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美童年#

光阴的故事合集完结(光阴的故事16230)(1)

故乡的村边上,有片百亩树林。树林里有杨树、柳树、槐树,大都是一人粗的大树,也夹杂着一片片没长高的小树。

春暖花开时,树林里的槐花,如团团云朵,花香很远就扑鼻而来。小伙伴们在那里游玩、割草、放羊…

夏日的树林遮天蔽日,白天,蝉鸣鸟叫;黄昏,老蛄蛹(知了猴)默无声息,爬满树干。那时候,人们经常三三两两,带个手电去逮老蛄蛹,一逮就是一大兜,第二天或炸或烤,味道美极!摸完老蛄蛹意犹未尽的人们,想吃烧烤知了,会在地上点一小推火,然后去踹周边的树,树上过夜的知了就会尖叫着,成群地扑向火堆。

光阴的故事合集完结(光阴的故事16230)(2)

紧挨着树林的外侧是条大沙河,树林一年四季为村里阻挡风沙。

其实,村里的人们真正依赖树林,是在秋冬季的时候。那时,村里各家各户是靠着土灶台架铁锅、烧火拉风箱的老习惯做饭,平时主要靠玉米结、高粱秸、棉花秸、麦秸烧火,煤炭很少。秋冬季,树林里的落叶、枯枝,就成了烧火做饭的好东西。

光阴的故事合集完结(光阴的故事16230)(3)

那时,村里对树林管得很严,严禁乱砍滥伐,一旦发现除了罚款还要在脖子里挂个大牌子游街,很丢人。所以人们捡拾树叶挺守规矩。

北方的树林,到了秋冬季,树叶会落满厚厚一地,能没过脚,走上去会发出扑哧扑哧的响声。

人们拾柴禾,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谁起得早谁就可以圈占一片场地,落在场地里的树叶和枯枝,别人就不能再进去捡拾。这个圈占规矩仅限当天有效,第二天同样场地,谁去得早就属于谁。

光阴的故事合集完结(光阴的故事16230)(4)

拾树叶要看天气。深秋季节刮风下雨,树林里的落叶会“哗哗”地掉落,这也是人们扎堆抢地盘的时候,特别是霜降节气那几天,杨树叶、柳树叶、槐树叶都彻底掉落到地上。每到这些时日,人们为了占得一片场地,天不亮就会起来,顶着寒风,去树林里抢占地盘。

我年龄小,靠圈地盘拾柴禾不占优势,好地盘根本抢不上。

有一天,父亲看我能独自去拾柴禾了,他很认真地告诉了我一个拾柴秘技。

打那以后,我再去拾柴禾,除了背着一个竹耙子和一个柴禾筐,筐里还多了一件秘密武器。

另外,为了防止被人模仿,在拾柴时间上,也要与大多数柴禾的人人错开。

光阴的故事合集完结(光阴的故事16230)(5)

当拾柴的人们陆续回家了,树林里安静下来了。这时我就来到树林里,拿出了我的秘密武器。

其实,这就是一条绳子,绳子另一头绑着一个葫芦状的石头块。

操作上,就是一手攥着绳子,瞄准树上的枯枝,然后把绑在另一头的石块连绳子一起扔上去绕住枯枝,等带着绳子的石块落下来,拽住绳子两头使劲往下拽,然后就很舒服地听到“咔嚓”一声,一根干死的树枝就掉下来了。

论烧火做饭,五筐树叶的火力,顶不过一筐干树枝,所以,人们都渴望捡拾到干树枝。

干树枝在百亩树林里到处都是,只是都在树上。而奇怪的是,人们拾柴禾几乎只盯着地上的落叶,没人专门拽干树枝,更没人想到打造这个秘器。

常常,我背着一筐枯枝走在路上,背着一筐树叶的人看见了,会露出很困惑的眼神。有的人耐不住好奇心,就问我一整筐干树枝从哪里拾的,我哪能告诉他,只能是笑而不答…

转眼离开老家几十年了。乡亲们都已经用天然气做饭了,再也不用捡枯枝树叶了。世事变迁,往日的百亩树林,如今已所剩无几,那熟悉的鸟语蝉鸣、槐花飘香、遮天蔽日的美好景象,只能是美好的回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