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春节后一两个月,因为特殊原因,可以暂时把工作放置一边,有充裕的时间阅读写作。其间思绪不断,感想迭出,收获颇多。整理记录如下:

对写作怀有很矛盾的心情。虽然热爱,但不会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进去。

写作是雕虫末技,穷而后工,很少有人能够靠写作发大财,即使历史上的那些大文豪也是如此。杜甫想当政治家,李白想辅助君主开创一个盛世。写作对于他们来说,是迫不得已的第二选择。

虽然唐家三少凭借写作成为千万富翁,莫言也成为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能获得如此佳绩,运气机遇是缺少不了的。或许有更多比他们实力更雄厚的作者作家,但不是上帝的宠儿,所以被埋没。

我推崇的是刘裕、朱元璋这样白手起家、建功立业的军事家。他们雄才大略、征伐厮杀,确实是人中之龙凤。

读书分享后感言二年级(那段难忘的读书时光)(1)

我仰慕卢作孚、古耕虞这样的商海巨子。他们纵横捭阖、远交近攻、奇计迭出,在商场书写绘制雄浑壮美的诗篇和画卷。

魔鬼之师师长、沙漠之狐隆美尔在非洲沙漠上的铁血厮杀,灵活机动用兵,让敌人闻风丧胆;其魅力远胜于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中任何一位。

在故纸堆中咬文嚼字、反复推敲,“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茎“,其人生意义和价值比起上述几位,差的太多。

像苏州企业家蒋坤元老师那样,在经过商海十来载拼搏奋斗、功成名就之际,把写作作为业余爱好,作为滋润充盈人生的手段,而不是谋生的唯一途径,是更好的抉择。忙碌的人生亦增添亮色风流。

从姐那里借到一本《沈从文文集》,一见倾心,把其中精彩篇章如《边城》、《贵生》、《王谢子弟》、《山道中》 诸篇,每篇熟读十几几十遍,直到其中内容烂熟于心为止。

读书分享后感言二年级(那段难忘的读书时光)(2)

沈从文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情,有独特的魅力。

只有广泛吸收名家名作精髓,写作技艺才能突飞猛进,写作水平方能脱胎换骨。

这是近期除老舍的《骆驼祥子》、史铁生的 《我与地坛》外,苦下功夫阅读精读的又一本名家作品。

感谢 冬歌文苑 公众号今晚零点推出我的一篇骑行文章。

昨晚,文都墨客 公众号推出我的文章《大别山骑行札记》,近几日将推出我的另一篇骑行文章。

从16年4月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每次长短途骑行,都把当天的骑行见闻、路线、思绪记载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或手机备忘录上。以此种方式或途径,截止现在,共创作几十篇骑行游记。发表到公众号上的有《17金秋合肥淮南往返行》等四篇。

以当前的储备量来看,以后类似游记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在公众号上发表。

怎么把骑行游记文章写得精彩耐看、篇篇珠玑?

只有下笨功夫,多阅读吸收,广泛积累素材,多揣摩品鉴古今名家是怎么写的。

手头收集有:全椒县志一本、凤阳县志两本、安徽省志一书、安徽著名旅游景点介绍一书、二三十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壮士中华行.余纯顺风雨8年日记选》一书,因为有类似的经历,有共鸣之处。这本书读了不下百遍。甚至可以熟背其中的精彩篇章段落。

《牵着灵魂去旅行》收集各朝各代的名家游记。闲暇无事,翻开此书,与史上游记名家的心灵对话一书,此书荟萃浙江天台山 、安徽黄山 、江苏虞山 、太平山 、浣花溪 、洞庭湖 、庐山 、雁荡山 、姑苏台 、九华山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著名旅游景点,集陆游 、苏轼 、曾巩 、王夫之 、李白 、柳宗元 、陶渊明等名家大手笔,读来舒畅之极,有神游八极 、潜行万里之惬意,粗粗浏览后,圈定若干甚合吾意的美文佳篇,供日后熟览乃至成诵。

读书分享后感言二年级(那段难忘的读书时光)(3)

另有二本游记选。

这些杂志、书刊中,只要自己觉得不错、感兴趣的文章,都会反复阅读,甚至背诵下来。

写作没有什么捷径。我不稀罕上什么新媒体培训班或写作营。广泛阅读、勤学苦练才是正道。

中午睡了一觉,起床,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书,觉得有点闷。带上几本书,出户外,准备散步一个小时再阅读,这样效率更高。或者一边阅读一边散步。在曲折的小路上,在乍暖还寒的春日,在稠密细碎的鸟声中,一边踱步,一边熟读背诵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袁宗道的《徐文长传》。

读书分享后感言二年级(那段难忘的读书时光)(4)

今天的书海泛舟埋头苦读,换来明朝的脱胎换骨一鸣惊人。

博览群书,以苦为乐。

在上中学时,对语文就有浓厚的兴趣。不过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宝贵的时间都耗费在数理化上。尽管如此,还是利用早读等零星时间熟读背诵课本上的范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朱自清的《匆匆》、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 等名篇中的片段,这些段落直到现在还能背诵。

年岁渐长。记忆力和精力都不能和中学求学时相比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现在更应该珍惜时间,勤读多写,一刻不能松懈。

要保持高质量源源不断的输出,就要有广泛大量的阅读。在精力不集中时泛读,大致圈定一本书的精彩之处。精力饱满充沛时,就要精读,对一本书的精彩之处反复阅读甚至背诵下来,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和素材,才能下笔如神、倚马立就。

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写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依靠长时间不辞辛苦的坚持和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