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相传由春秋时期老子所著。内部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主要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道德经》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由着重引述了有关宇宙自然万物的运动规律,由此而推演出来的哲学观念,至今仍然是世界哲学界的一大重要瑰宝。

道德经所讲的道是啥意思(道德经里道可道)(1)

翻开《道德经》的第一页第一章你就会发现老子开门见山的给我们直接总结了宇宙万物的起源、衍生、发展规律。其中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此如果没有现代版注释我们很难看懂这里的奥秘,你不禁会发出感慨:“这都是什么鬼啊?”

这句话已经成了千古名句,如果有朋友要想研究好道家,读不懂《道德经》里的这一句话那肯定是不行的。就好比盖楼没有地基,房子终究会倒塌。

道德经所讲的道是啥意思(道德经里道可道)(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贯穿整个道经的始终,是老子论述的中心思想,这句话位于道经开篇第一章,而以后的章节几乎都是围绕这个进行深层次的论述的,可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所讲的道是啥意思(道德经里道可道)(3)

看似深奥莫测的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先看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简单来说:这句话中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某种不可以描述的宇宙万物之间的本源的本源,一切都有这种“道”演化出来。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说道、表述的意思。再往后“非”是“不是”得意思,常指“正常”,道指的还是那个宇宙万物的那个道。连起来说的意思就是道这种东西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如果能用语言表述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同理我们看第二句话“名可名,非常名”中第一个名指的是名词,即指代“道的名字”,第二个名是动词,指代“命名”。后面的“非常”同上段分别指“不是”、“正常”的意思,最后一个名代指“道的名字”。连贯起来的意思就是如果道这种东西要是可以命名的话,那么他也就不是最初的道了。

道德经所讲的道是啥意思(道德经里道可道)(4)

老子开篇这句话,直接袒露了一种辩证矛盾的状态。在老子认为:我们世界的一切都有一个本质,这种本质分为实体的本质和虚无的本质,实体的本质我们能看到,就像孩子的母亲,就是孩子的本源,而虚无的本质我们看不到。而无论实体的本质还是虚无的本质都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本源——道。而道却是用人类的理性无法穷尽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没有人能够用语言描述它。

道德经所讲的道是啥意思(道德经里道可道)(5)

所以只有保证自己的虚无、无为、明镜,才能够把握宇宙间的本质,相反,则只能把握实体的本质,此两者,都同出于“道”,而道又衍生出无数。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作者:孤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