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从字面上看,挺富有诗意,如果可以想象,大概可以想成是美丽的女子到山上去采摘野果,或是想象成一位农妇,携着小儿,在林间挖一些野菜。可惜,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据说《采薇歌》是伯夷、叔齐兄弟二人的绝唱,他们因不肯低头做周武王的臣子,最终是饿死于西山(首阳山)上,令人唏嘘不已。

采薇古诗赏析及感悟(古诗词采薇歌赏析)(1)

润语文:《采薇歌》赏析

商朝末年,附属国孤竹国国君去世。按照遗愿,传位幼子叔齐。叔齐觉得应该由大哥伯夷管理国家,就把国君的位置要让给伯夷,伯夷觉得这有辱父亲的命令,坚决不受,前往西岐躲避。叔齐觉得自己也不适合做国君,让位给了另外兄长,随后也到了西岐。

西伯姬昌爱才,伯夷、叔齐皆在其麾下效力。姬昌去世后,其子姬发决定讨伐纣王。伯夷、叔齐前来谏之,觉得西岐乃是商朝的臣子,以下犯上,乃是不仁,就是歌中“以暴易暴”之来处。周武王姬发盛怒,欲杀之,姜太公劝止,说这两个人乃是义士,不可杀,留着后用。后,周武王灭商,平定天下,定国号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自己乃是商朝人,食用周朝之粟米实乃是耻辱,归隐首阳山,采薇作食,终究饿死。

采薇古诗赏析及感悟(古诗词采薇歌赏析)(2)

润语文:《采薇歌》赏析

后人把伯夷、叔齐的故事认作为“舍生取义”之典范,大概皆是笼络民心之需要。还是先来看歌谣吧,“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攀登西山,一直到高处,来采薇充饥。这个就是我们的品格呀!看江山茫茫,乃是以暴制暴夺得,这不是依靠仁义获得的天下,我们又怎么能够服从呢!“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神农、虞、夏这些古代明君的朝代,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呢?他们都是禅让之道,哪里有战争呀?我们怎么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呢?现在,哪里才是我们的安身之所呀?就在长嘘短叹之间离开人世,油灯耗尽,没有遇到像神农那样的朝代,心之忧虑而死。

采薇古诗赏析及感悟(古诗词采薇歌赏析)(3)

润语文:《采薇歌》赏析

亦有人批评伯夷、叔齐乃是愚昧的忠于前朝,是愚忠,不可取。从《采薇歌》而言,唱之三叹,经久不衰,尤其末尾,知之命衰,仍要为山河大地唱响自己的心声,其志令人感动。至于他们的愚忠,委实有其局限性。武王伐纣,乃是历史脚步,民心所向。伯夷、叔齐以食周粟为耻,却又提到古之圣明,大概还是对“以暴制暴”耿耿于怀,无法解开心结,以至于饿死首阳山。可谓悲兮。

《采薇歌》直抒胸臆,没有矫情,坦荡心肺,在离世之际,无奔雷之声,却念天地之悠,令人潸然泪下,或许就是其不衰之原因!

【本文原创首发,作者程立祥(润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