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子舆与子桑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连绵的阴雨下了十来日,子舆想“子桑怕是饿坏了吧。”于是包了些许饭食去给子桑。到了子桑家门口,就听到子桑在房子里像是在唱歌,又像是在哭嚎,一边鼓琴一边唱道:“爹啊!娘啊!天啊!人啊!”,那声音断断续续,好像是上气不接下气,已经没力气一口气把歌唱完一样。

庄子大宗师篇深度解析(庄子大宗师修行之道)(1)

不知道是不是被饿成这个样子的,还好雨只下了十来日,这要是下个二三十日,这个子桑估计要被饿死在家中了。

庄子大宗师篇深度解析(庄子大宗师修行之道)(2)

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子舆推门进去,问道:“你这唱的是什么诗歌啊,怎么唱成这个样子了?”子桑不知道是不是在腹中回怼,快被饿死了,能唱的好才怪呢!但是不能真这样回答啊,太没深度了。只能回答道:“我在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关于吃饭,噢!不对!使我如此落魄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父母不可能希望我如此贫穷吧。上天覆盖天下,大地承载万物,都不会有任何私心,更不可能独独想让我一个人如此贫穷吧。我想找寻那使我如此不堪的幕后黑手,但就是找不到。然而我确实落魄到如此贫困的地步了,难道是命运使然吗?

庄子大宗师篇深度解析(庄子大宗师修行之道)(3)

这就是庄子让人感觉疑惑的地方,命运如此,就应该逆来顺受吗?即使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有可能是天命如此,才让我能有此奋进之决心。下了十天雨就差点被饿死,要真被饿死了,让我说就是活该!有力气躺家里思考,哪怕出去扶老奶奶过个马路,也许也能混个吃饱肚子也说不定呢。还有脸躺在那儿感慨“这就是命!”,人不作就不会死,和命不命的有什么关系。人在做天在看,上天终究饶过谁?

庄子大宗师篇深度解析(庄子大宗师修行之道)(4)

基本上历代注家对认为庄子《大宗师》一文最后的这段对话是想表达顺天应命的意思。真是这样吗?子桑在家饿了十天也没有想明白到底是什么使他穷困潦倒,最后只能归结为命运使然。颜回比自己的老师更快的对道有所体悟,甚至达到了“坐忘”的境界,难道也仅仅是命运使然吗?如果没有主观上对道的认同,天天以发扬仁义道德为已任,有可能体悟大道吗?南伯子葵也许确实不能通过学习体悟大道,意而子在不抛弃成见的情况下也无法触摸到大道的门径,但是他们最起码主观上有向道之心,也许有一天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再拘泥于学习的形式,不再固守错误的成见,大道的彼岸就会向他们展开胸怀。但是子桑呢?天天躺在家里叫着“爹啊!娘啊!天啊!人啊!”,却不从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原因,饿死恐怕只是早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