仰视他才对。张飞经常爆粗口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完全没有道理。讲起反复无常,汉末三国还有谁能比得过大耳朵刘备?所以,每碰到张飞骂吕布时,白面无须的刘备就站出来装好人打圆场。

关羽在一旁,羞的满面通红。三弟这样说,岂不是在赤裸裸地打大哥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