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通讯员 盛林林

布满白色尖劈结构的电磁兼容试验室内,绝缘桌上摆放着静待检验的“光猫”产品。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如何?经过严谨的试验,国家通信光器件产品质检中心(筹)(以下简称“国检中心(筹)”)的筹建主体——武汉网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锐”)工作人员将开出一份“体检报告单”,帮助湖北光通信器件产品通行市场。

光芯片需要哪些材料(走进神秘的新国字号)(1)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湖北的优势产业,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更是全国最大的光器件和激光研发基地、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和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大小企业林立,各色产品繁多。此次,通信光器件产品质检的“国字号”获批筹建,将给湖北光电子企业带来哪些“福利”?

服务“塔尖”:帮助前沿产品更快面世

9月23日下午,网锐某实验室内正在进行光模块检验,测评传输过程中光电信号质量。指着电脑屏幕上状如眼睛的检测图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眼睛”越清晰、张开度越大说明光电信号质量越高、产品的性能也更佳,许多生产企业委托检验的目的,是根据检验结果不断优化产品、改进工艺。

为“追光者”创造的产品做体检,给体检合格的产品开具市场“通行证”,并提供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这是网锐已经专注了30多年的事情,通过服务客户、科研创新,它逐渐成长为信息通信检测领域的“湖北标杆”。目前可检测产品400多类,检测参数达到7000余项,年均服务客户超1000家,其中不乏长飞光纤、烽火通信等业内知名的“金字塔尖”企业。

“塔尖”上的企业所生产研发的高端产品和设备需要通过检验检测不断改善、经检验合格方可上市。国检中心(筹)155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大楼,配备有超亿元的先进检测仪表和试验设备,建成了光通信系统设备、光器件产品、光纤系列产品、光电线缆产品等多个检测平台,拥有电磁兼容、通信材料性能评估和燃烧性能评估等众多特色实验室,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检验需求;正式建成后,将打造更高层次的科研平台,吸纳更多人才,让产品检测能力“再升级”,跟上前沿产品的检验需求,协助头部企业攻关“卡脖子”难题、分析鉴定产品性能、创新优化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加快“尖板眼”的商用进程。

“国检中心成立后,湖北企业将‘近水楼台先得月’,能更有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和相关测试方法、标准的研究、制定,更好地掌握行业话语权。”网锐相关负责人胡春琳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网锐共牵头或参与包括《光无源器件动态监测方法》等在内的110余项标准的制定工作,作为标准“领跑者”,他们将利用国检中心平台,进一步完善通信光器件的产品标准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扎实“底座”:将为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咨询等服务

检验检测的魅力在于传递信任。一份权威可靠的检验检测报告是产品叩开市场大门的“敲门砖”。

作为构成光通信系统的核心,光器件产品如今已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量子通信、海洋通信等核心网络中大量使用,大量产品亟待拿到检验“合格证”。光通信领域的小微企业构成了产业的“金字塔底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在家门口拿到一份权威检验报告,能够降低送检成本,迅速提升产品的信赖值和美誉度。国检中心(筹)目前已自主研发了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轻点鼠标上传原始记录,就能够将记录自动转换为委托报告。报告还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可直接自动上传,大幅度提升了报告交付及时率;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直达客户”,提升检测可信度;还自主研发了报告自动发布系统和电子报告真伪鉴定系统,报告信息在线可查、真伪可辨、能通过电子邮件自动发送给客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信息化 智能化”战略融合,大幅缩减了测试周期,有效地提升了检测、管理的效率以及检验报告的可信度。“国字号”对光器件产品的高水平检测与质量监督,能够牵引湖北乃至全国光器件产业持续突破瓶颈、塑造全球品牌,实现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国检中心(筹)还将免费为小微企业提供检验检测之外的增值服务——评价咨询与质量提升。帮小微企业分析产品缺陷,制订改良方案,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助力湖北通信光器件全行业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