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在我国有多少年的历史(七夕节在后世岁月中的演变)(1)

  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人注意到了。古人认为“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当时在民间,这一天只有些与农事相关的活动。

  在《诗经·小雅·大东》这首诗中描述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诗中对织女、牵牛两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

  这时人们对两星的认识,虽然很可能与当时农耕信仰中的谷物神,即牵牛星和帝女之桑女神即织女星有关,但还只是有关日月星辰简单的神话形象,同对爱情的认识和想象尚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之中,自然它还不能成为传说的前身或胚胎。

  然而,这不是说同传说绝无关系。因为,此时的牵牛与织女,已不再是纯粹自然现象的星座而并无其他含义,牛郎和织女星作为一种文化的因素,开始进入文学的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素,为这个古老而浪漫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牛郎和织女传说中,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的原型是周人的祖先叔均和秦人的先祖女修。周秦文化的交融造就了这一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

  关于牛郎和织女传说的典籍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东》: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其二为《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神女,不可求死。

  这些记录只是牛郎和织女传说的雏形,这几句话描述了织女没有织布,牵牛不拉车,显然,此时描绘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主要还是作为带有农耕文明和家庭手工业文明象征的两个星宿出现,至汉末,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形成基本情节,并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到了秦汉以后,对相隔银河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人们附会了不少神话传说,产生了许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故事,给这节日的风俗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

  七夕风俗除继承远古的一些习俗外,在汉代以后,还产生了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文学故事。

  在西汉时期,织女、牵牛已经被传为两位神人,而且有了塑像,面面相对。汉武帝刘彻命人于京都长安开凿昆明池,并于池的两侧摆放牵牛、织女石像。如班固的《西都赋》记载:

  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

  张衡的《西京赋》也说:

  乃有昆明灵沼……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

  牵牛和织女已经从天上来到了人间。原来被远远地隔离在银河两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同牵牛、织女传说的结合日渐明显。

  牵牛、织女两星已经具备了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且开始被编织为一幕恩爱夫妻因受银河之隔的爱情悲剧。

  到了汉代,在司马迁的笔下,织女的家庭出身才有了一些眉目。在《史记·天官书》中说:

  织女,天女孙也。

  意思是说织女是天帝孙女,亦称天孙,是个仙女。

  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从嫁与河西牛郎后,织造就中断了。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而牛郎则未能脱俗,始终是个凡夫俗子。因此七夕相会,也就是仙凡相会。

  在《汉书·天文志》中,也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到了南北朝时,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

  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在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中,也有这样的描写: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得更加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饱受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

  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十分清楚的。

  在东汉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中有一段记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这表明,在当时,不仅牵牛、织女为夫妻之说已被普遍认可,而且他们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了风俗之中。

  在七夕之夜,妇女们不仅争出家门观赏“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鹊桥之会”,而且还要祭拜牛郎和织女星,乞愿七巧。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汉代的一些画像中体现出来。据吴曾德著《汉代画像石》一书记载,在山东历城孝里铺孝堂山的郭氏墓石祠中,有一幅石刻天象图。

  图中有牵牛星、织女星遥遥相对,在织女星下有一女子正坐在织机上操作,旁边还有一只飞鸟,就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以鹊为桥、七夕相会的表现。

  此外,在河南省南阳汉画馆中,也有一幅表现牛郎和织女的画像。这幅画像右上角有一牵牛星,星下画一牛,牛前有一人做扬鞭牵牛状,左下角有一织女星,里面跪坐着一位头挽高髻的女子。这显然也是对牛郎、织女传说的一种艺术表现。

  在三国时期,更有不少诗文反映了这一内容。如曹植的《九咏注》说: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由此可见,牵牛、织女已经成为诗人表现爱恋和思念之苦的一种突出和常用的意象。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几乎发展完备,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天帝似乎是一个严厉的家长,这大概是汉魏时期家族生活、伦理规范的反映。

  我国文学的特点是以诗文见长,早期神话传说的流传也多以诗词为载体,诗人墨客们伤怀吟哦那相思时的期待,相会时的缱绻,相离后的惆怅,而诗文的优点是可以无限浪漫缥缈,却难有实质性内容,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传说情节并无太多进展。

  后来话本志怪小说戏剧的兴盛繁荣,才使得牵牛织女的传说真正拉开了讲故事的架势,包括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眉目清晰,详细完整。

  干宝《搜神记》卷一的《董永之妻》便是这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最早的版本,也是后来《天仙配》的蓝本。董永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天帝派织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妇,助他偿债。

  另一篇《毛衣女》则讲了一位下凡的羽衣仙女,与豫章新喻县一名男子结为夫妇的故事。后来的《天仙配》大概把二者加上古老的牵牛织女传说糅合起来,最后成形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牛郎和织女故事,开始与七夕节俗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其活动也日益丰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钰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这充分反映了民间女子在七夕穿针引线、祭星乞巧的情景。

  通过观看蜘蛛结网的情状来占卜自己在针线织作方面的天赋,也是一种女性们在乞巧时经常采用的方式。南朝时的做法是将蜘蛛放在瓜上,让它在瓜上结蛛网,然后根据蛛网的密与疏来推测自己是否得巧,为它所附着的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故事得到广泛传播,@@

  这个时期,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在此时已经完全消失,农历七月初七成为了欣赏天庭欢聚、乞求人间幸福的吉日。

  因此在这一时期,七夕节不仅继承发展了己有的“乞巧”习俗,还添加了乞求富贵、乞求长寿、乞求生子的习俗。

  同时,由于人们对牛郎和织女之间坚贞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七夕节成为人们的情感依托。而汉代的登楼晒衣习俗到魏晋时演变成为晒书习俗。

  《世说新语》记载:

  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乃仰,出腹卧,云‘晒书’。

  另有阮咸先生看见邻里在七夕曝衣,而他家徒四壁却也翻出自己的粗布破裤晾出来。这显示出七夕习俗在民间的影响极大。

  这其中,乞巧爱情与求子都与女性的生活及精神密切相关,封建社会对于子嗣的重视也直接决定了女性的地位,所以求子也是当时女性的重要活动,而对于爱情的祈求则是封建女性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

  七夕食俗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相关最早的记载是在晋周处的《风土记》中,七月初七是个好日子,这天的饮食也不同于以往,北人会吃汤饼。汤饼又称“不托”,是一种经水煮过后的面块等简单的食物。

  人们在七夕节吃饼有其文化内涵。饼是圆状,古人认为“圆,阳物也”,阳物有辟邪的功能,吃阳物可以求吉利。而且,圆还暗示在七夕之夜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有团圆之意,所以古人也把七夕饼叫做“巧饼”。

  与此同时,还涌现出许多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写七夕穿针的诗。如梁简文帝萧纲的《七夕穿针诗》:

  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

  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刘遵的《七夕穿针诗》:

  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穿针乞巧的习俗在此时已出现,并被后世之人不断地延续了下来。

  唐代长安盛行各种七夕节俗,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也有“宫中殡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的记载。宫女们长期被幽禁在宫廷中,生活的寂寞,情感的空虚,使她们对七夕穿针之事甚感兴趣。

  唐代崔颢的《七夕》诗,曾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女性们穿针乞巧的风俗,诗云: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安城中家家户户的少女少妇,在七夕节时都要持针线、供瓜果、摆香案,向织女乞巧,其目的也正是为了想要证实自己在针线活计方面的天赋与才能。

  唐代时,皇宫中也十分盛行用蜘蛛乞巧的习俗,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每至七夕节,宫女们便要:

  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唐宋时期,七夕食饼又出现了变化,《唐六典》中记载:

  七月七日加研饼,并于常食之。

  宋代以后,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从朝廷到民间,牛郎、织女成为了祭祀的神灵,祭祀盛行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七夕节俗活动更加丰富了,除了保存历代流传下来的习俗,还出现了《天河配》、《长生殿》等节令戏,七夕节成为了可以使民众娱乐放松的节日。

  宋代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说::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由此,我们能够得知当时七夕节热闹非凡的场景。978年,宋太宗下了一道有关于鼓七夕节在元代多被称为女儿节,可以看出到这时,七夕节的节俗基本是以女性为主了。

  《析津志》中对七夕节这天在市中、朝中、宫中等热闹庆祝节日的场景做了详细的记载。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已经很普遍了,南宋罗愿《尔雅翼》卷一三也说: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此时也涌现出很多颂扬牛郎和织女的诗文。例如北宋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便是赞颂七夕的著名诗篇。

  明清时期,七夕有吃“结缘豆”的食俗,《漳州府志》记载了用熟豆相亲来证明有缘,并结缘的习俗。

  明代是牛郎和织女传说演变的重要时期。由于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牛郎和织女传说在明代进入了文人和民间艺人的视野,被加以重述。

  明代产生了以牛郎和织女为题材的小说、戏曲,短篇小说有《鉴湖夜泛记》及依据其改编的《灵光阁织女表诬词》,中篇小说有《新刻全像牛郎和织女传》,杂剧有《渡天河织女会牵牛》,传奇有《相思砚》《鹊桥》。

  《鉴湖夜泛记》是明初文学家瞿佑《剪灯新话》中的一篇短篇文言小说,记述元代处士成令言一日忽至天河,遇到织女,织女诉说神界并无牛郎、织女结为夫妇的事。

  小说虽继承了民间牛郎和织女传说中一些因素,如织女具有高贵的身份,但将织女塑造成一个高贵且与牵牛无关的神仙,从根源上否定民间流传的牛郎和织女传说,这是以反封建为主题的民间传说,在理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的必然遭遇。

  明末白话小说《灵光阁织女表诬词》,内容由《鉴湖夜泛记》增益而成。由这篇白话小说可以看出,瞿佑的《鉴湖夜泛记》在文人阶层中的影响。作品反映了在理学思想禁锢下文人思想的僵化,及其对古代神话、民间传说的曲解。

  清朝时期,江西七夕节有吃“油饼”,喝“巧水”的习俗。明清时期,女性们在过七夕节时又开始流行起一种新的乞巧方法,那就是通过观看针在水中的投影来验证自己的针线织作水平高低,这叫做“丢巧针”,又叫做“督巧”。

  《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

  七月七日许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缔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雾、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

  这种卜巧方法在《帝京岁时纪胜》和一些明清方志中均有类似记载,可见流传已久,覆盖面也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