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漫步金风里,我越发觉得,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人生的隐喻。所谓“绝顶”,并非一个海拔高度,而是一种境界,一个灵魂高度;所谓“众山”,也非地壳隆起的苍山翠岭,而是横亘人生旅途的、辐射名利诱惑的叠叠峰峦。诗人用的是“凌”而不是“临”,更有着“羽化而登仙”的飘逸与超拔;“一览”二字,以开阔的视野,喻示人世间争名夺利的浮躁、迷乱尽收眼底。当你慢慢觉悟了人生之真谛,参透了生命之要义,你就慢慢接近了人生境界的“绝顶”,或者登上了那个“绝顶”。这时,你再回过头来,俯瞰自己走过的道路,你就会觉得那些原本“心仪”的、“企盼”的、渴望攀援的目标都很矮小,微不足道。于是,你便有了“振衣千仞冈”而“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会当凌绝顶蕴含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人的能力有大小,造化也有差异,所以,各个人的生存状态迥然不同,事业上的成就更是相隔霄壤。有人乘骏驭风,光彩夺目,简直有着“山临绝顶我为峰”的霸气;有人则跌跌撞撞,灰头土脸,土拨鼠似的东奔西突。然而,灵魂的高度、境界的巅峰,不同于所有荣华富贵的山山岭岭。在这条崎岖道路上攀登,靠小聪明不行,靠碰运气不行,靠关系网不行,靠得天独厚的背景不行,靠呼风唤雨的权势也不行,要靠精神的修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和感悟,往往属于那些“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普通人。他们被滚滚红尘边缘化,生存于被遗忘的角落,追名逐利的聚光灯下从来不见他们的身影:这是他们的幸运。要不,他们也会像蝼蚁一样,那“绝顶”轮不到他们去“凌”,那“众山”轮不到他们去“览”!“会当凌绝顶”,这是心灵的腾飞。

,