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餐厅最高的评级是三星,不是五星!作为世界第一的中餐,中国国内被评上三星的餐厅,比法国、美国、日本少得多。不少中国人无所谓,有的则认为“这是法国人的偏见,评分不公平”。

法国厨师和评级者按照西方的规则和标准角度表示: 中餐大多是厨师不看食谱做的,味道并不固定。

米其林是世界上最好的餐厅(世界第一的中餐为何评上米其林三星的餐厅特别少)(1)

确实如此。中国厨师常会根据当天食材的状态,随机应变地更改烹饪方法。食材每天都不一样,如果按照同一种方法烹制,菜肴不一定会好吃。

米其林是世界上最好的餐厅(世界第一的中餐为何评上米其林三星的餐厅特别少)(2)

中国厨师为了让眼前的食材吃起来味道最好,会当场在极短时间内思考今天适合采用什么样的烹饪方法,然后再烹制菜肴。虽然经常会突发奇想,烹制的菜肴也很美味,当然了,即便是同一种菜肴,每天的味道也会稍有不同。抖音快手里,类似现场随机应变的大师很多。

米其林是世界上最好的餐厅(世界第一的中餐为何评上米其林三星的餐厅特别少)(3)

这是一把双刃剑,烹饪方法往往会显得粗一些。虽然会因为每天享受到不同味道而感到喜悦,但在欧美等国家,既然要付同样的钱,就要享受到一样的菜肴,这样顾客才会满意。有的国家,甚至对每份牛扒、刺身和寿司的克重和热量都吹毛求疵。

米其林是世界上最好的餐厅(世界第一的中餐为何评上米其林三星的餐厅特别少)(4)

日本专家中村撰文分析了这种文化差异,他说,米其林这样的国外料理评价机构,脱胎于轮胎这样的工业品制造商,所以非常讨厌烹调味道的偏差,因此,他们对中国料理的评分总是偏低。

米其林是世界上最好的餐厅(世界第一的中餐为何评上米其林三星的餐厅特别少)(5)

与灵活性很高的中国菜不同,法国菜严格规定了材料和烹饪方法。厨师必须按照食谱称量每种材料,并整理食材的形状。加热时的温度和时间也有具体规定。整个过程就像在工厂生产化学产品一样。因此,同一种菜,无论哪家店烹制,做出来都是类似的。在中国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净费功夫,千篇一律,太单调”。

米其林是世界上最好的餐厅(世界第一的中餐为何评上米其林三星的餐厅特别少)(6)

作为日本人,中村不忘说日本料理,其实,日本料理,有的可能比法国菜更缺乏灵活性,需要按照更细致的步骤来烹制。

以荞麦面为例,本来只需把荞麦粉揉成面就可以了,但日本的做法有好几个步骤。倒入水的方法、蘸水时间、加水方法、揉面的方向、面团的大小和形状、擀面方法、切面方法……。

米其林是世界上最好的餐厅(世界第一的中餐为何评上米其林三星的餐厅特别少)(7)

日本荞麦面制作过程,多项枯燥工序的重复是有原因的。这些细致的工序乍一看好似无用,但通过这些工序可以让面条变得筋道。越是有名的厨师,越忠实于基础做法。均质制造同一产品是很无聊的。必须按照规定反复执行琐碎的工序。其实,这是制造芯片和发动机必不可少的。

米其林是世界上最好的餐厅(世界第一的中餐为何评上米其林三星的餐厅特别少)(8)

话题引申开去,优质水果、大米的种植培育、芯片和发动机的制造,都是如此: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则去傻瓜般操作,才能造出经久耐用的好东西。

尤其后两者,在了解原理和制作工艺后,只要有原材料和制造设备,谁都可以仿造。但是,制造看似简单,却必须重复烦杂到令人恐怖且精密的工作。做出的产品绝对不允许有残次品。如果发动机出现故障,会导致飞机坠落,如果通信设备的半导体出现故障,会导致通信中断。虽然米其林评级餐厅的多少,我们中国人并不在意,也没必要追求餐厅数量的多寡,但其给我们在现代工业和农业发展中的思考,确是实实在在的。那就是,严格的标准化,才能真正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