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声中有一个著名的单口相声《邵康节测字》,是票友出身的相声大家叶利中先生说的,内容讲的是崇祯皇帝在闯王军队兵临城下之时为卜算国运找京城术士邵康节测字,连续说了同音的「有」、「友」、「酉」三字,结果都被认定是大厦将倾、大明药丸的征兆。

叶利中祖籍天津,本名笃慎,出身富豪之家,父亲是曹锟的拜把兄弟;长兄笃仁、三兄笃义、五兄笃庄曾在“民盟”中央及京津两地任职;六兄叶方、九兄方实是党员,长期在理论及宣传部门任职;七兄叶笃正是大气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照说他本人的文化水平是没问题的,但是相声讲究的是传承,这个单口相声估计是他的老师,相声前辈、有“幽默大师”称号的张寿臣先生传给他的老段子,所以里面的邵康节成了明末清初人,还出现在北京,而其实,邵康节邵雍是北宋人,长期生活在河南的共城、洛阳等地,相声中的人设和描绘显然是文盲艺人附会之说,当然,因为邵康节被看相、测字等行业中人尊为祖师爷,所以把他作为一个符号使用似乎也无不可。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1)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2)

在占卜领域独树一帜的《梅花易数》相传即为邵雍所著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康节是宋哲宗元祐中朝廷赐谥,故而后世称邵康节或康节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邵雍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省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大邵村),在理学史上,邵雍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北宋儒学的五位代表人物,相传上应北宋开国时候五星聚奎的天象),朱熹加上司马光,将他们称为『(北宋)六先生』。

邵雍的平生履历大约如下: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邵雍16岁(一说是在他12岁之时),随其父到共城(今河南省辉县)苏门山,并卜居于此地——因居住在苏门山百源之上,也被称为「百源先生」。 仁宗康定元年(1040),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成为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正式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宋仁宗嘉祐年间与宋神宗熙宁年间,邵雍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邵雍病卒,终年67岁。

邵雍少有大志,刻苦学习,也许是因为先天的机缘和个人的偏好,他对《周易》特别感兴趣,但是他最初的学习方法是典型的宋人做派,也就是完全不理会以往诸家关于《周易》的注疏,这种方法当然有好处,那就是能够彰显自己的独立判断,但毋庸讳言也有坏处,那就是其实很难真正理解《周易》的原意,直到遇到慕名造访他的当时的共城县令李之才,才修正了原先的这个学习方法,邵雍心折之下,拜李之才为师。

李之才是陈抟的三传弟子(陈抟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邵雍在他的指导下用将《周易》原文写下贴满墙壁诵读记忆的方式进行最基础的训练,并得到陈抟系统《先天图》的传承,然后将道家体系和儒家观念融为一体,最终学有大成,在中国文化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邵雍的著作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等。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3)

《侠骨神算》中咆哮马老师亲自饰演邵雍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4)

话说女孩的心事邵雍先生也是很难算出来(大雾)

邵雍曾经凭借自己的理论推算世间万物和国家、个人的命运,所以被当时的人公认为言必有中的预言家。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5)

明朝黄畿在《皇极经世书传》夸赞邵雍的学问就是孔子之学,孔子之道就是伏羲之道

从小事情来说。有一次他和司马光一起散步,看到有人在建造新房,便指着这幢房子说:

某年某月,这房子会自然倒塌。

然后,又指着旁边的三间房子说:

这三间,某年某月会被大水冲垮。

司马光记下了邵雍所说的时间,但是时间一长也就淡忘了,后来再到此处时,司马光一打听,邵雍的预言完全正确。

有中国最牛逼的历史学家背书,邵雍的预测能力似乎不服不行。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6)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

再论大事。有一次富弼闷闷不乐,邵雍问他为何如此,富弼买了个关子让他猜,邵雍说:

您难道是在担忧王安石罢相之后吕惠卿接替他的职位,吕会比王更凶暴吗?

富弼说正是,邵雍安慰他道:

您不要忧愁,王安石和吕惠卿本身就是因为利益关系互相利用而合作,往后两人会因为利益冲突彼此成为死敌,没有时间来害别人。

果然,不久以后,上台后的吕惠卿第一个攻击的就是王安石。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7)

王安石书法真迹《楞严经旨要》

邵雍的这些预测能力,如果不特别讲怪力乱神的话,可能是因为他有丰富地人生经验何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第二个例子,或许说明他虽处江湖之远,却关心和洞察着庙堂上的一举一动。

但在当时,很多人还是觉得这一特殊才能是比较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东西,是从传说中和太祖皇帝赵匡胤谈笑风生的陈抟老祖这来一脉相承传下来的『先天学』或曰『先天易学』,信奉崇拜的粉丝不在少数。

那么为什么一个这么『人气爆棚』又这么『实际有用的本领竟然失传了呢?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8)

邵雍有妻有子,倒不是离世的神仙,但景涛老师这么甜也还是有点齁

邵雍本人曾经说过:

天下聪明过人唯程伯淳、正叔,其次则章惇、邢恕,可传此学。

一说邵雍说过:天下聪明过人,唯程颐,其次则章惇。

程伯淳就是程颢的字,又称明道先生,正叔就是程颐的字,又称伊川先生,兄弟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问邵雍多少年可以学成,邵雍回答二十年,他们回答:

某兄弟无此等闲工夫。

章惇、邢恕听到这个说法也来了,邵雍看了他们之后说:

章子厚、邢和叔心术不正,挟此将何所不为。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9)

河南省洛阳市邵雍故居,即他诗文中的安乐窝

章惇和邢恕都是入了《宋史 奸臣传》中的人物,所谓心术不正本身也算一个准确的预言,当然章惇和邢恕还是有一点不同,后世史家论章惇虽然「穷凶稔恶」,但是「使有圣主贤相爱而用之,亦足建功定国,非邢恕、蔡确比也」,而邢恕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所不为的小人(插一句,他是赵明诚李清照的姑父)。

章惇「敏识加人数等」,邢恕「博览群书,精通典籍,古今成败故事尽在胸中,每每高谈阔论,口若悬河」,因此可以说邵雍对他们聪明过人的评价完全正确,但是与此同时因为认定他们心术不正,一旦学了自己的预测本领将无所不为,所以邵雍主动地宁愿自己地绝学失传,也没有教给他们俩。而程颢、程颐虽然后来把邵雍的学问称为「空中楼阁」,但是问了一句要学多少年,至少也是心动了,似乎还是被邵雍说的二十年这个漫长的学习时间吓阻了。

程颢和程颐家书(朱熹推崇万分的这位)(10)

朱熹对邵雍的学问评价最高

表面的原因如此,似乎也说得过去,但说到底,或许是因为邵雍的神奇预测术基于自己深厚的学养和见识,基于无法替代的人生经验,本身可能也是不太容易学习或者复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