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岭区实验小学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把三月定为语文教研月活动,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制定了“语文教研五步走”的战略方针,开展了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活动,提高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1)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2)

语文团队积极把握机会,群策群力,以教研组为最小单位,学科带头人为主讲,其余教师积极参与,探讨“紧跟教学的三个抓手”及“各组教材的教学注意点”,最终意见达成一致,老师们把收获铭刻于心,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

教材分析备课中一项重要工作,是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本次活动的过程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语文学科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专家领路进一步

三月初,学校请来了山西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朱晓民教授为学校把脉办学方向。语文团队有幸邀请到朱教授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朱教授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良好的建议:作为教师,理解文本要深、要透;语文教学要有四个度:高度、广度、厚度和深度。朱教授还指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一双“慧眼”,在课堂中敏锐地去捕捉学生产生的点滴问题,引领学生体会词句的语境意义,进一步提高语文课的高度、厚度、深度和广度,更好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3)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4)

三、同课异构迈一步

三月中旬,学校举行了语文同课异构研讨活动,邀请山西师范大学朱晓民教授和杏花岭区教研室副主任武红芹老师进校把脉,校长义暄、教研主任段宇芳,以及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观课议课活动。

首先,由张正伟老师带领六年级的学生以欣赏的角度去重读那处处流露出美的《桂林山水》,张老师以“语言美”、“结构美”、“感情美”三美为出发点,逐一带领孩子们感受了桂林山水独特的魅力。学生们的精彩发言也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阵阵掌声。接着,同样的《桂林山水》课,向飞老师从重语用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是: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感受排比手法的作用,最后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围绕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一步步展开,教学中向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的美景中,进而体悟作者情感。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5)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6)

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精彩的课堂展示,热烈的研讨交流以及朱教授的评课指导,都使每一位教师开阔了教学视野,进一步提升了语文教学新理念,为语文教师新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7)

四、研讨展课深一步

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于是该校开展为期两周的青年教师成长课展示活动。语文学科以年级为单位,共五位教师进行了展课。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8)

陈垚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陈老师依据段落划分,对每个自然段进行有目标的训练。在处理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感受当一只小虫子的痛苦,并用难过、沮丧的语气,配合着动作,表情,利用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的感受。面对第二自然段,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最后通过小虫子与屎壳郎,螳螂和天牛的交往,揣摩小虫子的心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只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戴晨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课文《生命 生命》。根据文章特点、单元导语及课后题所得到的启示,她引导孩子们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与孩子一起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她的课堂导入引用名言,显得清爽精致,接着学习整体感知,概括故事的方法,之后品析重点词句,朗读与理解相结合,初读、再读、带着感受读,朗读形式多样,教学层次分明,训练意识贯穿课堂,真正做到了语文课堂对学生生命个体的渗透、唤醒和感染。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9)

《荷叶圆圆》是由一年级张冠男老师执教的,她设计了四个不同的环节,在朗读中随文识字。小水珠一节,主要通过做动作去感受小水珠的乐趣;小蜻蜓一节则抓住“立”字,品味立字的内涵,感受汉字的精妙。小青蛙一节,通过比赛朗读,引起朗读兴趣。小鱼儿一节则主要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学写鱼字。在此次教学设计中,还设置了一个语言训练点,体会叠字的作用。先通过读课文,感知叠字,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运用叠字,第三在对比朗读中体会叠字,最后将自己对叠字的感悟用朗读表达出来。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10)

刘耀方老师执教的《祖父的园子》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她抓住文章背后的情感以及本课的写作特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不仅让学生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更深入文本去体会祖父对她的爱,体会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11)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12)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13)

畅佳老师在执教三年级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单元提示、课后题及泡泡提示,按照板块的思路设计并展开了教学,第一板块尝试运用把文字还原成图画,引导学生在展开想象理解词义的同时,感悟、描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第二板块的教学主要以学生的自学和小组的合作来完成,通过抓关键句和词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意,最后播放洪水来临时的视频,出示一些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环境美图,激起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欲望,以完成第三板块的教学。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14)

这次展示课活动过程,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观课、议课、评课,对“如何处理教材”这个问题的思考从未停止,而讲课教师也紧扣“教材的处理方式”大展身手,各显神通。

五、总结分享跨一步

杏花岭区实验小学语文教研月活动圆满完成。本次活动以教材分析为切入点,以小见大,研究课题,层层递进,点燃课堂,可谓是一场语文的盛宴。(记者 郗艳 李晋峰 通讯员 戴晨)

小学语文远程研修学习简报(直通校园绘我蓝图)(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