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文献进行系统性的阅读之前,本科生要先养成提前泛读文献的好习惯,从而对拟阅读的文献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泛读的好处如下:

1、详细了解文献与研究主题的契合程度。

对于本科生而言,每篇文献因其一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含的信息量均很大,而经典文献则动辄每篇几十页,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则更多。

因此,即使一个专业的学者阅读此类文献也需要耗费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本科生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会更多。

科研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作用是(本科生科研指南)(1)

所以,在阅读之前,本科生一定要先进行泛读,详细了解该文献是否与研究主题密切符合,是否是这个研究主题下的重要参考文献。

2、了解相关学者的研究水平。

读文献时,本科生应尽可能去寻找高水平学者撰写的论文来读,这样不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而且可以显著提高科研的认知水平。文献泛读时,本科生已基本可以对学者的学术风格、逻辑性、前期工作积累等等均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对于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大有益处。

3、判断文献是否值得详细阅读。

如果泛读此文献后,对该文献仍然很感兴趣,那么后续便可以安排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深入阅读。与泛读阶段不同的是,后续再次仔细阅读文献时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更加清晰的了解论文中值得仔细品味的重要亮点、学术思路、精彩结果等等。总之,带着问题去读文献是非常必要的。文献毕竟是知识高度专业化的结晶,作者写作时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因此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新产出的知识上面。因此,如果泛读期间感觉理解上很困难,通常是因为本科生在知识储备上尚不足,应该去找一些参考书去补充新知识。

4、节省时间。

一方面,良好的泛读工作习惯可以有利于进行更多文献的阅读,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同行的工作进展。另一方面,泛读后可以更为精准的确定需要后续仔细关注的文献,从而避免浪费很多时间。很多本科生刚开始读文献时,习惯从头到尾的进行阅读,花了很多时间以后才发现这篇论文跟自己的研究主题关系甚微。实际上,这样的阅读习惯并不适合科技文献的阅读,其效率也较低。因此,泛读可以帮助本科生节省出很多宝贵的时间。

科研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作用是(本科生科研指南)(2)

根据笔者的经验,泛读可以采用如下顺序进行。

1、 摘要。

重点关注作者开展科研工作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通过这些努力和工作获得了哪些新的发现和现象。

2、结论。

部分内容与摘要可能相同,但更为具体和详实。另外,结论部分作者会对文中的一些不足进行说明,并对后续拟开展的工作进行展望,这些都可以作为科研想法的一个启发。

3、图和表。

在阅读时,可以先跳过论文中的文字部分,集中阅读论文中的图和表。图表是论文的骨架,作者一般都是通过图表来展示文中的新发现。通过阅读图例和表例,先搞清楚图表的含义和内容,自己思考一下从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结论。然后再去查看文中相应部分的描述和讨论,看看与自己的思考有何差异。坚持一段时间,本科生的科研数据分析和概括能力会显著提升。

4、其他部分:根据兴趣不同,可以选择性的阅读部分内容。

对于初涉该领域的本科生,可以多阅读引言部分,先搞清楚为什么要研究此事,有何重要意义等等。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本科生可以重点阅读文献的方法论部分,并对比以前的工作寻找和确定该文的亮点。

科研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作用是(本科生科研指南)(3)

一些相关的小技巧汇总如下:

1、论文全文的获取。

因为大部分论文是有版权的,需要学校购买相应数据库才能下载。如果某一篇论文很重要,但又没法下载到,可以尝试与作者联系获取。一个方便的方法是注册一个Research Gate网站的账号,然后通过系统给作者发私信,一般学者都会给予反馈。

2、文献的命名。

在开始文献调研之前,本科生最好先设定好一个统一的格式,这样方便后续进行文献的管理、分类和备份。每次下载文献时,都要按照规范去命名,这样养成很好的秩序,免去查找文件的痛苦。

3、文件的分类。

可以将下载的文献统一放在一个指定的文件夹下,然后再逐步按照各类功能进行细致分类。按照阅读的情况,可以分为已阅读、未阅读等等。也可以按照文献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一些文献管理软件也可以协助本科生做好相关事宜。总之,文献的存放秩序要维护好。

4、英文生词。

对于大部分本科生而言,在阅读英文文献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词等等。建议最好集中精力理解论文的要义,只要不是影响核心事宜的理解,尽量不要停顿,这样阅读的连贯性会好很多,效率也会提高。重要的专有名词等等,阅读时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后续有空时补充学习。

分享最新科技资讯,发布前沿学术动态!一切尽在木木西里~ 服务科研,助力科技! 关注 木木西里(mumuxilinj),更多精彩内容、新闻资讯、干货资源等你来看!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