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副总经理、潇湘电影集团总经理谷良在省委党校厅干班作了《心态决定生态,正己才能化人》的主题发言,发言内容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这一课题,从信仰、原则、道德、功利、事业五个层面出发广泛谈及了自身认识与体会,取得了很好的现场反响。

这些不良心态正在一点点拖垮你(谷良心态决定生态)(1)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个大课题,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虽然位卑言轻,看上去与这么宏大而深刻的命题有点遥远,但实际上却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所谓“一波才动万波随”,其实,每个党员干部和他们的一心一念、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党的政治建设、政治生态密切关联。

我们在农村里会经常看到塘,塘里养了鱼,一条鱼死了,是鱼的问题;一塘鱼死了,一定是水的问题,是生态的问题。自然生态出了问题,环保部门可以解决。政治生态出了问题,就会成为党和国家的大问题。

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一个学校、一个单位的负责人,每个人至少可以影响一个大小不一的生态群。仅仅从微观感悟层面来讲,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一定要从自己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才能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否则,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简而言之,就是心态决定生态,正己才能化人。

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讲的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心即理。” “致良知。”“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要筑牢信仰之基,建立良好心态。只有构筑了党员干部良好的心态,才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首先要解决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问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首先要解决共产党人的心态问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当从五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

1

在信仰层面,理想信念,高于一切。

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些年,书记经常旗帜鲜明地强调一句话:革命理想高于天。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老一辈革命家都以自己光荣的一生来坚守心中的理想信念。毛主席在1936年与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说:“有三本书(《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要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学风、政风、家风、家规、家训等有益元素。比如儒家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哲学,道家强调的“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功成身退”等思想,佛家的“无我、利他、慈悲”等精神,都值得我们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借鉴,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今天的中国既需要提质,更需要提志。人无志不立。一百年前,少年周恩来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问现在的青少年为什么而读书,将来做什么?大多数人是不明白的。一百年前,你问一个普通农民,什么叫“做人”?他可以讲一番道理,现在,你问一个大学生,什么叫“做人”,他可能觉得你有毛病。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书记强调要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要“引导广大青年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才能抵制住诱惑,不迷失方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

在原则层面,不动不摇,有胆有识。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好领导干部,一个最根本的要诀就是,要敢于站出来,敢于亮剑,有担当,不怕事。

关于匹夫之勇和君子之勇的区别,易中天有一段论述:“路见不平,拨刀而起,一言不合,拳脚相加,这是匹夫之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君子之勇”。匹夫之勇靠的是血性,君子之勇却需要智慧、忍耐与胆略。

在原则问题上,当我们遇到冲突和矛盾时,一定要有君子之勇,既要不动不摇,又要有胆有识。

今天,我们要实现“伟大梦想”,一定要经历“伟大斗争”。“斗争”“革命”这几个词有一段时间没有被提了,最近,书记多次提及。习仲勋夫人齐心书写的习仲勋语“天天战斗,天天快乐;奋斗一生,快乐一生”深刻体现了习氏家风,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

任何时代,都要面对正与邪、善与恶、是与非的斗争,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怀抱真心,敢讲真话,坚持真理。在党纪、法律、规矩、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有任何动摇和让步,要有“君子之勇”。

3

在道德层面,无我无私,奉献牺牲。

无我无私,奉献牺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是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政治本色。我理解的“无我无私,奉献牺牲”是一种为党为国为民甘愿付出一切的情怀,是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境界,是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

古人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英雄豪杰都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当作其人生最伟大最美好的理想和事业而奋斗不息。

毛主席在一师写过一篇文章《心之力》,时隔一百多年,依然力透纸背,直指人心,震聋发聩:“普看当今,世界格局风云激荡,人类文明之前途扑朔渺茫,天下苍生之幸福岌岌可危。虽有科技带来物质之充足,仍难满人欲之巨壑,各派皆为私利而竞相奔走,人人皆被牵入滚滚洪流。”“请问周边,还有几人执著于真理?还有几人探求于本源?一句开心就好,便甘愿随波逐流;一句事不关己,便通行四海愚夫;一句莫谈国事,便据民权为私器。孰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我辈之人此心已无,则中华即将亡亦!中华亡则人类亦必亡!”一席话,道出了毛主席以天下为己任,心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胸襟。

今年3月22日,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说到,“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书记的铿锵誓言,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无我无私,奉献牺牲是我们入党之日的庄严承诺,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基本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胸怀全局,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用自己的无我和无私、热血和生命书写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深刻内涵,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4

在功利层面,知止知足,戒贪戒奢。

不可否认,人人都有现实功利的诉求,如房子、车子、工资、职称等等,总起来名、利、权,是世间人必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凡事总有个度,有个平衡。中庸讲的就是平衡之道,人除了生活的基本需要之外,不宜过多的欲求,欲求一多,或者过了头,就一定会酿成灾难。

前几天,我在泡茶时,看到眼前的绿茶、红茶、黑茶,想起“粗茶淡饭”的年代,突然自己有一种强烈的感悟,就是应当彻底停止对物质生活的任何欲望和诉求,我们现在的生活品质,不要说与上代人比,就是与自己几十年前比,也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差距。我最近写了一句感悟:“日减一物,心轻一分;日除一妄,心安一分。”我们一定要学会在生活中做减法,减少物质,减少欲望,也就减轻了身心的枷锁。

老子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就不会遭受侮辱,“知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我们能够得到党和组织的信任,在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一定要时时处处以公心、善心、爱心为人处事。一旦我们心中有了私心、恶心、贪心,就要彻底消灭他们,否则,我们就会偏离正道,走向邪路,掉进灾难的深渊。我们奋斗到今天,真的应当知止知足,感恩惜福,彻底做到戒贪戒奢,才能“俯仰无愧于天地”,不负于党和人民。

5

在事业层面,担当作为,进取奋斗。

书记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

这几天,我们调研学习,都让人灵魂净化,精神升华。在事业层面,我们一定要记住:正人先正己,管人先管己。这些红色领袖,个个都是以身先士卒、舍家为国、牺牲一切的初心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他们始终追求灵魂上的高度,对物质生活没有任何要求,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的身边人。

我们重温了毛主席、刘少奇、彭德怀的人生、青春、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担当作为、进取奋斗。

我这个湖湘子弟,常常想,近现代史上的湖南人,就是两个字:担当。时过境迁,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当代的湖南人,究竟还有多少担当精神?我经常站在拥有黄兴、蔡锷、陈天华、蒋翊武、丁文江等湖湘志士的岳麓山上,俯瞰山下车水马龙、流光溢彩。这一切看上去很美,但我们可以追问一句:大家这么忙忙碌碌是为了什么?有一句老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千年来,街头上走来走去难道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叫名,一个叫利?所以,我们今天不缺钱,最缺的是什么?缺钙,缺德。想一想黄兴逝世时43岁,蔡锷病逝时仅34岁,我今年已经49岁,与他们相比,可以说是碌碌无为,自愧不如。

一百年前的共产党先辈,通过他们的努力,已经给了我们过去无法想象的物质生活。我们广电有个副台长,他是十七大的党代表,吃过大苦,当他第一次走进超市的那一刻,看到眼花缭乱的各种商品,他不禁泪流满面。我们已经拥有太多太好的物质生活了。“多藏必厚亡”,我们已经严重透支自己的一切去追求外物。只有反身修德,日新其德,把人生的目标集中在灵魂上的精进、道德上的精进,我们才能脱胎换骨,回归初心。我们党员干部再不猛回头、警世钟,我们一定会沦为历史的罪人。

现在有一种现象:为官不为。这其实就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这种不担当不作为,无非就是明哲保身,自私自利。

我写了一幅对联:从政从商,万事唯做人是基础;生态心态,一切以道德为根本。只有每个党员干部从“我”做起,从心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我们的党和国家才会在政治建设上取得新的进步,才会拥有积极、健康、良好的政治生态。

作者:谷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