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照可以穿汉服吗 快评汉服照(1)

汉服爱好者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巡游赏梅。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图)

日前,江苏无锡一对新人想用穿“汉服”的合影作为结婚证照片,被当地民政局婚姻登记部门拒绝,引起网络热议。事后媒体调查发现,各地民政部门对此规定不一。这反映出民政部门在结婚证照片问题上缺乏统一的规范,不利于维护民众的利益。

据新京报报道,这对新人在照片中,身穿红色并带有龙纹图案的仿古服饰。据当事人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给出的拒绝理由是“(衣服)不够严肃、不够正式,像戏服”,后来他们不得不换上日常服饰补拍照片办理了结婚证。而无锡民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对“戏服”的表示不准确,这种事情在当地没有先例,对于能否将“汉服照”作为婚姻登记证件照,后续还需要再研究;后续又表示,照片中衣服图案占比太大,面部占比过小,并非因为“汉服”而拒绝新人。

结婚证上的登记照片,其作用除了验证持证人的身份,对新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因此很多人都希望结婚照能够有自己的特色。当然,作为证件照片,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比如要正面照,能够清晰辨认,等等。至于穿什么衣服,应该是当事人的自由。

当然,工作人员也有“相关规定”作为依据。《江苏省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规定,婚姻登记照片,不得使用黑白照、婚纱照、剧照、艺术照等;婚姻登记机关可以拒绝使用经PS处理、合成、戴有色眼镜、表情夸张、与本人差异很大及穿戴有损严肃性服装饰物的照片。但是这个规定过于模糊。什么是剧照、艺术照?什么算表情夸张?什么是有损严肃性的服装饰物?这些主观性太强的规定,给了婚姻登记人员太多的自由裁量权。

各地对结婚照的服饰要求并不一致。有些地方没有太多要求,有不少穿“汉服”的新人也顺利办理了结婚证。

这反映了对于婚姻登记照片并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地方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事实上,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规范》中对结婚证照片的要求仅仅是“2寸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有些省份没有出台更具体的规定,直接引用民政部规范中的要求,对结婚照的要求就比较宽松。而有些省份则通过本省的文件对结婚证照片做了更具体的要求,比如上述江苏省的有关规定。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婚姻登记工作的规范也对婚姻登记证照片提出了“近6个月内拍摄;不戴有色眼镜、婚纱,不戴头饰、帽子;不穿露肩或吊带上衣;头部应占照片的2/3”等要求,同时也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可以拒绝使用“婚纱照、剧照、艺术照、浓妆照、表情夸张及穿戴有损严肃性服装饰物的照片”。安徽婚姻登记工作规范除了类似规定外,还规定非军人、警察身份当事人不能使用着军装、警察制服的照片办理婚姻登记。

这些地方规定中对结婚证照片的要求,有些很具体,比如要求头部占照片的2/3,因为照片本身就不大,头部太小可能影响到辨认。但有些要求则过于宽泛、笼统,有限制民众自主选择权的嫌疑。而且各地规定并不统一,比如有些省份要求结婚照是红底,有些省份则只要求单色底,没有规定具体颜色(当然新人们一般会选择红色底)。这种各自为政,对于以后结婚登记全国通办可能带来一定的混乱。

身份证也是人们最重要的证件之一。多年前,公安部门对身份证照片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并只能在指定的照相馆拍摄,引起很多民众不满。后来,借更新二代身份证之机,公安部制定了专门的身份证用数字相片技术标准,统一身份证照片的标准。这一标准对照片的技术细节做了严格的规定,比如照片高度为441像素,眼睛中心据照片底端不小于207像素,脸部宽度在207±14像素范围内,白色背景等等。但是对于其他方面并没有特别要求,仅有“不着制式服装”“常戴眼镜的居民应佩戴眼镜”“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等规定。公安部门还开发了专门的系统来自动检测身份证照片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实践中,即使是适当美化过的照片,只要符合技术标准,能够清晰辨认出与真人相符,也可以用于身份证。

民政部门可以此为借鉴,出台统一的规范,在技术上对结婚证照片作出更具体的要求。同时也应该明确相关规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

辛省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