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这个时光里,一切都和从前不一样了,比如,疫情,比如气候的变化,午后的温度,在冬天里,达到了17℃。中午的天空,蓝的不要不要的,这样的天气,晒太阳,请问还有什么说的!俺只能说:美美哒!棒棒哒!利用中午饭后的一点时间,继续完成我的江西之行,与战友团聚的感人回忆。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1)

记得,我们一行来到乌江边,陈小华还告诉我:“乌江支流众多,呈羽状水系分布,主要有六冲河、猫跳河、清水江、濯河、洪渡河、芙蓉江等,流域面积达8.68多万平方公里,水力资源丰富,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车停在乌江边,兴致勃勃地来到古香樟林。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2)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葱葱郁郁的树林,不光有古樟树还有其他树木,千百年来,它们在这片沙地上,和谐共生。吸收外面太陽光直射在头顶,但是在树林里一片阴郁,阳光透过高大茂密的树冠斑驳很难照射在草地上。给我的震撼,最让人难忘的是乌江两岸的那片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的古樟林,这些古樟树上,粘贴有树年代牌子,年长的近千年,年少的也有二百来年了。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3)

我们被一棵棵参天古树吸引,我们好奇地几个人,围绕一根古树,手拉手的合抱,甚至爬上古树,我用相机是一通的拍照,眼前的一切,这些古树能够保存下来真不容易。战友陈小华告诉我:“这片古樟群的原始功用主要是防护林,千百年来,它一年比一年根深叶茂,见证了乌江的潮起潮落,为保护周边村庄和农田起到了重要作用”。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4)

乌江和古香樟林一比就逊色了不少。眼前的乌江早已干涸,江底黄沙,鹅卵石,一缕缕茅草稀疏江床上。两岸架设的绳索桥上,没有了行人,孤零零在河床上,随风飘荡,江滩显得空旷而寂寞,一切骤然清静下来,用一种沉默的方式,像人们叙述它的沧海桑田……”在林中伴随着鸟语花香,穿行在这片古樟树林的小道上,心境特別涼爽。這片古樟树林,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一直被完好地保存至今。這是老祖宗給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赐福。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5)

正在我们沉浸古樟树林陶冶中,突然有一位50岁左右男子,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推着山地越野自行车,站在我们面前,好奇问到:“你们都是战友吗?”我们肯定作了回答,他高兴告诉我们,因为,他无意中听到我们谈话,是战友相逢。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6)

他曾经当过兵,在他自我介绍中:“我了解到,他还是和我们同年1978年入伍的,现在江西吉安一所大学任职,名字叫刘炯岗”,虽说我们不是一过部队,大家在一起也非常高兴,我还记得他说的一句话:“我对从军从不后悔,哪怕是从军的路走错了,但从军的经历没有错,它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7)

我们在樟树林中一起照相留念,用瞬间的友谊留给了历史。分手时,他把他的网号,手机号都告诉给我,这是一种纯洁的情,只有当兵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寓意。在这片樟树林里,可以享受到古樟树散发出的香樟味,尽情地呼吸到阳光和树叶,制造出的新鲜氧气、愜意地躺在林躯上,享受乌江上拂面而來的习习涼风,领略到乌江作为母亲河的亲切磅礴。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8)

林间小道,还不时地看到孩童在家长的帶领下,骑着自行车来回穿梭,欢笑声和鸟叫声在树林里回荡。偶尔还能看到农妇在草丛中割草、砍柴,树林里、草地上,不时传来老黄牛悠扬的叫声,更有情趣的是,出双入对的恋人们,开着私家车,来到这片树林中,开始一天的浪漫之旅。古樟林的和諧氛围,要感謝古人的远见卓越,感謝现代人的保保护,更要感謝母亲滋养和无私的奉献。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9)

离开樟树树是下午16:00时,真不舍得离去,阳光开始倾斜了,暗淡了,一切也都开始显得那么柔和了,我在这微冷的午后用相机记录下了我所看到的一切。原来平凡的事物其实也是那么美,只是我们一直视而不见罢了。在陈小华带领下,我们又到了下一个景区:“建于唐玄宗天宝三年神秘的石桥古寺”位于乐安县城至流坑古村公路旁1.7公里处的鳌溪镇白竹村境内,距县城18公里。

38年的老战友再次相聚合影(老战友们来到乌江边的古香樟林)(10)

在车上,陈小华告诉我原来的“石桥寺”是在一座红石山上,为丹霞地貌,由于年代久远,地壳变动,终被冲刷出一个大洞,故称“石桥”或“仙人桥”。桥身由一座空心的天然圆顶石山构成,桥高约15米,宽20米,拱洞直径达50米 。字码到这里,查看天气预报 ,气温飙升到20度。可还在三九啊!这是春天来了吗?(未完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