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莆田的红木制品非常有名,但大家也许不知道,莆田仙游的另一种工艺品也非常畅销——木雕。

探访大型木雕作品《万里江山图》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

眼前的这座大型组雕《万里江山图》据说是余元俊大师和团队携手匠心设计,将一个两吨多种的木材,花费了五年的时间,采用了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手法制作而成的。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3)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4)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5)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6)

正如大家所见,这座长4.5米,高1.5米,宽1米的巨型作品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一棵棵枯树在作者们的精心雕刻下,再次焕发出了生机。

记者体验木雕工艺制作过程

看完大型木雕,小林也是手痒难耐,于是就想拜师学艺,但师傅却说“一天想要学会是不太现实的!”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7)

放弃了难度系数⭐⭐⭐⭐⭐的修光工序,师傅又给了一个入门级的任务——串手串!

串好手串,放入精美的礼品盒,小林也算体验了整个制作流程。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8)

走进妈祖祖庙 寻找“湄洲女”

作为一个第一次去莆田的游客,

第一站首选哪里呢?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9)

沿着长长的山门往上走,就来到了祖庙。在这里,晓慧看到了一位打扮极富有特色的工作人员。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0)

讲解员雪珍告诉晓慧,她所穿戴的服饰和发饰都是妈祖千年前自己设计的,后世为了纪念妈祖,才统一了这样的一个着装。

湄洲岛上的居民世世代代都是以出海捕鱼为生,湄洲岛又是妈祖文化最原始、最早的发源地带,所以在特殊的节假日、传统的节假日,岛上的姑娘都会梳起这样的“帆船头”。

风俗表演年味浓

采访的当天,还正巧赶上祖庙天妃艺术团的表演。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1)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2)

湄洲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娥眉,犹如湄洲岛人心目中的那位女神,温柔地庇佑着这座岛屿,心怀信念,香火相传,一代一代湄洲岛人用双手让生活更美好。

感受莆仙戏曲之美

在莆田还有一件事情特别有仪式感,村里如果有喜事的话,很多村民就会请戏班子来唱大戏,这也是莆田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了。晓慧还趁机过了把戏瘾!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3)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4)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5)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6)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短短几分钟,简单的几个动作,都要有扎实的戏剧功底,当晓慧下台的一刻,才深深松了一口气。

莆仙方言被喻为“中原古汉语活化石”

莆田人都爱看莆仙戏,上至古稀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幼童,即使听起戏来懵懵懂懂,但并不妨碍他们接受莆仙戏的启蒙,学习本地方言。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7)

莆仙话被喻为“中原古汉语活化石”,也许以后说这种语言的人会越来越少,但莆田人民依旧在保护着它,莆田政协去年还编了一部《莆仙方言大词典》,用以保存莆仙话。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8)

古樟树下 人才济济

位于莆田仙游县石苍乡的济川村,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汉代古村落,近几年先后获得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民村”等称号,是一个过年期间游玩出行的好去处。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拍摄组一行先来到了一棵千年古樟树下,同时它还是这个村的风水树。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9)

于茂故居摇身一变成为村史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随处可见具有年代感的老房子,由于早年交通的不便,济川村的古建筑群保存得相对完整。

除了众多古民居之外,济川村的人文景观还有许多,村里有一口宋代古井,千年不减,如今依旧能为村民们提供甘甜的井水,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0)

说起“济川”二字,其实是有典故的。

济川村讲解员 林梅生

我们济川以前是叫漈坑,宋朝的时候郑侨中了状元,皇帝召见他进行殿试,“漈坑”两个字当时觉得比较狭隘,所以殿试的时候直接改为“济川”,志在辅佐君王,报效朝廷。

如果游玩累了,可以到由于茂故居改造成的村史馆,感受这个村落的变迁。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1)

全国仅存的两棵千年“樟抱榕”之一

秀美山区的路,革命老区的红,金钟水库的蓝,汇成了如今五彩斑斓的济川。

莆仙戏讲解大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2)

如果觉得不过瘾,可以趁着春节假期期间,约上家人或朋友,一起来打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